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路史话 >> 回忆史料
赵守福 于化虎:海阳地雷战
2011-03-09 14:20:05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一时间,地雷热掀起来了,全县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几乎村村都自制地雷,不仅造出了大批石雷,还进一步研制出了铁雷。铁雷是先用木头做成模型,中间装上沙袋,将熔化的铁水倒进模子里,冷却后掏出沙子,装上炸药,安上雷管和导火索就成了。经过试验,效果跟上级发的差不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各村的民兵很快掌握了制造铁雷的技术。造出了石雷、铁雷之后,文山后村的民兵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又创造出一种飞行爆炸雷,由大雷引爆小雷,大老远就飞过去,追着日伪军的屁股炸。他们还在雷坑里埋上石子、铜片、碎锅铁之类的东西,大大增强了杀伤力。赵瞳村的民兵发明了一种空中绊雷,挂在敌人必经路的树权上,单炸日军的指挥官和骑兵。此后,大家进一步开动脑筋,发明创造,使地雷的品种不断增多,由开始的拉雷1 踏雷、绊雷,发展到头发丝雷、水雷、标语雷、飞行雷等30 多种;埋雷的方法也不断改进,由预埋待炸法发展到引诱、激怒、诱逼、飞行等爆炸法石由单一布雷发展到大摆地雷阵。同时,民兵们还在敌人据点里暗设耳目,掌握情报,提前在大小路口、山坡、树林、河套、瓜田、菜园里埋上地雷,甚至连住户的台阶下、水桶底部、衣箱里都装有地雷,敌人走到哪里哪里有雷声,吓得风声鹤峡,草木皆兵。

  为了对付地雷,狡猾的日军想出了鬼点子。1943 年秋后的一天,行村的日军要抢粮食,便从驻地抓来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牵着牲口在前边踏雷开路,日伪军畏缩在后面,妄图达到既能保住性命又能抢到粮食的目的。见到这幅情景,民兵们又气又急,为了不伤害群众,只得强压心中的怒火不拉预埋的地雷。敌人见阴谋得逞,洋洋自得。第2 天又故伎重演。哪知民兵们连夜想出对策,发明了一种长藤雷。等前面的群众走过雷区以后.埋伏在旁边的民兵迅速扯动长线,随着几声巨响,后面的敌人一个个被炸得血肉横飞。

  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日伪军,在县、区武委会的领导下,整个海阳县村与村结成了联防,形成无数道防线。有一次行村的日军到小纪一带“扫荡”,赵嶂、文山后和瑞宇联合行动,村村布下地雷阵,敌人返回时全部炸响了。“五虎村”实行联防以后,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1943 年5 月9 日上午,一小股日伪军耀武扬威地闯进“五虎村”。“五虎村”的联防队员堵住山头,敌人刚刚爬到半山腰,民兵纪云纲埋的两颗夹子雷便“轰轰”两声开了花,四五个日军丧了命,其余的狼狈逃窜。隔了10天,日伪军再次出动,妄图报复.哪知民兵们提前上了山,凭着熟悉地形和松林的掩护,分成5 个战斗分队轮换跟敌人交锋。这个队打一阵转出去,另一队接火继续打,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最后四面合围,把敌人扫了个落花流水。

  日伪军连遭打击,兵力损伤很大,不得不把原来分散在各地的兵力全部集中于行村据点,筑起高墙,挖深壕沟,拉上挂铃档的铁丝网,龟缩在据点里,强迫周围村庄的老百姓往里面送给养为了把敌人引出据点加以歼灭,民兵骨干们就深人到东山、鹏化庄、南泊子等村,教育发动群众卡断敌人的供给,并组织那里的民兵建立武装,教会他们埋雷方法。据点里的敌人断了粮草,只好用汽车从青岛往这里运输,民兵们便在赵瞳村西的青威公路上埋下儿颗丁字雷。敌人运粮汽车刚开到那里,只听“轰”一声,跑在前面的1 辆汽车立刻瘫痪了,司机见了阎王;其余的3 辆汽车掉过头来慌忙逃走。民兵们一拥而上,把汽车上的大米、白面全部卸下来交给区委,敌人见陆运不成,又改从海上运送,轮船开到何家以南的海面,那儿没有码头,船靠不上岸,日军便吩咐伪军下水扛粮。我们摸清了敌人扛粮的往返路线,提前把水雷埋在敌人返回的路上,待伪军扛着粮食靠近岸边时,水下的连环雷一齐爆炸,伪军们纷纷倒毙水中,民兵们乘机把粮食搬走日军饿急了就改用飞机空投食品,飞机飞高了怕投不准,飞低了怕我们揍它,投了三四次只丢进西寺,日军那里一包罐头,其余的全丢在围墙外边,成了我们的战利品。1944 年夏天,我们得到消息;日军将从青岛用汽车运兵配合行村据点向我解放区反扑。常言道:打蛇打七寸。如果不把青岛来的日军威风打下去,他们就会为所欲为。一大,文山后的民兵队长脱掉衣服、用黑泥抹遍全身,把两颗地雷套在脖子上,一只手抓着一颗.四颗地雷重50 多公斤,压得他喘不过气,但他咬牙坚持着,在夜幕的掩护下摸近敌人据点。不一会儿,日军从穴坊下了车,排着队进了围墙门。他不慌不忙地尾随着跟了进去,趁着敌人点名的机会闪进厕所藏起来,等敌人熄灯睡下以后,他悄悄地来到操场用刺刀挖好坑,熟练地埋下4 颗地雷,然后翻过高墙,跃过壕沟,用钳子剪断了铁丝网.顺利返回村庄。第2 天9 点多钟,敌人整队集合,4 颗地雷接连爆炸,黑烟腾空而起民兵们站在高处亲眼看到30 多个日军被炸倒了,心里乐开了花。

|<< << < 1 2 3 4 5 6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陈正湘:激战方太口
·下一篇:王振祥:红色铁骑下太行
·高克林 张达志:坚持在大青山上
·傅 钟:敌后抗战的开端——忆八路军总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
·杜季伟:铁道游击队的创建与发展
·陈正湘:激战方太口
·陈锡联:夜袭阳明堡飞机场
·陈士榘:威震广阳
·程子华 宋任穷:三打石友三
·陈赓:抗战的回顾
·陈再道:东进冀南
·曹里怀:守卫千里河防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版权所有 2010 八路太行纪念馆
技术支持: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邮箱:bljl-001@163.com
电话:0355-6437583(办公室)、传真:0355-6438666(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