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读到北京卫戍区海淀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老干部王荫桐之女王越写的“致父书”——“八一”节的礼物,深有感触,心潮难平,发表感想如下。
王越的父亲王荫桐老将军是和我父亲一个干休所党支部的,我们在楼外经常见到,每次他都会对我点头微笑。干休所的老同志们几乎都离世了,因此我对他老人家格外敬重。看到他身体健康,九十多岁还能一个人出行,佩服他,为他高兴!
通过王越的文章,对他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是为国家、为军队、为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代老军人。在位时,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全心全意扑在国家和人民的保卫工作上,以及党和军队的建设事业中。他们夫妻双双是军人,不顾儿女幼小需要照顾,一个命令来到,毫不犹豫地背起行囊上战场,军人的命令就是服从,没有任何说辞与条件,讲的就是一个词“奉献”,舍小家为大家!
小女儿王越3岁前离开父亲(父亲去了越南战场),3岁后又离开母亲(母亲去了遥远的医疗队),她是正需要在亲人身边受到呵护与关怀的婴幼儿。我深有体会,自己也是2岁就被父母送到全托幼儿园,尽管幼儿园的阿姨待我们如自己的孩子,大概经验不足,我还是被摔断了腿,以致后来身体不是太好。我在幼儿园一直到上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在幼儿园时,因为不断生病,周末很少能回家,非常羡慕其他的小朋友。每次从家回幼儿园,大哭不停。军队里,有许多子女像我和王越的这种情况,从小缺失父母细致的关爱。按她后来对父亲开玩笑说:“军功章应该有我的一半”也不为过。像王越后来总结幼年的经历时所说:“我们小时候吃的苦与一般老百姓不同,你们是缺吃少穿,我们是没有父母的照顾与喂哺,一般人理解不了的苦难!”据说童年与父母的分离,形成王越一生的阴影,造成她终生的心理与身体残疾。这一点大院里很多老人都知道。
老将军功名成就,身居高位,却不居功自傲,不借手中的权力为子女和家人谋任何福利,一切遵从上级与领导的安排。王越说,她的单位2001年进行机构改革时,领导找她谈话,让她提前退休,王老爷子顾全大局,此时此刻只是默默地说了两个字:“服从”,无条件地接受了组织安排。结果才35岁的王越没有了工作。由于工龄短(才13年),造成她退休工资一直很低,别人按规定涨工资,她却囿于工龄涨不上去。
何止王越,王荫桐老将军的家人也是如此,他亲哥哥的外孙子高分考上装甲兵工程学院本科生,品学兼优,毕业时,却没有利用老爷子的身份与关系,而是服务分配,去了大西北的甘肃酒泉野战部队大山中。
对此,王越和她的姐姐(王老将军的侄女)都毫无怨言与不满,对父母(叔父母)更多的是景仰和敬重,理解与支持,这就是将军的血脉,军人的基因,后代的传承!
再说,王越面对疾病与苦难,一生都与之顽强地做斗争,她坚强的意志与美好的品德,昂起头来直面人生,面对一切苦难与问题的不服输精神,不愧是父母的好女儿,好样的“红二代”!
王越的这篇“致父书”读来亲切、温暖,感人肺腑,同时引人向上,给人力量。
是的,王越他们——那个时代的军人子女,曾经苦难的一代,也是奉献的一代,更是不乏杰出人才的一代,让我们尊敬与学习,更值得我们爱护与善待!愿他们平安幸福,吉康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