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7年10月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任职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主要职能是承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少奇同志故居、刘少奇文物及周边环境保护,刘少奇生平思想宣传研究,文化资源利用和教育基地运营,游客和重宾参观接待,花明楼风景名胜区规划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维护,中央、省、市相关部门协调,全国刘少奇纪念地及刘家亲属联络,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2011年12月之前,我任职党组书记、之后改任馆长。这期间,我通过接受三个转变的考验,循序渐进的增强了对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事业发展的信心。一是由城市到农村的转变,适应了平淡生活;二是由宏观到微观的转变,适应了具体工作;三是由行政到专业的转变,适应了脚踏实地。这种转变,对一个年方半百的“万金油”干部来说,既是一场磨砺,又是一场挑战,更是一场考验。
(一)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虽然是一个正县级单位,但与其他市直单位相比,有三大差距。一是地理位置偏僻。馆区距离中心城区长沙火车站80公里,在交通正常状况下,汽车行驶一个单程需90分钟。二是工作条件简陋。全馆有80名在编员工,30余名临聘人员,70余名物管人员,值班用房狭窄、阴暗、潮湿全市罕见,是唯一没有享受福利分房、集资建房和房改补贴待遇的单位。三是缺乏公共权力。工作范围局限在小小的景区,走出这“一亩三分地”事事要求人,干部交流困难,很多干部在这里工作一辈子还难解决科级待遇。特别是免费开放之后,资金拨付列入财政预算,经费使用列入国库支付,物资添置列入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列入公开招标,虽然工作按步就班,收入旱涝保收,生活衣食无忧,但是事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白天车水马龙热热闹闹,晚上人去楼空冷冷清清,对事业的坚守产生了忧虑。
在当今社会“追名逐利、求安享乐”的大背景下,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员工能够在这座精神家园守得住清平、耐得了寂寞、放得下名利,就是一种境界。做到这一点,靠的是一种力量的支撑,这就是刘少奇精神。什么是刘少奇精神,我的体会是:“学而不厌、经世致用”的求学态度,“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兴邦济世、报国酬民”的远大志向,“海纳百川、大爱千秋”的宽阔胸怀,“情系基层、心连百姓”的优良作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浩然正气。
去年,有一位素不相识的网友给我发了一条微博:“罗馆长,我很想知道,你工作在刘少奇纪念馆这个偏僻的乡村,是不是感到孤独和寂寞?如果是,你是怎样想的?”我当即毫不犹豫地回复:“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这种孤独和寂寞是客观存在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是一座文化殿堂,有丰富的精神营养。任何一个人对国家的贡献无法超越刘少奇,但任何一个人经受的磨难也无法与刘少奇相比,只要想想刘少奇的一生,什么事都能看得开。”随后,网友纷纷转发“刘少奇纪念馆馆长罗雄说:‘只要想想刘少奇的一生,什么事都能看得开’”。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条不经意的微博,引来了一场长达半年之久的微博大论战,转发量上百万人次。我想,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和文化的价值。
(二)
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工作,如果要有所作为,必须得高举文化旗帜、弘扬文化精神、凝聚文化成果。经过调查研究,我形成的指导思想是:“弘扬中华文化、宣传少奇思想、促进旅游繁荣、服务社会发展”。工作目标是:“服务创全优、行业争一流、文明当标兵、研究结硕果”。工作措施是:“坚持用公众至上的服务理念经营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坚持用人才为本的文化理念建设职工队伍”、“坚持用山水和谐的生态理念打造5A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过几年的实践,这些想法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理论逐步变成了现实。特别是今年,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凑到了一起,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实现了满堂红。“115”周年纪念活动圆满主办、“5A”景区成功创建、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领先全国、纪念馆事业全面发展,令前来参观的全国同行羡慕不已。
在七年来的履职过程中,我坚持做到“十个带头”,尽量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不辜负社会的期望,不辜负同事的信任。
一是带头遵守规章制度。按照《中国共产党员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牢记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人正己、不搞特殊化的同时,教育和影响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言传身教。为了充分发挥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示范作用,我和我的同事们积极倡导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办廉展、编廉书、唱廉戏、写廉文、上廉课的形式传承刘少奇风范,丰富党性教育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带头实施文化惠民。我馆按照党的文化惠民政策的要求创新宣教形式,在做好免费开放的同时,向游客提供十大免费服务、开展十大优质服务,组织十大文化活动,完善十大基础设施,坚持不懈地将流动展览、文艺演出、移动党课送进工厂、农村、机关、社区、学校、军营,把党和政府的文化惠民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这些做法被中纪委宣教室推介,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是带头深入调查研究。为了忠实履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责,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我坚持利用节假日深入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调查研究,认真撰写提案,积极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全年共撰写了6件提案、2件社情民意。其中《关于扩建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建议》,通过全国人大代表潘润兰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并列入第1769号建议,由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签发中宣提字[2013]6号文件给予答复,符合我的心愿。《关于抢修长沙至花明楼、韶山旅游公路桥宗线的建议》和《关于吸取干旱教训、掀起秋修水利高潮的建议》两份社情民意得到了市政府领导批办并落实。
为了培养员工的学习风气、营造科研氛围、快出研究成果,我坚持利用全部业余时间研究刘少奇生平思想和景区管理,全年在《湖南日报》、《新湘评论》、《湘潮》、《湖南社会科学》、《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国旅游报》等发表了《让优秀文化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刘少奇与延安精神》、《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坚持公众至上的服务理念》、《心里装的是老百姓的小日子——学习和弘扬刘少奇群众路线作风》等11篇论文,提升了科研水平。
四是带头协调县镇关系。我馆始终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诚意,争取宁乡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实现了馆县馆镇共建、共兴、共赢。今年争取宁乡县政府投资6000万元建设文化广场;镇政府投资近亿元建设景区环线,使花明楼景区面貌焕然一新,为旅游强市、旅游强县和全国小康示范镇的建设增光添彩。
我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主动服务于中心工作。今年继续由副馆长王定良带队,在花明楼镇金元村承担“一推行四公开”联点驻村工作,多次受到全市通报表扬。
五是带头争取省市支持。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全年争取中央和省市交通公路部门支持6000万元改造了东烧公路,完善了交通标识标牌;争取国家文物局支持280万元故居维修经费;争取市政府支持6000万元立项职工值班用房、景区生态停车场和建设电瓶车道;争取市电业局支持1500万元用于景区电网改造和馆区游道路灯建设;争取国家和省市旅游部门支持成功创建“5A”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