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河北地下党组织了河北游击军、抗日义勇军等,兵力达2万余人。10月,原国民党东北军第六九一团在团长、共产党员吕正操的领导下,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吕任司令员。年底,根据晋察冀军区指示和安排,人民自卫军调赴晋察冀军区整训。1938年1月返回冀中,至4月,建立了西起平汉路,东至津浦路,北迄北宁路,南至沧石公路的包括38个县的冀中抗日根据地,并建立了冀中行政主任公署及各级政府。同时根据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指示,将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吕正操任司令员,王平任政治委员。下辖四个军分区,部队编为第七、第八、第九、第十支队,独立第一支队,游击第一师,回民支队等,共6万人。1938年底,一二○师主力一部在贺龙、关向应率领下东出冀中,次年2月成立冀中军政委员会,贺龙任书记,统一领导冀中党政军民工作。并成立冀中总指挥部,贺龙任总指挥,关向应任政治委员,吕正操任副总指挥,统一领导冀中所属部队。一二○师到达冀中后,与第三纵队一起连续五次反围攻胜利,并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磨擦。1940年春,吕正操还带冀中警备旅赴太行支持八路军总部反顽战斗。1941年,日军对冀中进行全面“蚕食”,冀中根据地大大缩小,冀中根据地进入极端困难时期。到1944年起,冀中军民积极开展游击战,同时进行整党、整军,进一步实行减租减息和开展大生产运动,加强政权建设,根据地得到进一步恢复和扩大。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中,先后收复了任邱、河间、安平、武强等敌据点和城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