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刘炳峰>>正文
毛泽东与中国版“星球大战”计划
2017-08-15 16:44:31
作者:刘炳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星球大战”计划,是1983年美国拟建立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之战略防御计划”的简称。由于该计划的名称酷似科幻电影和小说,因此引起过世人极大的好奇与关注。

    其实,早在1964年我国“两弹”研制即将成功时,毛泽东主席就根据其“有矛就有盾”理论,从我国战略防御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了要发展我国的反弹道导弹问题。不久,该研制工作便正式启动,并定名为“640工程”,被认为是中国版的“星球大战”计划。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屋建瓴,未雨绸缪,很早就为中华儿女及万世子孙谋划打造了“制敌之矛”与“御敌之盾”,使十数亿中国人民至今仍享受着美好的和平阳光沐浴!富有正义感的中国人,将永远铭记毛泽东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功勋与恩泽!

    (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全球逐渐被“核讹诈”的乌云所笼罩。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核国家——美国和苏联,组成“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互挥舞着核大棒,怒目圆睁,冷战对抗……

    身处美苏核讹诈夹缝中的东方大国领袖毛泽东,高瞻远瞩,纵览全局,从那时起就决意要打破美苏的“核垄断”,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核武器。

    1954年10月,赫鲁晓夫来京参加我国国庆五周年庆典活动。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借机向赫鲁晓夫表达了希望帮助中国研发核武器的意向,但遭到了赫鲁晓夫的傲慢婉拒(1957年以后由于东欧国家“离苏”倾向加剧,为求得中国支持,苏联一度答应给中国以帮助,1958年中国原子弹研制刚刚上马,1959年苏联便撕毁了合作协议)。因此,从1955年开始,毛泽东等便召集中国的有关科学家开会,首先从寻找铀矿开始,迈出了“独立自主”研制我国核能武器的新步伐。

    1957年10月,毛泽东应邀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期间,在观看苏联研制原子弹、氢弹等尖端武器的纪录片时,毛泽东对坐在身旁的彭德怀说:“我看,矛和盾总是同时产生的,有矛就会有盾。”彭德怀心领神会,说:“是的,一种新武器的出现,总会有对付它的新办法。”

    此时的毛泽东,已经开始从哲学的高度,审视和思考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制敌之矛”与“御敌之盾”了。

    1963年12月16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听取聂荣臻关于我国十年科学技术规划的汇报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关于研制反导弹武器的想法。这时,毛泽东决策的“两弹”研制业已进行。因此,他对聂荣臻说:“我们的原子弹、导弹无论如何也不会比别人搞得多,我们又是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除了搞点进攻性武器外,还是要搞防御性武器。”

    10天之后的12月26日,聂荣臻便召集钱学森、王诤、张劲夫、王秉璋、安东等人开会,开始研究反导问题。

    会上,聂荣臻首先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并作了具体部署。聂荣臻说:“毛主席指示我们搞防御弹道导弹,现在就要着手探索和研究。这项工作,目前不是立即摆开很大的摊子,但要先成立一个小组,并考虑采取什么探索研究方向及如何培养生长研究力量。现在也谈不上搞什么型号。”他建议:“这个小组由钱学森挂帅,小组成员请钱学森提出,包括从事用莱塞(即激光)方法反导弹的探索研究人员在内。”
1964年1月2日,中国的原子弹即将爆炸成功之前,毛泽东再次督促聂荣臻,说:“还是要从防御上发展,要研究反导弹武器。在数量上(指“两弹”)我们搞不过他,这个问题(指反导武器)要抓紧研究一下。”并说:“要组织一批人,让他们吃饭不干别的,专搞这个事。”还说:“搞不成不要紧,搞成了用不上也不要紧。秦始皇的万里长城,也没有什么用处嘛。”

    根据毛泽东的一再督促和指示,聂荣臻随后又找来钱学森,就有关反导问题进行咨询与研究。1月24日,聂荣臻向毛泽东作了汇报。他说:“防弹道导弹是个高度复杂的技术,当前美苏等国也把这个问题作为打破核僵局的关键。我已建议成立一个组,由钱学森负责,探讨发展反导弹的任务、技术途径、核技术培训等问题。”

