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对部队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我们每到一个村,村干部都忙上忙下为部队帮忙;民兵自动和战士一起站岗放哨,儿童团也争先恐后地跑来受领任务,有些开明人士,自愿担当我们的联络员,一有情况马上报告,乡亲们说他们是“老4 团的候补兵”。卫943 年,我们团2 连护送去延安的30 名干部路过临沂城南敌占区,晚上行军,白天休息有一天,他们大白天在离敌傅家庄据点不到1 . 5 公里的1 个小村子里休息。正好这天伪军1 个小队进村来催粮。为了保护2 连和去延安的干部的安全,村自卫团秘密地在村外放哨。村干部安排伪军吃了一顿饭,巧妙地把伪军打发走了当2 连和去延安的干部睡足了觉,吃饱了饭,走出儿十里路以后,这个村的保长才跑到敌人据点报告:“一大批八路军过来了,有几百人呢!”把敌人闹得坐卧不安.
沐河两岸的人民群众,对我们4 团的干部战士可以说是爱兵如子.干部战士从战场上负伤下来,家家户户都争着照顾伤员。
1943 年初,我团攻打郑城。战斗一结束,受伤的战士都被黑豆涧村的群众接去了,战士裴飞正和另一名伤员住在李大爷家.李大爷和儿子、儿媳、孙子一家人挤在四处透风的厢房,而把正房热炕让给了袭飞正他俩住,并把唯一的一床新花被拿给他们盖。裴飞正他们实在过意不去,执意不肯。李大爷竟难过地流了泪,他说:“好不容易轮到俺家照顾一次伤员,你们却这样客气,叫我们多么难受呀!”看到这情景,他们只好同意了。吃饭的时候,李大爷一家吃的是苞米稀饭,却给他俩每人煮了两个荷包蛋。
一天,日军出来“扫荡’,村里群众顾不上照料家里的东西,首先把伤员转移到村外事先挖好的洞子里藏起来。裴飞正躲在洞子里,前思后想觉得这样住在老乡家里,群众的负担太重了,他决定去找部队参加战斗。于是,他爬出洞子,拖着一条负伤的腿,走了几十里路,赶回团部驻地陈巡会村。部队领导见他伤还很重,耐心说服,又把他送回黑豆涧村。裴飞正哪里知道,当他从黑豆涧村出走后,可把李大爷一家急坏了,他们怕出什么事,天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翻山越岭把村子周围找了好几遍.全杜人都为丢了l 个伤员心神不安,当大家看到他又安全回来时,个个惊喜万分。
由于八路军在人民群众心自中享有崇高的威望,青年们把参加八路军看作是全村和全家的光荣,当时,临沐县流传着这样两句话:“参军要参八路军,当兵要到老4 团”,1944 年农历正月十五,临沐县在店头镇召开了几万人参加的参军大会,全县各区、乡、村,都有组织地欢送参军青年,参军的同志有的骑着马,有的乘着车,个个戴着大红花,各路欢送参军的队伍中,有的是妻送郎、父送子,有的是妹送哥,或是兄弟双双把军参。这一天,店头镇到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妇女识字班、秧歌队边扭边唱:
送郎送到大门外,
满街张灯又结彩;
战马叫,军号响,
司令员来到咱村上。
送郎送到十里亭,
一队队英雄,勇敢去出征。
妹盼郎哥立功传喜报
为人民,保国家.万古留英名。
那热烈的场面真是感人肺腑
就在这一年,中共临沐县委决定,把农历正月十五定为“参军节”每到这一天,全县都有成百上千的青年参加八路军。1944 年“参军节”,全县有1000人参了军,1945 年又有2600 人参军。在踊跃参军过程中,涌现出-批模范区、村和模范家庭〔大兴区和顶子村被县评为参军模范区和村,顶子村的村长王瑞昌,带领全村27 名青年一起参了军。夏庄仄的陈大娘有4 个儿子,第l 次,她送大儿子和二儿子参r 军,后来两个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一第2 次,她又送三儿和四儿报名,她说:“ 俺们今天能过上好日子,全是其产党和八路军给的,没有共产党和八路军就没有俺全家.所以俺要送儿子都去当兵”经过村干部再兰劝说,她才同意留下最小的儿子在身边。1945 年,她的三儿子负伤回到家乡,陈大娘又把最小的儿子送到了部队。为了打败侵略者,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做出了多么大的牺牲。试想.如果没有成千仁万热爱子弟兵的母亲,没有成千仁万的青年踊跃参军,英勇杀敌,就没有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也就不可能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我记得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红旗展,
歌满山,
滨海来了老斗团。
打鬼子,
捉汉奸,
军民并肩齐抗战
鱼水难分心相连。
这首歌真实地反映了沐河两岸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生动情
尽骨干部战士换了一茬又茬,部队驻地挪了一地又一地,但是,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却一代一代传下来了。特别是开展军民共建行动以来,“老4 团”又做出新的贡献。荣誉室里挂着地方政府赠给他们的“军队支援地方重点建设的楷模”、“拥政爱民鱼水情、军民共建立新功”等锦旗和奖状。作为在部队土作过儿十年的一名老战士,看到。老4 团”这些新的荣誉,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
祝愿这支部队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谱写拥政爱民的新篇章。( 1987 年春写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