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从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山东游击战争战略意义重大,那里民枪极多,主要是派干部去抗战初期,党中央多次派干部去山东,同山东地方党的同志一起,领导抗日武装斗争与创建根据地。我和朱瑞同志是1939 年6 月从冀南到山东的次年6 月、党中央要我赶回延安参加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便离开了山东.在那里只工作了1年。那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开展游击战争,统一指挥我党领导的驻鲁各部队,巩固与扩大根据地从当时的情况来说,我们能不能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任务,能不能尽快发展自已、站住脚跟,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一)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我们要成功地运用这个法宝,就必须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这是党和毛泽东同志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破裂的痛苦教训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基本经验.当时,在我们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一些人,则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经过”是什么意思呢?刘少奇同志当时有个分析,所谓“一切经过”,就是经过蒋介石和阎锡山。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有抗日根据地,也不会有抗日民主政权,更不会有八路军的扩大与发展。因此,毛泽东同志从抗战一开始,就指示我们要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抗战开始后,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日统一战线,首先是限制和反对我们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白主地位。1938 年底和1939 年春,由于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的迅速发展,迫使日军在占领广州飞武汉之后,不得不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转而加强对我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的进攻与“扫荡”。同时,日军还对蒋介石实行政治诱降政策,并积极拉拢英、美对国民党劝降。在这种情况下,汪精卫一派已公开投靠了日本帝国主义;蒋介石一派则消极抗战,积极筹划部署反共蒋介石先后制定了《防制异党活动办法》 、《 沦陷区防范共产党活动办法》 、《 处理异党问题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溶共、防共、限共的反动政策,全国范围内的反共事件不断发生。
在山东地区,国民党也调整了部署,组织了苏鲁战区,任命东北军的于学忠为总司令,沈鸿烈为副总司令。随即于部的51 军、57 军约2 万人先后进入山东,抢占了沂山、蒙山、营(县)日(照)、临(沂)费(县)等重要地区。沈鸿烈也由鲁北进人鲁中山区,抢占了沂蒙山区要点东里店、鲁村一带,进一步扩大实力,对我实行政治限制,制造军事磨擦,1939 年二三月间,沈鸿烈提出了几个限制我们发展的条件一是统一划分防线,把我军的防线划在津浦路东侧之滕(县)泅(水)宁(阳)地区;二是叫什么“枪不离人,人不离乡,统一行动,军不干政”;三是经济粮株统筹统支。于学忠到山东之后,于、沈又同缪微流、牟中琦等人一起,再次策划限制我们的办法,规定我山东纵队在泰安、祖徕山以西,滕县以北,津浦路以东活动,并限令我鲁南、胶济路以北各支队在几天之内开赴指定地区集结。国民党军政部也直接下令调我山东纵队去北宁路作战,限制我向南发展。这些规定与命令的根本目的,就是企图把我党领导的军队,限制在一个对我不利的狭小地域里,置于他们的严密监督与控制之下,不准我们发展根据地,不准我们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不准我们发展军队,只准他们为所欲为。
在这样的形势下,山东的党和军队始终坚持团结抗战的主张,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一方面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主动和国民党军队及各种地方力量疏通关系,配合作战,争取他们共同抗日;另一方面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扩大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在我到山东之前,山东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黎玉和张经武等同志领导的山东纵队有2 、5 万多人,开辟了沂蒙山区和胶东等地的根据地。罗荣桓和陈光同志率领的l15师一部,创建了泰西根据地,后又进人新(泰)宁(阳)费(县)洒(水)边一带,接着向抱犊固山区发展。还有肖华同志的挺进纵队在冀鲁边一带活动.这些根据地和游击区,是山东人民和党领导的山东境内各部队进行杭日战争的主要依托。按照八路军总部的指示,我和朱瑞同志到山东组建了八路军第1 纵队司令部,进一步统一了苏北、山东境内我党领导的军队,继续建立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打破国民党顽固派的限制与磨擦,争取更多的独立自主权,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