    另外,在此前不久,毛泽东还约谈了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张劲夫,问他:“敌人如果用导弹打我们,怎么办?”并要张劲夫:“约有关科学家谈谈对付的办法”。显示出毛泽东尽快搞出中国反导系统的迫切心情。

    这年1月7日,毛泽东在看了罗瑞卿送来的《新闻天地》上刊载的《“反飞弹”时代到来》一文后,作出批示:“是否送聂荣臻同志一阅”。正是有了罗瑞卿给聂荣臻送去的这份刊物,并转达了毛泽东的再次指示后,才有了上述聂荣臻去找钱学森谈话,以及向毛泽东汇报成立一个专门研究小组的问题。

    同时,为了直接听取专家意见,获取第一手资料,掌握更加专业性的依据,毛泽东决定邀请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钱学森等,就反导问题进行一次面谈。1964年2月6日,毛泽东让工作人员打电话召集钱学森、竺可桢和李四光三位科学家到中南海菊香书屋谈话。见面后,毛泽东先与竺可桢、李四光两位科学家闲聊,接着又向钱学森了解我国正在研制的“两弹”进展情况。随后,他话锋一转,说:“总是要搞防御。搞山洞,钻进地下去也是一种防御。”钱学森回答:“我们现在正遵照主席的指示,先组织一个小型的科技人员小组,准备研究防弹道式导弹的方法、技术途径。”

    毛泽东听后,再次重申:“有矛就会有盾。要搞少数人,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十五年,总要搞出来。”毛泽东所说的“矛”就是导弹、原子弹,“盾”就是指对付导弹的反导弹系统。

    那天一起受到毛泽东接见的竺可桢,在当时的日记中对此作了简明记述,他写道:“问钱学森反导弹有否着手,目前毫无基础,毛主席以为应着手探研。”但是,钱学森在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后,因忙于“东风二号”等现行型号的研制工作,一直未向任何人提及此事。直到2月29日聂荣臻办公室来电话问:“聂帅听说毛主席和你谈了导弹和反导的事,具体内容是什么呀?”钱学森这才将谈话内容整理出来,并呈送给了聂荣臻。

    由于毛泽东的上述指示和谈话,大都是1964年初集中提出来的,所以被称为“640指示”。而随后开始的我国反导系统研究,也被称为“640工程”,并成为我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项重大的科技攻关任务。

    (二)

    为贯彻落实毛泽东主席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一个月以后的1964年3月23日,国防科委召开了“弹道式导弹防御科学讨论会”。会议由国防部五院副院长钱学森主持,参加会议的除主持会议的钱学森外,另有四机部部长王诤,以及十院、科学院、炮兵等单位共30多名专家和领导干部。

    会议作出决定,在国防部五院二分院成立“防御规划第一小组”。该小组拟由8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制订反弹道导弹和红旗3号的总体规划,在年内拟订出技术途径和战术技术指标。并决定,由二分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蔡金涛具体负责指导这项工作。

    这次会议,初步确定了反导的三种技术途径,并做了相应分工:第一种途径是“以导弹反导弹”,由国防部五院负责;第二种途径是“以超级大炮反导弹”,由炮兵科学研究院负责;第三种途径是“以激光反导弹”,由科学院上海光电所负责。

    会议结束后,国防科委向毛泽东主席及有关部委呈报了《关于防御敌人导弹的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书面报告。毛泽东阅后,非常高兴。

    很快,根据钱学森的要求,宋健等开始组织人力对国外相关的情报资料展开搜集和分析工作。5月,宋健向钱学森提出报告,建议应首先从低空拦截反导弹系统的研制入手,研制主要性能指标为:识别高度80公里、拦截高度15公里、导弹飞行时间约20秒、导弹平均速度1500米/秒的“低空反导导弹”。钱学森阅后,认为可行并表示同意。这样,就基本形成了我国“反击一号”的指标设想。随后,二院便着手开始进行有关的技术设计工作。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取得成功,举世震惊!中国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随着1964年我国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及1966年10月我国“核弹”与“导弹”结合的发射试验的成功,证明我国已经拥有了“制敌之矛”。因此,“御敌之盾”的研制工作也大大加快了步伐。

