首页 >> 四渡赤水论坛
四渡赤水: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
2010-09-27 10:09:11
作者:姜廷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毛泽东以高超的机动灵活的军事指挥艺术,指挥四渡赤水作战取得胜利,成为他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之所以成为“得意之笔”,是因为四渡赤水作战,与毛泽东在其他时期指挥的作战是有所不同的。在井冈山时期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指挥红军反“进剿”、“会剿”和反“围剿”作战,是以根据地为依托,并有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而四渡赤水作战,是在失去根据地无后方依托,又经常面对数倍甚至十多倍的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严峻形势下进行的,毛泽东指挥红军经常变换作战方向,转移作战地区,在国民党军几十万重兵之间,避实就虚,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大范围的迂回往来,如入“无人之境”,迷惑和调动敌人,导演了一出威武雄壮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活剧,展现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成为毛泽东独具匠心的杰作。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包括抗美援朝战争,毛泽东不再是战役指挥,而是战略指挥,制定战争的战略方针,把握和指导战争的全局,“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虽然,这是毛泽东的战争指导艺术更加成熟,并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毛泽东更看重他作为战役指挥员、亲自指挥的四渡赤水之战,能够发挥出他高超的机动灵活的指挥艺术。所以,他对蒙哥马利元帅说“三大战役没有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可见,四渡赤水在毛泽东军事生涯特别是军事指挥生涯的重要地位。

    毛泽东在指挥四渡赤水中运用的上述的机动灵活战略战术,成为毛泽东军事战略战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著述中,总结了建军十多年来作战包括四渡赤水作战的经验,毛泽东系统提出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的理论。在解放战争时期,在战争的实践中,毛泽东将其战争指导理论,其中也包括其指挥四渡赤水作战的一些指导原则,总结概括升华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成为我军重要的作战指导原则,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四渡赤水,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军事领导地位,为毛泽东最终成为人民军队和共和国最高军事统帅奠定了重要基础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前,毛泽东已被剥夺了对军事工作的领导权,只保留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的职务,基本处于养病和赋闲状态。因为周恩来的力争,毛泽东才得以随军长征,被编在由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和总政治部及其直属队编成的第1野战纵队的中央队。

    湘江战役使红军遭受惨重损失后,毛泽东建议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军。通道会议和黎平会议,采纳和肯定了毛泽东西进贵州,攻取遵义,以贵州为中心建立根据地的建议。

    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取消“三人团”,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为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遵义会议,毛泽东成为中央政治局五名常委之一,进入了党中央最高决策核心。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等指挥红军一渡赤水,进入川南,然后到达川、滇、黔边界地区。2月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博古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代主任,毛泽东则被委任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陈云《(乙)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载《遵义会议文献》,42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成为党内军事指挥负责人的助手。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用毛泽东得意之笔描绘红色习水的精彩未来
·下一篇:四渡赤水的战略谋划
·第二届中国红军节特别嘉宾向中国女红军纪念馆赠送礼物(组图)
·第二届中国红军节期间开国元勋后代和将帅后代在贵州习水参观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组图)
·第二届中国红军节在贵州习水隆重开幕(组图)
·回顾光辉历史 缅怀旷世英豪——参加贵州“第二届中国红军节”有感
·何小文:回顾光辉历史 缅怀旷世英豪——参加贵州“第二届中国红军节”有感
·特稿:回顾光辉历史 缅怀旷世英豪——参加贵州“第二届中国红军节”有感
·特稿:回顾光辉历史 缅怀旷世英豪——参加贵州“第二届中国红军节”有感
·李学叶:第二届中国红军节特别嘉宾向中国女红军纪念馆赠送礼物(组图)
·第二届中国红军节特别嘉宾向中国女红军纪念馆赠送礼物(组图)
·特稿:第二届中国红军节特别嘉宾向中国女红军纪念馆赠送礼物(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