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后韬光不仕
戎马无惭昭日月,杏坛有志育芳菲。抗日战争胜利后,陈鸿文不愿同室操戈,反对内战,功成后韬光不仕,毅然赴南京向国民政府辞官退职,解甲返乡。返漳后,陈鸿文先是住在新桥文川里郑氏大厝(岳父家),后因觉得继续住在那里,子女成群,多有不便,遂将漳龙汽车公司(注:蔡竹禅创办的,时在马肚底)的一间办公室作为自己临时公馆。尔后,他用退职金在陆安东路购置了一座大厝(原包国材家)及公爷街一座护院(现芗城区政府对面钻石大酒店膳房所在),自此全家搬迁安居至今。
退隐期间,他更为深入地阅读了进步书籍,广结贤达,善待乡民,与漳州当地进步人士蔡竹禅(开明绅士、解放后为龙溪地区专署副专员)、蔡大燮兄弟(原中共地下党员、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苏公耀(海澄人,中共地下党员)交谊深厚,患难与共,肝胆相照。
1948年底,基于对时局的担忧困扰,陈鸿文先行离漳赴香港谋生。1956年底,陈鸿文离港至马来西亚沙捞越,先后在美里中学和沙捞越师资培训学院任教,直至1969年退休,因崇德尚教,仍被校方延续聘用。在国外,30年来孑然一身。仍关注国运,紧密团结东南亚侨胞,热心侨民教育事业,积极联络参与各项侨务活动,在古晋中华总商会、马来西亚教育界中享有很高的名望。
1979年,陈鸿文已过古稀之年,思乡思亲之情与日俱增,在得悉祖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后,毅然做出人生的最后一次重大抉择。9月14日,鸿文只身一人,飘洋过海,辗转经香港深圳回国,成为国民党军队漳州籍高级军官中响应《告台湾同胞书》回归大陆的第一人。
当时,临近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华诞,陈鸿文的归来得到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欢迎,盛情邀请其参加国庆座谈会。同时,马来西亚古晋中华总商会黄文彬先生因深切关注陈老先生回国后的境遇,专门致函福建省侨联(该正本留在省侨联,副本发往现漳州市芗城区侨联转至本人)。陈鸿文感慨释怀,嘱咐儿子回函,并亲手写下“聊以自慰”以表心迹。函告古晋中华总商会黄文彬先生,他决意定居祖国,安度晚年。此后,马来西亚教育部也发函关注陈老先生的归国生活状况。
回国后不久,陈鸿文因心脏旧疾突发,病重住院。漳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特地安排市医院、中医院、175医院进行专家会诊。病重期间,陈鸿文仍不忘勉励年幼的孙女、孙儿要“为国家用功读书,做国家的栋梁”。1980年元月3日,陈鸿文终因心力衰竭,寿终正寝。安葬于故乡的青山绿水之间,了却叶落归根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