    其实,早在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不久的1965年1月4日,以国防部五院为基础,我国就成立了第七机械工业部。五院所属的二分院,改称七机部第二研究院,专门从事地空拦截式导弹的研究。

    2月以后,七机部又在二院二部“反导规划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711所。6月30日在711所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反导弹武器系统总体研究所”,即七机部二院26所。由钱学森提议,宋健担任该所所长,承担我国反导弹的技术抓总及反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任务。

    这年5月10日,中央专委发出了《关于防御敌导弹的研究工作问题的通知》,要求四机部、五机部、六机部、七机部、中国科学院、军委炮兵、国防科委二十基地等部门,必须把防御敌导弹的研究纳入本单位的年度和长远规划。7月8日,国防科委向毛泽东和中央专委呈交了《关于反导弹防御体系的研制规划报告》。8月27日,中央专委批准了该报告。从此,“640工程”作为一项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正式纳入到国家科技发展的规划中。

    1966年2月23日,经过一年的研究探索,国防科委召开了“640工程”工作汇报会。会上,对我国的反导研发方向进一步细化,并明确了五个工程项目的分别代号:反弹道导弹系统称为“640-1工程”;超级大炮系统称为“640-2工程”;激光炮系统称为“640-3工程”;预警雷达系统称为“640-4工程”;弹头再入物理现象的研究称为“640-5工程”。

    3月份,国防科委将上述反导工程系统的代号,以文字形式正式定名为“640工程”,并上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审批。22日,国防科委发出《关于反导弹工程体系的代号的通知》,正式公布了“640工程”五大系统的分别代号。

    同时,在这年6月,国防科委二十基地还在库尔勒组建了第四试验部,开始进行我国的反导弹靶场建设。此时,“文化大革命”的狂飙业已席卷全国,“640工程”也受到波及。但当人们知道这是“毛主席亲自倡议、督促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后,就没有人再敢去横加干涉和阻挠了。

    1967年10月,国防科委召集参与“640工程”的各有关单位在北京开会。决定重新调整“640工程”项目的具体部署,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五大子系统的代号、各研究单位的分工、系统的研制规划等,而且决定进一步加快反导弹靶场的建设与反导弹核弹头的研制。同时明确提出,争取在今后5、6年内,即1973年-1975年间,研制成功我国的第一个反导弹武器系统。

    1967年国防科委的北京会议,大大促进了中国反导项目的研发进度。尤其是1969年中苏爆发“珍宝岛事件”后,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公然叫嚣将对中国的核设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使中苏关系进入到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受此影响,毛泽东在一方面号召全国军民“深挖洞,广积粮”,加快进行“三线建设”的同时,另一方面要求进一步加快我国“反导系统”的研究步伐。这年8月14日,在毛泽东的指示下,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七机部二院被改组为“反导、反卫星总体研究院”,开始实施名副其实的中国版“星球大战”计划。

    (三)

    “反导、反卫星总体研究院”成立后,便立即开始集中一切力量,重点进行“反击”系列的反导拦截导弹及“先锋”系列的反导大炮的研制工作。

    当时,“反击”系列的拦截导弹分为三种,并相应地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为武器试验器,即“反击一号”;第2阶段为低拦武器,即“反击二号”,用于拦截中程地地导弹;第3阶段为高拦武器,即“反击三号”,用于拦截洲际导弹。

    其中,“反击一号”采用的是两级液体火箭发动机,以半自动雷达为制导模式,目的是在中低层空间,依靠破片式的战斗部,摧毁来袭导弹。而“反击二号”,则是在“反击一号”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结构性优化。而在实际的研发过程中,“反击二号”的研发进度要快于“反击一号”的研发进度。

