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路史话 >> 回忆史料
曹里怀:守卫千里河防
2011-03-09 14:08:52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7 年8 月在洛川召开的扩大会议上决定,八路军主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党中央仍留在陕北,并抽调少数兵力组成/又路军后方留守处。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八路军总部令第115 师炮兵营、辎重营,第120 师359 旅718 团,第129 师385 旅(欠769 团),及后两师之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共9000 余人,留守陕甘宁边区,归留守处指挥。

  同年12 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留守处改为留守兵团,肖劲光任司令员兼政委,莫文桦于1938 年2 月任政治部主任,我先是任留守处参谋处副处长,改为留守兵团后任参谋长.留守部队统一整编为警备第l 至第8 团(警备6 团不久即调归120 师建制)和第770 团、骑兵营、郭甘独立营。同时,成立了边区保安司令部,下辖保安基干大队和各县保安队、警卫队等,并组织了大批不脱离生产的自卫军。到1 938 年春,留守兵团共有兵力15 万余人,担负着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光荣任务。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政治领导中心,是敌后抗战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日军侵占华北后,在北起大同,南至风陵渡,沿同蒲路部署了4 个师团又l 个旅团的兵力,从东面严重威胁陕甘宁边区的安全。陕甘宁边区东临奔流不息的黄河。这段黄河,当时不仅是陕甘宁边区通向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通道,也是阻止日军侵犯边区的天然屏障.陕甘宁边区的黄河河防,北起府谷,南至宜川,蜿蜒约500 公里,我们称之为“千里河防”。巩固千里河防,至为重要,关系到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与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联系,关系到边区和敌后抗战指挥中枢的安全。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就要守住千里河防,这是留守兵团面临的一个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日军将会在什么情况下进犯黄河河防?我们能否守住千里河防,打退敌人的进攻?肖劲光司令员召集我们兵团的领导干部认真地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敌人的进犯主要可能发生在三种情况下:一是日军进攻西安时,以一支部队相策应,进犯河防;二是日军进攻大西北时,以一支兵马突破河防,进攻陕北;三是日军在山西进行“扫荡”时,侵犯河防,以切断陕甘宁边区与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联系。面对武器装备和兵力上都占优势的敌人,以留守兵团这样较少的兵力,固守千里之长的河防,确实有些困难。但是,也有许多有利条件。首先,地理上占有优势。黄河水深流急,浪涛汹涌,古来就有天险之称,沿岸渡口少,我们这岸多悬崖峭壁,对岸多土山,无法架桥,利于我守而不利于敌攻,日军强渡决非易事。其次,在黄河以东,晋西北、晋西南和晋东南都有八路军的主力和部分友军在打击敌人,破坏敌人的进攻计划,阻止敌人西渡黄河,使敌人难以接近河防,即使接近河防也有陷人腹背受击之虑。再者.我们留守兵团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有情况可以很快向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报告、及时得到指示,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我们认为,具备了这些有利条件,只要保持高度警惕,指挥、部署得当,战术运用得法,面对强敌,千里河防也将固若金汤,

  为抗击日寇对我河防的进犯,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安全,1937 年底,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神木县之马镇至宜川县之临镇的千里河防划为3 个地段,蔑〔佳)县以北至马镇,由神府(神木、府谷)河防司令部负责;河口以北至蔑县,由绥德等5 县警备司令部负责;临镇以北至清涧何口,由两延(延川、延长)河防司令部负责。肖劲光兼任河防总指挥。在兵力部署上.以警备6 团〔 团长王兆相)驻神府地区,守备蔑县至贺家堡沿河渡口;以警备l 团(团长贺晋年、政委钟汉华)驻绥德地区,重点守备媳俐峪;以警备8 团(团长文年生、政委帅荣)驻张家焉,重点守备宋家川;以警备3 团(团长阎红彦、政委杜平)驻清涧,守备河口至枣林坪一带沿河渡日;以警备4 团(团长陈先瑞、政委罗志敏)驻永坪地区,派出1 个营的兵力守备延水关、高家畔渡口;以警备5 团(团长白志文、政委李宗贵)驻延长,守备凉水岩至清水关沿河渡口。

  兵力部署大体就绪,河防部队立即投人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侦察敌情,察看地形,深人进行战斗动员,紧急构筑防御工事,抓紧战前练兵。留守兵团当时军事训练的总方针是提高部队战术基础,发扬现有武器威力和传统的战斗作风,学习和掌握新式武器及其战斗方法,建立部队正规制度,提高干部的指挥能力。河防部队还特别注意了防空、防毒、防战车的教育,加紧了河川战斗的训练,尤其加紧学习土工作业。我们打的是防御战,虽然有黄河天险,但如果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也难以抵挡敌人飞机、大炮的轰击,而我们当时又缺乏土工作业的实践和训练,因此,构筑河防工事成了战前准备中一项最重要也是最繁重的任务。河防部队下了很大功夫,克服了技术上、工具上的困难,选择有利地形,利用河岸的悬崖峭壁,以石头1 木料沙土等为材料,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不辞劳累,星夜赶修,很快构筑起一道有相当纵深的类似坑道的坚固防御工事.当时,阎锡山的第2 战区曾派员前来视察,看了河防工事后也情不自禁地称赞:' 7 又路军能做这样坚固的工事,实是我们所预料不到”, “这真正算国防工事”。在后来的河防战斗中,由于河防工事隐蔽、坚固,大大减少了部队的伤亡,并为河防部队消灭敌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刘 鼎:太行兵工
·下一篇:王振祥:红色铁骑下太行
·高克林 张达志:坚持在大青山上
·傅 钟:敌后抗战的开端——忆八路军总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杜季伟:铁道游击队的创建与发展
·赵守福 于化虎:海阳地雷战
·陈正湘:激战方太口
·陈锡联:夜袭阳明堡飞机场
·陈士榘:威震广阳
·程子华 宋任穷:三打石友三
·陈赓:抗战的回顾
·陈再道:东进冀南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版权所有 2010 八路太行纪念馆
技术支持: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邮箱:bljl-001@163.com
电话:0355-6437583(办公室)、传真:0355-6438666(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