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路史话 >> 回忆史料
吴岱:沐河两岸军民鱼水情
2011-03-31 13:03:14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 二)

  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热爱人民不仅表现在对敌作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上,而且反映在平时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保卫群众麦收,助民秋收秋种,生产自救减轻人民负担等许许多多拥政爱民的活动之中。在战祸连年,灾害频频的岁月,人民群众收点粮食是何等的难呀!有了粮食,才能养家糊口和支援前线。所以,粮食是群众的命根子。而敌人也把粮食看作宝,每到收割季节,他们都要出来抢掠。为了打击抢粮的敌人,我们每年都根据地方的需要和周围的敌情,组织全团象打仗一样帮助和保卫群众麦收。

  1943 年初夏,沐河两岸百里平原上,翻滚着金色的麦浪,人民群众看到这丰收的情景,无不打心眼里高兴。驻在临沐县醋大庄的日伪军也早已垂涎三尺,妄想劫夺人民的劳动果实。日军小队长岩上还精心策划了一个夺麦计划,扬言要“速战速决”,那些日子,老乡们焦急地盼望着保卫麦收的部队到来,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团领导立即决定,全团总动员,用战斗保卫麦收。当时,我们一方面抽调连队随13 团和6 团3 营,挺进日(照)、营〔县)公路以北开辟滨北根据地;一方面组织部队立即投人了保卫麦收的紧张战斗。每个连队都有明确的分工,有的1 个连要负责1 个区,有的要负责几个区。特务连配合沐河两岸3 个区的民兵封锁沐河,并过河包围据点。这消息很快传到周围村庄,乡亲们喜形于色,奔走相告:“快准备麦收吧!咱们的老4 团来了!" 6 月1 日,7 连到达贺城以后,马上和地方的同志研究如何动员群众,如何组织劳动,如何部署兵力,并决定第2 天晚上就开始收割。6 月2 日夜晚,7 连的1 个排和1 个区中队,摸进了醋大庄的土围子,把日军岩上小队长的据点三面包围起来,割断了据点与外界联系的电话线,并用机枪封锁了唯一的出日,另外两个排和4 个区中队分别在麦地四周担任警戒。当地群众和根据地中心区来的麦收队,在朦胧的月光下,一声不响,紧张地收割,人挑、肩扛、车运,很快将麦子收完,并运到了根据地.据点里的日伪军始终没敢走出一步当我们的部队和群众撤走时,炮楼里的敌人才冷落地放了几枪,同志们风趣地说:“哟,给我们开枪送行来了!" 就这样,我们团和地方武装包围醋大庄7 天7 夜,掩护群众收麦520D 亩,岩上小队长在炮楼里,眼看着小麦运到河东根据地,气得直跺脚,他可真是望麦兴叹,可望而不可及!

  粮食运到河东以后,乡亲们日夜赶着打场.看着场上堆得象小山似的新麦,乡亲们个个喜笑颜开地说:“没有老4 团的保卫和帮助,咱哪能收到这么多好麦子呀!”并一再表示,要把好麦子交公粮,支援八路军多打胜仗。古贺区的干部群众为表示感谢,给我们团送了一面绣着“滨海屏障”的锦旗。1944 年,保卫和助民麦收,更是热火朝天,事先各连都制定了拥政爱民公约,全团还开展了劳动大竞赛。我们团的领导同志也都下地劳动,帮助群众收麦子。各连都超额完成了计划。特务连一面封锁据点,掩护群众,一面割麦678 亩,创造了全团最高纪录。团里还组织了割麦远征队,走了53 个村庄,帮助351 户军属,248 户村干部与抗日工属,%家贫苦群众,共计收割麦子4560 多亩。在劳动中,干部战士自觉发扬八路军的光荣传统,严守纪律,不接受群众的任何报酬。群众过意不去,偷偷把煮熟的鸡蛋和买来的烟卷放到战士的兜里,但大家又都原封不动地送还群众。1 945 年,由于解放区的扩大,敌占区的缩小,我们保卫麦收的任务已经延伸到临〔 沂)郊(城)公路线上了。

