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电光石火一般,我猛然想起了清代的文字狱。对了,这个“曆”字很可能就是当时的避讳字!乾隆的名讳不就是弘历吗?
乾隆的长兄名弘晖、次兄弘昐、三兄弘昀、四兄弘时、六弟弘昼、幼弟弘曕,名中第二个字均为“日”旁,故弘历的繁体写法应为“弘曆”。 1736年乾隆当上皇帝后,为避讳,改“曆”为“歷”。
在古代中国,必须回避君主的名讳,否则就会犯“大不敬之罪”。陈垣先生在《史讳举例》一书中说:“避讳常用之法有三:曰改字,曰空字,曰缺笔。”“庆歷”即为改字。如空字之例:唐代为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将名将李世勣删去“世”字作李勣,观世音略称为观音。再如缺笔之例:康熙帝名讳玄烨,故“玄”“烨”两字的最后一画须省略。
清代避讳制度最为严酷的是雍正、乾隆年间,《史讳举例》称:“雍乾之世,避讳至严。”当时倘出现“曆”字,一般都会被判死罪。故在洋洋约8亿字的《四库全书》中找不到一个“曆”字,甚至连大清历法《时宪历》也改称《时宪书》。因此到了后世,“庆歷”这种写法就一直沿用下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