    “反击一号”武器试验器,本来是最早提出的研发项目。在宋健等提出建议之后,1968年1月10日国防科委就批复同意了“反击一号”模型弹研制及飞行实验,1969年还进行了“反击二号”的低空方案拦击试验。但因“文革”的爆发,“反击一号”研制计划曾一度搁浅。直到1970年8月,“反击一号”第一发模型弹才在二十基地开始进行飞行试验,并达到了预定目标。1972年4月,“反击一号”○一批两发独立回路遥测弹完成总装和出厂交付。后来,尽管也曾出现过试验失败等情况,但经反复试验,最终取得了满意效果。

    “反击二号”本来比“反击一号”起步要晚,于1970年才开始进行方案的论证和研制工作,但其进度却后来居上。从1971年10月至1972年4月,“反击二号”先后共进行了6次小比例(1∶5)模型弹弹射试验,5次获得圆满成功。但是,由于其作战范围与“反击一号”重叠,因此1973年停止研制。

    “反击三号”是1971年6月国防科委和空军联合召开会议后开始研发的。它是一种在几百公里的高度上,在外层空间拦截敌方来袭弹头的反导武器系统,由导弹、715精密制导雷达、7010预警(目标)雷达、指挥所和地面设备组成。所用导弹为三级固体导弹,最大直径1.4米,可从地下井进行发射。可后来,由于工程任务的调整,1977年“反击三号”也停止了研制。而其中已研制成功的S-7大型车载计算机等,却在后来作为东风五号和其他型号配套一直在使用。

    尽管“反击二号”、“反击三号”,因种种不同的原因后来都先后停止了研发,但“反击一号”却在1979年8月至9月间,在云南昆明基地成功地进行了两发模型遥测弹的飞行试验。实验中,无战斗部的弹体在有效杀伤半径内,成功地与目标碰撞。后来,我国计划在北京附近构建中国的第一个反导阵地,并初步建立起了一个能够防止弹道导弹打击的安全区域。

    与此同时,我国“先锋”系列的反导大炮的研制也取得重要进展。这项研究,是由二院下属的第210所负责组织研发的。

    早在1965年,二院研究人员就曾在85毫米口径滑膛炮上进行过试验。经改装以后,重达4公斤的弹丸其初速达到1200米/秒,比改装前提高了百分之五十。但是,这个速度如果用于反导,则仍嫌不够。

    因此,1966年至1968年,他们又在140毫米口径的滑膛炮上,先后进行了11次共48发的试验,发射重达18公斤的弹头,初速达到1600米/秒,射高达到74公里,射程达130公里,1000米立靶射击精度达百分之0.0168,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但是,由于弹丸的威力过小,在射程上仍然达不到反导的要求。

    然而,他们不骄不躁,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冲刺。210所的科研人员先是进行了320毫米次口径火箭加力弹、固体冲压加力弹的研究试验,结果发现该炮威力仍然不够,并不足以摧毁高速飞行的弹道导弹。于是,他们又决定设计420毫米的“超级大炮”。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在南日岛被侵占之后……
·下一篇:毛泽东以弱胜强一个经典战例
·毛泽东用“捆绑战略”对付苏联核讹诈
·毛泽东何以说美国卫星“鸡蛋大”?
·毛泽东从旧纸堆找到红军归宿
·毛泽东与解放石家庄
·毛泽东以弱胜强一个经典战例
·毛泽东在南日岛被侵占之后……
·毛泽东与香港回归——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
·毛泽东与鲜为人知的“四三方案”的制定实施
·毛泽东与中国医药界的“两弹一星”
·刘炳峰:毛泽东用“捆绑战略”对付苏联核讹诈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毛泽东用“捆绑战略”对付苏联核讹诈
毛泽东何以说美国卫星“鸡蛋大”?
毛泽东从旧纸堆找到红军归宿
毛泽东与解放石家庄
特稿: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景区参观游览图(图)
毛泽东以弱胜强一个经典战例
毛泽东与中国版“星球大战”计划
毛泽东在南日岛被侵占之后……
毛泽东与香港回归——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
毛泽东与鲜为人知的“四三方案”的制定实施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