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难忘的历程——习仲勋延安岁月回访》>>正文
化作春泥更护花——喜读忽培元的新作《难忘的历程》
2013-09-04 10:39:23
作者:杨葆铭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可将这部散记当作一次跟踪采访的记录。但这个采访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采访。当一位古稀老人对自己曾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重新进行踏访时,触动她心扉的不仅仅是对青春岁月的一种回忆,不仅仅是对前尘往事的一声长叹。而她匆匆的步履所到之处,那有情的山水和无形的风物在这样提醒着她:你曾经从这里走过,今天又走了回来。当年英姿勃发的年轻女子,今日满头华发压双肩。人是老了,但你和你的战友们所开创的革命事业却是永恒的。

    以上这段闲话或可作为我对忽培元的新作——《难忘的历程》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一种概括。但概括总难免挂一漏万。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齐心老人的一部自述,是一位革命老人面对满山夕照的一次动情的自白。而忽培元正是感于这一点,笔触紧随着齐心老人匆匆的步履,以一个后来者对一位革命老人的崇敬之情,写下了这部散记。

    散记者,是将那些散乱事物随手录记之意也。但这部散记形散而神不散。它紧扣齐心老人的西行之旅,笔走景移,给我们展示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的这部《难忘的历程》借了齐心老人的回忆,借了老人踏访的每一片土地,给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与齐心老人共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深受人民群众敬仰和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也完成一个辉煌的造像,从而使人在阅读这部散记之后,使这位三秦赤子的高大形象也矗立在我们的面前。

    西北人民,尤其是陕甘两地的人民群众一提起习仲勋,有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那个操着一口浓重的关中腔,那个与刘志丹、谢子长并肩作过战,与彭大将军驰骋于西北战场上的习主席、习政委;那个深受毛主席器重,那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起绘制过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与以江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心心相印的习副总理、习副委员长现在可好?广阔的三秦大地因为有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这一批优秀人物的出现,使得这方土地不再荒凉,使得生息在这方地域中的数千万人民感到脸上有光。读这部散记,让人想到那个“金钲铁鼓、横槊征鞍”的英雄年代,让人想到那业已载入共和国光荣史册的那一个个像高山一样伟岸的优秀人物的名字。

    忽培元是一个洋溢着革命激情的诗人型的作家。他的深受读者喜爱的洋洋五十万言的《群山》给他的这种才情作了一个有力的证明。对西北革命史的深刻了解,对西北革命与中国革命内在关系的深刻认识,使得他对每一位从西北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人热爱有加。从这部散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在客观记述的同时,也饱含激情,对共和国一段难忘的历史给予了崇高的礼赞。年轻的后来者随同着一位白发老人穿行在苍茫的群山之间。那每一条河流、每一条山沟因了这位老人的造访,从而使尘封在这条河流和山沟里的故事又变得鲜活起来。这部散记放射性很强,它写的是齐心老人的心头事,而留下的是让人去认真体味的弦外音。期间所贯穿的一个主题是:革命就是从这群山之间的山路上开始起步,一直走到今天的立交桥头。若没有毛主席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陕北的奠基,若没有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这批优秀的播火者,这金色的黄土高原将会失去许多亮色。

    在缺乏钙质的媚俗之作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的今天,忽培元冷静、严肃而又不乏激情的作品表达了作者“以笔为旗”的信念。这篇近十万言的散记,至少显现出了三方面的特点:一是表现与再现在文中得到有机的结合。在表现齐心老人陕甘之行的同时,借齐心老人之回忆、之遐想,再现了共和国一段难忘的历史,并给受人民尊敬和爱戴的习仲勋同志也作了一部不是传记的“传记”。二是采用笔走景移的镜头式的写作方式,给这位革命老人敷上了一层巾帼英雄的色彩,使一篇散记能凸现出这位老人的英雄气质。三是在写作手法上打破了传统的记叙方式,以空间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从而交织出一曲动人心弦的交响曲。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忽培元在这部散记的写作中,保持了他写作的一贯风格:朴素、大气,蕴含着一种诗意。尤其是在描写齐心老人与当年的老相识见面的场景时,笔法十分传神。常常是在寥寥的几笔描绘或几句对话中,写出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从而使整个作品在大美中有了一种深刻。

    少小离家老大回,山河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正是由于相违的时间太久,齐心老人对这一次的回访才看得很重。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这部散记中不断变化场景,使历史与现实不断更迭出现。而事实上,习仲勋和齐心老人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而今只剩下旧时的地名而已,昔日破碎的山河在人民的手中换了新颜。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北人民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辛勤耕耘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刘志丹的家志丹县,习仲勋曾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甘泉下寺湾,而今都成了有名的石油城。而那些由西北红军用双脚踩开的羊肠小道,那些燃过篝火的宿营地,而今都变成了宽阔的交通大道和盛产五谷的良田。尤其是自江总书记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动员令之后,西部的土地绿色多了起来,河流清澈了起来,人民富裕了起来。这些场景通过忽培元富有诗意的描绘,与齐心老人灿烂的微笑交织在一起,给这部散记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永恒的星辰
·下一篇:后 记
·习仲勋和常香玉:中共领导人同艺术家友谊的典范
·《习仲勋在长葛》一书出版发行
·习仲勋的担当与广东改革开放
·韩英伟:七律·开国元勋之习仲勋
·特稿:七律·开国元勋之习仲勋
·特稿:七律·开国元勋之习仲勋
·听他们讲习仲勋的点点滴滴
·中组部原部长、全国党建研究会原会长张全景为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题词:“怀念
·毛泽东主席为受表彰的时任中共关中分委书记、专员兼警备一旅政委习仲勋同志亲笔题词:
·习仲勋为陕西西凤酒题词:“陕西西凤酒好”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