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二胡、吹笛子、弹钢琴、指挥乐队,即兴歌唱、邀步舞池……
在各种社交场合,江泽民主颇为适宜的即兴表演,往往令现场人士喜出望外,赞叹不已。
即便面对美国最牛、最辣、最严肃的新闻记者华莱士,镜头内外,他也能够谈笑风生,甚至不拘形迹,当场引吭高歌。
这段鲜为人知的秘辛,上演于2000年8月。
首先我们来认识下华莱士。
迈克·华莱士(Mike Wallace),1918年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二战时应征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执行任务。
战后,其人生岁月平淡无奇,先后经历4次婚姻,家庭经营也平庸至极。
44岁时,其儿子登山时遇难,由此,激发了他要当个令儿子骄傲的父亲的志向,从此人生曲线遽然抬升。
华莱士是电视新闻调查栏目的“鼻祖”。
从美国有黑白电视机时,他就在电视台做过一档《晚间冲击》的栏目,以提尖锐问题为特色。
10多年后,经过积累,50岁时,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开办电视新闻调查栏目《60分钟》,此节目一办就是38年,直到他88岁退休。
在节目中,华莱士以审问式提问为特色。
“粗鲁”、尖锐而突袭式的发问,咄咄逼人,常常令被访者陷入尴尬。
但这不是真正的鲁莽。
他所有的提问,都是在精心做了大量前期调查,掌握了一手资料后,精心设计出的。
做一期节目,他平均要用50小时的来准备材料。
在他面前,腐败的政客、行骗的老手、虚伪的权贵,都常常接受正义的拷问,聚光灯下弄得汗津津的。
观众看了十分解气、买账。
比如,他采访克林顿时,第三个问题就问:
“你是流氓吗?你怎么会跟一个未婚的姑娘在白宫神圣的办公桌上,干那种事情?”
他还常常引用他人的话当匕首,直接抛给被访人,让对方立时陷入尴尬。
比如,他当面称伊朗领导人为“疯子”,直面普京坦言“俄罗斯腐败盛行”……
华莱士50岁时起,在CBS《60分钟》栏目任编辑、主持人,一干就是38年。
38年,共做出800集节目,访问了全球100多名风云领袖。从肯尼迪到克林顿,历任总统都逃不过在他聚光灯下的“拷问”。
对中国而言,华莱士访问过邓小平、江泽民两位领导人。
前者在1986年9月,采访85分钟,在CBS上播出15分钟。
采访中,邓公提出抽烟,他也向邓公要了一支。
那是邓唯一一次接受西方电视媒体专访,通过他,邓公向西方宣布:中国的改革“绝不回头”。
江泽民上任后,华莱士在1997到2000年,3次提出采访江主席的申请。
第一次因为九八洪水未成,第二次因为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延期,第三次,在2000年初,他再次致信有关部门,表达专访江主席的想法,言辞恳切:
“我已经82岁,曾有幸采访过邓小平先生,望有生之年实现对中国第三代领导人采访的夙愿。”
恰逢当年联合国千年峰会举行,为配合江主席赴美,“中华文化美国行”也将在美国举行,各种因素叠加,促成了此次专访。
华莱士提问,素来咄咄逼人。此次面对江主席,依旧保持他的“逼问”特色,不时以右手食指指着江主席发问。
但从画面明显可以看到,江泽民始终保持笑容,从容作答。
一次,华莱士直接打断他的回答,不客气地提醒:
“记得我们之间的约定,请简短作答。”
江主席不愠不火,平静回敬道:
“是你先坏了规矩,我的回答大致跟你的问题一样长。”
从开头用英语寒暄,到中间不时用英文直接与华莱士对话,江泽民对现场的把控,似乎完全在自己掌控之内。
无怪乎千年峰会上,克林顿见到江泽民后,叹曰:华莱士如此刻薄,却在江主席面前,像个“孩子”。
关于此次专访内幕,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资料逐渐解密,我们今天有幸能看到更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在此,飞春探微用一组数据来简单回顾梳理一下:
1、10次沟通
为促成此次专访,中国有关方面与《60分钟》节目组,提前沟通磋商近10次。
2、0份提纲
