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 年9 月下旬,侵华日军铅平汉、正太、同蒲、平绥诸路,分25 路向我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的五台、阜平、沫源等中心地区大举围攻,妄图分割摧毁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中央军委命令第120 师向晋察冀边区挺进,配合晋察冀兄弟部队粉碎敌人的围攻。原在恒山地区作战的120 师359 旅,继续在晋察冀军区统一指挥下,打击由平绥路进犯之敌。我358 旅(欠715团)根据120 师首长的指示,先是向同蒲路北段出击,积极开展游击战,钳制敌人向北岳区的进攻,继而开赴同蒲路以东,进人晋察冀根据地北岳区,直接参加反围攻作战。
10 月下旬,我358 旅由山西省忻县同蒲路西侧的鱼龙沟、杨胡村地区转移到五台县城南一带,旅直和716 团驻寨里村、中庄村,714 团驻白家庄等地。部队一到,马上在群众协助下封锁了消息,积极侦察敌情,熟悉地形,寻机歼敌。那时,我358 旅的电台只能和师部联络,来到北岳区以后,一直没能和晋察冀军区的领导联系上,得不到指示。因此,当时我们只知道五合县城有敌人,驻地周围的敌情到底怎样,一点也不了解。11 月2 日,旅部派716 团刘忠参谋长带1个骑兵排,冒着风雪到五台县城一带侦察,准备相机攻打五台县城的敌人。可是,直到晚上刘参谋长还没有回来,大家都非常焦急。
11 月3 日,凤雪停了,太阳出来了。指战员们跑到屋外向阳的地方,有的擦枪,有的缝衣缀鞋。大家的求战情绪非常高昂,边干活边议论着:领导不是说到五台县这边来打敌人吗?怎么还不见动静呢?中午过后,刘参谋长回来了。他报告说,五台县城日军纳野大队几百人,昨晚从五台县城出动,向东进犯,经过35 公里山地夜行军,今天凌晨偷袭了驻五台县高洪口镇的晋察冀军区2 分区5 大队,当地军民受到一些损失。我们得到了日军动向的消息,都为之一振。358 旅旅长张宗逊、政治部主任张平化和716 团团长黄新廷、政委廖汉生当即围着地图,进行细致周密的研究分析。大家判断这股敌人是孤军出动,没带多少给养,又有后顾之忧,必然迅速退回原来据点;敌人经过整夜长途行军,估计可能要在高洪口镇休息,今晚或明早撤退,按敌人以往的行动规律,将按履路返回。张宗逊听了大家的意见之后,用手指沿着地图上从高洪口到五台县城的大道慢慢移动,最后停在滑石片上。从地图上看出这里山峦起伏,两山之间夹着1 条长达数里的山沟,大道从沟底蜿蜒而过,沟深路窄,我军若在此设伏,突然开火,即可陷敌于不利地位。张宗逊说:在这里设伏,击其惰归,歼灭这股敌人是完全有把握的,关键是我们要按时赶到滑石片。当时敌人距滑石片只有10 公里,而我们却要走25 公里。因此,关键在一个“快”字,要和敌人抢时间,争取先敌到达,做好伏击淮备,起码也要和敌人同时到达,打个预期的遭遇战。因此张宗逊当即决定716 团进到滑石片两侧设伏,并准备在开进中随时和敌遭遇,坚决歼灭敌人;714 团急行军到滑石片西北的南院村地区,选择有利地形,负责警戒五台县城方向,防止敌人增援,并准备截击从滑石片漏网向西逃窜的敌人。张宗逊最后加重语气说:大家注意,要快,1 个小时以内,部队一定要出发。
开完会以后,黄新廷和廖汉生立即分头向各营布置任务。大家都清楚,如果我们慢一步,就会失去战机。这时候,各连队已经做好了晚饭,还没有开饭。任务向下一传达,战士们纷纷表示:不吃饭了,打敌人要紧。下午4 时,716 团各营就先后出发了。从获得情况到部队行动仅用了两个小时。
部队踏着积雪,在当地群众的带领下,抄捷径向滑石片疾进。各连的连长、指导员一边行军、一边跑前跑后向战士们传达上级的指示,进行政治动员。立刻,队列里响起了“坚决消灭纳野大队”, “把敌人赶出边区去”的口号声。有的还展开挑战应战活动,使队伍加快了前进的速度。天气虽然寒冷,大家的衣服却被汗水湿透了。
太阳落山后,气温骤然下降,寒风卷起积雪打在战士们的睑上,疼痛难忍;汗湿的衣服紧贴在人们身上,凉透肺腑。崎岖的山道只有r 尺来宽,在逐渐加浓的夜色之中,越来越分辨不清。不少战士跌倒了,爬起来继续赶路,有的还开玩笑说:“快到滑石片了,怪不得滑的站不住脚了。”
旅部和716 团只用4 个多小时,就走完25 公里山路,晚上9点登上了滑石片以西高地。在朦胧月色中,但见两座高山夹着l 条狭长的沟道,弯弯曲曲由东南向西北伸展,沟道宽约二三十米,西面是三四米高的陡崖,不易攀登,东面坡度较缓,容易上下。我军只要占据西面有利地形,就可以用火力封锁敌人,使之无法爬上东坡,这里的确是打伏击的好地形。不一会,派出的侦察员跑来报告.敌人来了。我们立刻命令部队按原定的部署展开:3 营拦头,迅速占领滑石片西北高地,并以1 个排占领大沟东侧高地,卡住沟口,堵住敌人去路,2 营设伏在滑石片附近大沟西侧,准备拦腰打击敌人的行军纵队,l 营在滑石片东南大沟的西侧隐蔽设伏,和第2 营部队相接,待敌人进入我伏击地区,战斗打响后堵击其尾部;旅和团的指挥所设在大沟西面的西天和村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