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历程——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文物文献收藏展一览
红色历程——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文物文献收藏展一览
红色历程——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文物文献收藏展一览
红色历程——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文物文献收藏展一览
红色历程——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文物文献收藏展一览
中红网北京2019年1月26日电(彭援军)走进宽敞明亮的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磅礴的巨幅喷绘版“前言”,观众从中得知,这场名为“红色历程——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文物文献收藏展”的大展,是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和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收藏专业委员会承办,本次展览展出的近500件革命文物文献,是由国内著名红色收藏家秦利生、张磊、岑大维、杨翔飞、何建军、贡延红、华忠信、李汉文、彭援军、陈伟、田晓东、付志坚、孙小磊、潘卫强、吴满平、肖毅、王春虎、郭玉森、郭玉峰、杨东福、赵亮、曹振强、李春艳、南春荣、李健、季井申等人提供的。展品有档案史料、家书遗嘱、自述日记、电报记录、手稿信札、诗章箴言、书籍报纸、杂志画报、标语布告、喜报奖状、证照徽章、入党志愿书、军用地图、军服军包、英烈实物、摄影照片、钱币粮票、军邮邮品、书法真迹、油画版画、电影海报、雕塑作品、年画宣传画等众多类别。
读者观众若想对这一展览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就跟随记者的镜头和视野细细体味一番吧。
从井冈山瑞金到延安的脚步
听展览组织者介绍,土地革命时期的展品有近百件,从八一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工农红军,创立瑞金苏维埃红都,打土豪,分田地,粉碎国民党军队对红色苏区的五次大围剿,红军进行创造人类奇迹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遵义会议拨正航向,北上抗日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每一段重要的革命历程,都可以在这里展出的珍贵原件中找到佐证。
陪同记者参观的一位资深党史专家说,华忠信收藏的这本《共产党》第6号,出版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年的1921年7月7日。其实这本《共产党》杂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就开始出版了,前后一年的时间里一共出了六期,而这第六期是她的停刊号,尤其稀见与珍贵,是够得上文物级的展品。
这位专家继续说:《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份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其文物和史料价值不言而喻。而肖毅收藏的这本《向导》周报(总第178期,1926年11月15日),里面就有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的文章“十月革命与东方”;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向导》周报主编彭述之的两篇文章“十月革命第九周年的苏俄之经济政治的进步”和“怎样才能解决江浙目前的危机问题”。
专家指着展柜里一本并不起眼的小薄册子说,别看这书的封面上只有光秃秃的“土地法”三个字,若不看书的内容很难知道其所以然。南春荣收藏的这件东西够得上是文物级珍品,她是1929年4月颁布的《兴国苏维埃政府土地法》,全书用毛笔书写,32开绵纸石印,当时印量就极少,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风雨,点火硝烟,能存世的已是凤毛麟角,其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极高。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曾制定和发布土地改革法,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如1928年12月在井冈山制定的《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等,都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颁布总结了立法经验。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无代价没收地主、军阀、官僚的土地,经过苏维埃政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
记者听参观的人讲,这场展品高质量的红色收藏大展,真是近年来少有的革命文物与红色文献的视觉盛宴,愿能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能继续看到这些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习近平新时代主旋律的好展览。
中共领导抗日军民抗击倭寇战绩辉煌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经过千锤百炼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民众武装力量,与凶狠的日军、可恨的汉奸和顽固的伪军进行坚决的持久战,山地游击战、平原地道战,还创造了地雷战、破袭战、麻雀战等多种战法,消灭了大量的敌人有生力量,在大江南北创建了许许多多的抗日根据地,中共和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成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中流砥柱。透过这部分展出的一百多件藏品——这些发黄老报纸、旧期刊和各根据地出版的多种红色读物,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段真实而难忘的历史。
