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干部龙润英给红军烈士墓清除杂草和树木(廖尚刚 摄)
党史干部用誓言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廖尚刚 摄)
党史工作者刘治平(右)和王衽榫到旧州勤坡村卡子坳红军烈士墓敬献花圈(廖尚刚 摄)
革命老区建设中心的同志在大顶山向烈士敬献花圈(刘治平 摄)
黄平县委党研室主任刘治平(右)与干部龙润英在太翁村红军烈士墓整理花圈挽联(廖尚刚 摄)
黄平县新州镇黄猫村群众以最纯朴的祭扫方式缅怀红军先烈(廖尚刚 摄)
黄平县运用革命老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修缮一新的红军烈士墓(廖尚刚 摄)
向失散红军吴建开同志敬献花圈(廖尚刚 摄)
在红军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廖尚刚 摄)
在黄平县冷屏山顶向红军烈士鞠躬致敬(廖尚刚 摄)
在黄平县太阳山向红六军团烈士三鞠躬(廖尚刚 摄)
在黄平与瓮安两县交界的大顶山给红军烈士扫墓(廖尚刚 摄)
在新州镇黄猫村给红军烈士打扫环境卫生(廖尚刚 摄)
中红网贵州黄平2021年4月13日电(廖尚刚)为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缅怀红军先烈,今年清明节以来,贵州黄平县党史系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全县各乡镇看望10余名散葬在民间里的红军战士,在告慰先辈英魂的同时,还积极给红军战士打扫“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用实际行动纪念这些为中国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长征英雄。
黄平县是红军长征先后四次经过和转战的革命老区。1934年9月30日至10月4日和12月25日至31日,红六军团和红一方面军长征经过黄平11个乡镇后,刘伯承又率领红军后卫在瓮安和黄平一带牵制黔军,为红军主力转战黔北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接着,红二六军团又迂回于石阡、镇远和黄平继续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展开运动战,为粉碎蒋介石妄图消灭红军的阴谋做出了艰苦卓越的贡献。红军长征在黄平期间,干部战士模范尊重少数民族习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受到了当地贫苦百姓的赞扬和爱戴。由于当时条件艰苦,各路红军在一边前进,一边战斗和突围中,使部分因受伤、患病和饥饿的战士不幸掉队在黄平县各个村寨和路段里。尽管当地老百姓都积极在暗中保护和抢救,但最终也没有将一些战士的生命挽救下来。为了不让牺牲的红军战士的遗体被国民党反动当局蹂躏糟蹋,各族群众都自发筹集物资将这些红军烈士就地安葬。有的百姓还因此遭到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如黄猫村善良的革家妇女廖德阳组织本寨的几名妯娌悄悄将两名掉队牺牲的红军战士安葬在烂泥坳后,国民党恼羞成怒,遂将其两位亲人拉去杀害于村头;红三军团长彭德怀在率领红军战士攻打黄平县城尖山坡的激烈战斗中,几名红军战士牺牲后,新州镇摆街营的十多名苗族群众还自发筹集木板和米粮,将这些红军战士遗体悄悄安葬于尖山坡上;红六军团在学坝村金竹岩与国民党黔两个团战斗时,李冬苟等三名牺牲的战士被太阳山(寨)和白塘村的群众转移安葬……这些英烈在当地老百姓的保护下,已长眠于黄平大山深处80多年。当然,红军长征在经过黄平时,也有些受伤而掉队的战士在当地群众的竭力保护下,能得到康复并生活下来,他们成为长征失散红军的一员。与牺牲在路上的战友相比,这些失散红军是幸运的。仅1934年年底,失散在黄平县境内的红军战士就有10余人,由于一些战士在新中国成立后,申请回原籍和各种原因,仅获得政府认定的有马崇德、谢祖安、肖忠臣、王世龙、林启荣和吴建开。这些失散红军中,如今健在的只有104岁马崇德老人,他也是目前黔东南州唯一健在的失散红军。
当年黄平县各族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悄悄安葬红军英烈的行动是少为人知的,他们善举一直被当地知情人保密着。直到2017年后,黄平县党史研究室和革命老区建设中心在开展革命遗址普查中,红军烈士被安葬的地点才被当地的老人透露出来。截至2020年底,黄平县已被发现和确认的红军烈士墓已达10余所,另外灯草哨长征战场的红军烈士墓群正在有待认证之中。为告慰牺牲的红军英烈,黄平县革命老区建设中心近年来还充分运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已对那些被群众确认的红军坟进行了修缮,不但使这些红军英魂得到了追思,而且还为各乡镇提供了多处红色教育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