我国不少地方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前,都会向记者要一份提问提纲。而媒体为促成采访,也会予以提前告知。
但是,华莱士拒绝透露任何采访中可能提问的问题,甚至连一个提纲也不给。
最多,他只是在事前告知此次采访聚焦的几个大致的方面。
事实上,暗藏对被访人的调查证据,在录制时突然出其不意地拿出来质问,这是华莱士屡试不爽的利器。
也因此,这一杀手锏常常令被访对象汗出如浆。
3、百分之90的命中率
为把控现场,中方有关方面在华莱士不给采访提纲的情况下,认真考察以往华莱士的节目、风格,然后,以专业眼光自行设计了100个他可能提问的问题,分别作出应对和回答。
最后,对比华莱士的采访,中方设计的问题,命中率达百分之90。
4、8个美国人
2000年8月11日,包括华莱士在内的《60分钟》摄制组,共8名成员,来到北京,住进北戴河外交宾馆——8名成员,是中方向美方提出的要求。
按惯例,欧美成熟栏目的黄金编制一般是8人:制片、主持、脚本撰写人、录音师、录像师、助理、联络人。
5、6名中方记者
华莱士摄制组布景、设置座位、灯光、音响和工作台后,专访进入倒计时。
据称,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进入国外媒体设计的场景。
资料显示,现场除了双方工作人员外,还有6名中国记者在拍摄,他们是央视和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记者。
6、28个温度计
华莱士摄制组对环境的设置十分考究,现场勘测十分细致严格,采访前反复调整沙发、背景色。
为确定色光、机位,他们现场布置了28个温度计,以确定不同地方的室内温度,精确布置灯光。
7、一把座椅
摄像师对江泽民的座椅感到不满,因为他们发现,人坐上后,靠背会出现在人脖子的后面,影响画面。
中方获知这一要求后,找木工连夜修理,把靠背降了下来。
8、7副眼镜
令中方感到意外的,是华莱士对江泽民的7副眼镜竟然了如指掌,他特别建议江在录制时,戴意大利窄边眼镜,可能效果更好。
9、4页纸
华莱士没有给中方一个采访提纲,但他自己却列了近万字的提纲,细化到分秒。
录制中,中方人员现场看到,华莱士手中的4页A4纸上,正反页都写得密密麻麻。
10、88个回合
华莱士在一开始就称,自己在采访前阅读了12本有关江泽民的书籍。
江笑答,这些书没有一个作者采访过他。
此次专访,华莱士共搜集了100个问题,实际一问一答中,双方共进行了88个回合。
11、4个小时
正式采访时间,是8月15日的14时到17时57分,此前,还有近一个小时的寒暄、预热时间。
为给足华莱士方便,江主席事前已经让工作人员告知华莱士,此次采访,“不限时间,不限话题”。
两个不限,充分说明了江主席运筹帷幄的自信。
中场休息时,中方人员再次提醒时间,江主席再次说,“让他问个够”。
12、一首歌
江主席总是在社交场合,毫不拘谨而又颇为适宜地即兴才艺表演。
此次,镁光灯下,面对世界上最有名的王牌新闻记者的刁钻提问,他仍然游刃有余,从容泰然。
当说到自己学生时代,曾参加街头游行示威反抗日军侵略时,禁不住唱起了当年和同学们一起唱过的歌曲《毕业歌》: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事实上,这并不是华莱士亲耳听到江主席唱过的唯一一首歌。
采访结束后的宴请中,江泽民兴致所来,再次现场开唱,与华莱士一起合唱了意大利名曲《我的太阳》。
13、1段英文
在谈到自己青年时学外语的情景时,江泽民说,自己在课堂上,曾用英文演讲过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华莱士感兴趣,江就现场背诵了一段:
(“87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大陆上创立了一个孕育于自由的新国家,他们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并为此而献身。”)
14、30分钟
8月15日的现场采访,录制了近4个小时,回到美国制作成节目,9月30日在CBS《60分钟》播出,单纯的专访在节目中播放了30分钟。
而14年前对邓小平的专访,华莱士采访了85分钟,节目中播放了15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