  在秋收秋种中,我们团也千方百计为群众多做好事。1 943 年夏,为了保证群众秋收种上麦子,我们根据山东军区的指示,派1 营2 连到淮海区运回2 . 5 万公斤麦种。当该连赶到江苏省沐阳县时,恰好遇上县大队和民兵正在围攻有400 多个伪军固守的据点桑墟。这个据点被包围3 个多月了,还没有打下来.当地群众采取大摆臭狗阵的办法,在夏日酷暑季节,杀了100 多条狗扔到据点四周.尽管臭气熏天、但也无济于事。我们团2 连到达桑墟后,连长张善样和指导员武世鸿经过研究认为,要运麦种应先帮助民兵拿下据点。于是,他们利用伪军害怕“老4 团”的心理状态,立即组织部队全副武装,雄赳赳气昂昂地绕着据点跑了一圈,并协助地方部队展开了政治攻势.敌人一看“老4 团”真的来了,吓麻了爪儿,第2 天就缴了枪。据点拿下来了,当地政府很快准备了100 多头毛驴和小推车,把2 . 5 万公斤苏北优良麦种运到了临沐、郑城和海陵等根据地,保证了群众秋种的顺利进行。毛泽东同志曾教导我们说:“只要我们全体英勇善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人人个个不但会打仗,会做群众下作,又会生产,我们就不怕任何困难。就会是孟夫子说过的‘无敌于天卜”1941 年至1942 年期间,由于敌人疯狂“扫荡”,我们抗日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的时期。部队生活极其艰苦,许多部队断了粮响供应,一天两餐,有时一天一餐,有时靠黑豆渣子、地瓜秧充饥.

  为了粉碎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扼杀抗口力量的罪恶企图,减轻人民负担,坚持抗战.我们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不仅组织部队开荒种粮种菜.而且还抽出不少干部建作坊,搞贸易,自己动手解决部队的日常生活用品和药物团里干部当时都是20 多岁,带头开荒,每人平均开荒2 亩多地1943 年,全团开荒340 多亩。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团里还专门成立了150 多人的生产队,仅1942 年春秋两季就收获蔬菜2 万多公斤,高粱6539 公斤,收的大白菜够全团吃4 个月的,烟川沟收成也不差,抽烟的同志锤季可分半斤烟叶。生产队还自建了作坊,把花生、黄豆榨成油,除用来改善部队生活外.还支援地方政府同时还搞起运输组和贸易组。经常化装成商人,用花生、大豆,到海、青岛等地为部队换[u1 药品,布匹、肥皂、毛巾等日常用品有时还可换回少量的炸药。1 营为发展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在山子口办了l 个骡马大店、盐槽子(食盐公司).经常到敌占风去搞贩运由于部队积极生产,厉行节约,平均每人l 年生产节约可达北海币600 元,使根据地群众每人每年相对减轻了10 余元钱的负担。这样做,一举多得,深受地方群众和广大指战员的欢迎和拥护。在千方百计减轻人民负担的同时,我们还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解忧排难。1941 年沐河两岸大旱,庄稼收获无几,第2 年又发生了严重的蝗虫灾害,春大青黄不接时,粮价飞涨,小麦17 元l 升,高粱8 元1 升,花生皮都涨到25 元50 公斤(均为北海币),乡亲们只好以地瓜秧、树皮、野菜充饥。为帮助群众度过灾荒,我们组织1 个营的兵力到敌占区做了几个地主老财的工作,让他们献粮食,一次就收了小麦1 150 多公斤,在部队同样极需粮食的情况下,我们决定1 斤不留地把这些小麦全部送给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1942 年春节前夕,江苏省东海县的敌人四出抢掠,弄走群众几百头肥猪,并准备把这些猪运往口本。在那战火和灾荒连年的日子里,群众养大1 头猪是多么不容易,猪是农民群众的重要经济收人,l 头也不能让日军运走.我们研究决定,由我带领2 营两个连队,当夜奔袭陇海路北的伪军据点乔团村,歼灭了守敌,将600 多头肥猪赶回根据地,分别送还群众和地方政府,赢得了人民群众一致称赞:八路军老4 团,打鬼子真勇敢,为俺们办的好事说不完。

