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河北昌黎县封台乡左封台村有一所部队野战医院,有医生护士十多名,手术室设在村西的庙里。开始伤员仅住左封台一个村子,收治过抗战和抗美援朝伤员,由于伤势过重,治疗无效而牺牲。于是就在左封台村西建立了革命军人烈士墓。现存34座,在这些烈士中有营教导员、连长、侦察员、测绘员、司号员、担架员等,其中有一名女战士。
15、在河北唐山遵化烈士陵园,就地安葬救治无救的八路军、解放军、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烈士,共计3100余名。
(五)一心为战争遗留烈士寻亲谁有其职能
随着京广铁路沿线,及全国各地不断地发现战争遗留下的,-处处-片片革命军人烈士墓群来看,-种深沉而又悲伤的情怀在考量着人们的良知:虽然战争巳离我们远去,但如今人们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下,过惯了衣食无优的生活,还能居安思危吗?
这些烈士虽不是在前线战场阵亡的,也不属特等功以上英模功臣,更不属团以上干部,可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当年为了新中国,欲血奋战,遗骨他乡,是最可爱的人呀!难道就该尘封在山野,让他们-个个英灵魂飞魄散吗?
他们的亲人望穿秋水,居然不知他们葬身何处?一种良知与道义在考量着今天享受幸福生活的人们,难道我们沒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去做点什么呢?
由于我到这些志愿军烈士的原籍县市民政部门查不到其档案资料,于是我近几年分别赴四川、河南、湖南、重庆、湖北、贵州等省市档案馆查档,发现这些省级档案馆里均保存着上世纪五十年代,各省民政部门移交的一叠叠一本本原始的<<无法送达的志愿军牺牲、病故、烈士家属通知书>>,虽已被苍桑岁月尘封发黄,但依然清晰可见完整资料。而他们的亲人为他们斯守、苦盼了一辈子,特别是在阶级斗争年代,由于他们下落不明,他们的亲人备受屈辱。
人们不竟要问:如今在全国各省(市、区)档案馆里,究竟还保存了多少<<无法送达的革命军人牺牲、病故、烈士家属通知书>>?这些《无法送达的革命军人军牺牲、病故、烈士家属通知书》究竟谁来给他们正名不是被俘,不是叛徒,不是吃不了苦当了逃兵失踪,而是为祖国流血牺牲在异国他乡的英雄呢?
档案部门说,他们只保管好档案为社会各界查阅服务,没有为“无法送达的"牺牲、病故、烈士家属通知书去找家寻亲的责任与义务。
民政部门说,他们只对已明确的军烈属优抚,和现行烈士的申报审批职责,没有为历史遗留“无法送达的” 革命军人牺牲、病故、烈士家属通知书去找家寻亲的职能,基层民政局机构中并没有调研考查科室。
人武部门说,他们只为现役军人维权,其职能中,只有每年征兵和民兵及预备役部的训练,协助地方政府救灾,“双拥”及应及反映等涉军工作,也没有为历史遗留“无法送达的"革命军人牺牲、病故、烈士家属通知书去找家寻亲的职能。
公安部门说,户籍制度中只对现行常居人口,暂居流动人口管理,迁移、迁入、出生、死亡四种变动的人口管理,及违法犯罪等重点人口管理。协查失踪、被拐卖人口,并无查找历史遗留“无法送达的"革命军人牺牲、病故、烈士家属通知书去找家寻亲的职能。
红色志愿者说,我们不是官方行为,只是民间自发公益行为,既无经费来源,又无权查涉军档案,更无权为其出据落实优抚的职能。
那么,在如今国家财力充足,交通与电信发达,各级政权建设与组织机构完善的现代工作条件下,为什么各部门均无明确为历史遗留“无法送达的"革命军人牺牲、病故、烈士家属通知书去找家寻亲的职能呢?
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面对这一无人问津的沉重话题,我们有必要趁向党和政府决策部门,向媒体及社会呼吁,究竟谁来为这些历史遗留的当时“无法送达的"革命军人牺牲、病故、烈士家属通知书去尽职尽责呢?
(作者简介:余发海,1951年生于,1968年参加工作,1978年入党,1979年参警,1989年任副局。2011年退休,曾获公安战线一等功臣、被湖北省委授予过光荣称号。2005年他为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核心价值观,不顾肾移植重症在身,受市政协委派考察红色文史, 10年来历尽艰辛,万里奔波24省100多县市……荣获2008“感动中国” 十大候选人、中国“十大真情人物”、2009“湖北省十大道德模范”。2012央视CNTV“中国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