记者看到,展出的各类抗战文献内容丰富,版本珍稀。1937年版《西线的血战》、太岳第三地委1940年8月25日翻印的《党内文献》,封面上有“编号21”的字样,是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收藏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南春荣的藏品。来自西安的红色收藏家华忠信,提供了多本与革命圣地延安有关的早期版本,如冀南书店1946年8月出版的《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跨进了延安的大门》,斯坦因著、紫蔷译,香港学习出版社;《西北散记》,斯诺著,邱谨译,汉口群力书店1938年发行;《我们的西北》,朱教春编著,国民图书出版社1943年4月出版;《延安之行》封面有该书要目,有军委图书馆章等。著名红色收藏家杨翔飞也提供不少好版本,如张剑萍编的《中国的新西北》,战时读物编译社1937年发行,这是一个封面有图案、有印章的签名本;《延安访问记》,陈学昭著,北极书店1940年印行,封面有战士持枪图;《红色中国的挑战》,史坦因著,伊吾等译,晨社1946年印行。四本较早系统介绍日本投降的图书也是杨翔飞的藏品,包括琥珀出版社印行的《日本投降秘闻》,时代书社发行的《中国胜利与日本投降》;《日本投降记》, 胡芦、姚俊著,中国文化供应社1946年5月出版;刘世模编的《日本无条件投降》,作为中华民国历史小丛书之一,由大成出版公司发行。
抗战时期的老杂志更是琳廊满目,《战时文艺》第六期抗战专号;民国28年5月27日出版的《华美》(第二卷第五期),封面有“中国农民怒吼起来了!”的醒目画面;第7期《文化哨》杂志是个少见的毛边本,封面为醒狮图案,预示着中国人民的觉醒;均为签名本的《华北前线》1939年第一、二期,胶东联合社出版,勃脱兰著,伍叔民译。南春荣收藏的四本1939年版《解放》杂志,反映了抗战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 1月28日出版的第62期,有时评“论日本内阁的改组”;2月28日出版的第65期,谈“慕尼黑协定后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3月20日出版的第67期,报道“欧美16国共产党号召实际援助西班牙共和政府宣言”;7月7日出版第75、76期的,刊登了“中共中央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
作为散装的大百科全书的老报纸,能保存至今,更不是易事。在部队大熔炉里与红色收藏结下不解之缘的季井申,展出了民国32年8月31日出版的《抗战日报》(第390号),头版整版转载刊登的是延安《解放日报》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又有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曲,这响亮的歌声一直与新中国的成长与时俱进,全国人民一直唱到今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党校肖毅教授收藏的《抗战日报》1944年9月份合订本,有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好内容,9月2日报道粉碎千余敌伪扫荡;9月9日二版报道美国旧金山电台广播延安建设情形,报导八路军新四军击敌成绩;9月18日报道“七七七”文艺奖金获奖作品正式公布;9月23日报道克据点九处毁碉堡十座等。
解放军百万雄狮过大江
短短三年多的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八百万军队,打倒了蒋介石,解放了中国大陆,广大解放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受到最广大农民群众欢迎,民心所向拥护共产党,支援解放军,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最根本原因。近140件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文献史料和实物物品,正是人民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最好诠释。
季井申收藏的大幅宣传画《百万雄师渡长江》,是50年代初精心制作的美术作品,画面上真实展现了解放大军势如破竹的渡江场景。民国38年4月22日出版的《天津日报》号外写道:“在芜湖安庆间,30万解放军胜利渡江,万船齐放,突破蒋匪防务,不到24小时跃登彼岸”。1949年1月由胶东日报社制作的大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略图》(李健收藏),一个个红箭头标明了解放战争一日突进千里、一日夺取百城的快速进程。1949年5月29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全版套红,头版头条报道“全国第一大都市上海完全解放”。
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政治部1947年2月25日编印的《杨庄之战》(封面有中共渤海图书馆藏书章),便是解放众多经典战例中的一个小小战例而矣。西北救灾委员会吕梁运粮粮站1948年5月26日印的《吕梁运粮工作初步总结》,则验证了陈毅元帅当年的一句名言“解放战争的胜利是靠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生产出版社1946年印行的《新中国的雏型》,史坦因著,封面表现的是延安妇女纺线的情景。《中国红区印象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49年出版,群众图书公司发行,封面有美国记者拍摄的照片“全部美式配备之人民解放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