  (三)

  人民群众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我们团在滨海地区临沐、邦城和海陵一带,坚持抗日斗争长达5 年之久,与当地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结下了浓厚的情谊我们处处尊重地方党政领导,凡有重大活动,都主动向地方请示报告或一起研究决定;每当地方政府和人民遇到困难,我们都积极支援同样.地方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对我们部队的困难,也全力帮助解决,他们支援部队打仗,不怕牺牲一切;他们照顾伤员,无微不至;他们参军参战,十分踊跃;他们把为子弟兵尽点心意,看成是最大的光荣。

  1943 年8 月的一天,大气热得象蒸笼,河边柳树上的知了拚命地叫着,驻在沫河西后沿村的l 连,为摸清马站和华埠的敌情,连长于峰德带着战士刘治国和许光先化装侦察。当他们钻出高粱地,走到一个村头。刚刚踏上公路时,便碰上10 多个伪军从对面走了过来,相距不到100 米敌人见他们只有3 个人,拚命地向他们追来,怎么办?硬拚,肯定要吃亏。为了保存自己,完成侦察任务,连长于峰德当即和小许敏捷地退人无边无际的青纱帐。走在前面的刘治国来不及退进青纱帐,便趁机翻墙跳进了一家老乡的院子里当时,这家只有1 位50 多岁的老大娘和她女儿二老大娘一看八路军跳进了院子,知道是敌人追得紧,二话没说,便让刘治国躲进屋里,此时街上传来了敌人的叫骂声,并开始挨门逐户地搜人。大娘家里只有3 间房子,躲无处躲,藏无处藏,娘俩非常着急,敌人已到院外了,为了不连累老乡,刘治国争着要冲出去与敌人拚杀,大娘怎么也不肯,为了掩护八路军,她急中生智,马上让刘治国躺在炕上,拉过l 条被子给他盖好,并让女儿迅速打扮成媳妇模样,坐在刘治国身边,装成照顾病人的样子。原来这家姓赵,姑娘叫赵秀珍,19 岁,她们懂得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穷人的大救星、没有共产党和八路军,就没有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今天,亲人遇难.无论如何也得营救啊!她拿定主意,豁出命也要掩护这位八路军。不一会,保长领着3 个伪军进了赵家院子.赵大娘马_L 迎出来抢先搭话:“老总有什么事?" “有个八路军跑进了你家吗?”伪军骂骂咧咧地进了屋子,一眼望见炕上躺着的刘治国。便问:“这是什么人?”赵大娘不慌不忙地回答:“老总,这是我闺女和女婿,是来看我的。”姑娘接着说;“我男人病了,刚吃了药,正在发汗。”伪军掀开被子一看,“病人”闭着眼睛,头上湿淋淋的。又用贼溜溜的眼睛,盯着炕沿厂刘治国那双沾满了泥的湿鞋,姑娘怕敌人看出破绽,马上接着说:“俺们早晨才从婆家来,过河时不小心把鞋弄湿了。”赵大娘知道保长是替八路军办事的,于是暗暗地给他使了个眼色,保长点点头,忙笑着说:“老总,炕上的病人确实是她家的女婿,我认识,我可以用性命来担保。”敌人信以为真,走开了.天抹黑,赵大娘到村外望了望,见敌人走远了,才把刘治国送出村子。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韦杰 冯志湘:盯店奇袭
·下一篇:徐深吉 吴富善:动地军歌唱凯旋——忆响堂铺伏击战
·故居馆工作人员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参观学习
·陈龙狮、田悦慧:祝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连小敏同志荣获“首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
·特稿:祝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连小敏同志荣获“首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赛”的二等
·论博物馆的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建设——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为例
·八路军纪念馆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
·太行民兵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革命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军号在抗战中特殊意义——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藏品为个案的研究
·近代中国“万国牌”枪械溯源
·2015年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方案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版权所有 2010 八路太行纪念馆
技术支持: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邮箱:bljl-001@163.com
电话:0355-6437583(办公室)、传真:0355-6438666(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