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专栏 >> 郝雪廷
从红军到八路军
2011-03-02 14:50:58
作者:郝雪廷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蒋介石听了非常惊讶,"是吗,娘希匹,共军怎就如此难已对付?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就是应该在失败中摸索对方,寻找消灭对方的策略,做到这一点,小小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张学良见蒋介石的话中似乎藏有赞赏的成份,马上提出,"关于109师和110师请求中央军委会准许给予武器、装备、人员补充,重建番号,以与红军再决雌雄。"
  蒋介石思忖了一下,说道:"我看关于补充问题暂时就不必了吧,东北军现在大约还有……十三万人左右,而共产党的红军只有区区三至五万人,还有西北军、中央军,足以对付他了,现在国难当头,国家财政吃紧,既然109、110两师倾覆,我看就取消番号算了,两位师长各特恤十万元,其余碍难照准。"
  张学良马上争辨,可是蒋再不开口。
  后几天的会议,张学良不知是如何开完的,他的脑子里只是想着109师,为国捐躯,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抚恤,反而连番号都取消了,想来想去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蒋介石是在施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计,杂牌军消灭了红军,对他来说固然好,红军消灭了杂牌军,他也高兴。
  回到陕西,张学良一下子象换了一个人。
  陕北的冬天是残酷的。在裸露的黄土高原上,那刺骨的西北风卷着大西北的阵阵黄沙,无休止地吹着,风神毫不疲倦,一刻也不停止。寒冷笼罩着大西北。
  就在安定县的瓦窑堡,却又是另外的一番景象。
  这个原本没有任何特色的小镇,今天却是这样的繁忙、热闹,竟管街道上也是风沙流窜,但是那来往穿梭的士兵,急匆匆来去的军官,把个小镇闹的沸扬起来。
  半个月前,中共中央进驻瓦窑堡。
  为了解决一些重要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洛甫同志已经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两次政治局会议。但是由于政治局内部存在分歧意见,毛泽东、周恩来又在前线,所以研究的问题都没能行成决议。此时,由于国民党部队正在对陕北苏区实行第三次"围剿"毛泽东、周恩来正在前线指挥着激烈的战斗。
  12月13日,毛泽东、周恩来从前线回到瓦窑堡以后,马上去找洛甫商量:"洛甫同志,我认为现在有必要召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来研究红军下一步的策略。随着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国民党先后调集了包括东北军、西北军在内的近二十万兵力,陕北早已重兵云集,战云密布,如此下去我们不仅不能达到抗日的目的,反而还脱不开内战的危协。这里虽然有陕北红军开创的根据地基础,但是中央红军初来乍到,人地生疏,继续打下去怕对我军不利。"
  洛甫点点头说:"是呀,现在国内形势对我们很有利,日本侵略者强占东北四省以后,又制造华北事变,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而在北平,129运动已把抗日救亡推向高潮,根据我们的设想,建立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首先稳定陕北,停息战火,然后我们再寻找抗日路线,前几天,我已经开过两次政治局会议,但意见比较分歧。"
  周恩来分析道:"从遵义会议以后,我们纠正了军事上的'左'倾错误,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拯救了革命。但是,在政治上,'左'倾思想仍然十分严重,上一次在下湾寺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我就提出必须就政治上的'左'倾关门主义思想彻底改变,这样才有利于我党。"
  毛泽东接过来说:"是的,我们应该打开大门,与有利于我们的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特别是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对手,是张学良及所部东北军,这支军队有着丢失家园的耻辱,有着强烈的抗日要求,如果能征得与张学良议和,我们便无后顾之忧,征得与张共同抗日,我们的力量就会扩大无数倍。因此,我们有必要成立一个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专门来做这项工作。"
  洛甫有点难为地说:"从1927年的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以后,国共合作全面决裂,九年来,国民党政府企图致我于死地,对我红军实行了五次'围剿',我军被迫撤出苏区,北上途中又以重兵围追堵截,直到现在陕北周边仍有几十个师的兵力。他们还在布置着口袋阵。在这样的形势下,不论你提什么统一战线,实际上是一种投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党内有许多同志不会同意这个观点。"
  洛甫讲的是有所指的,11月29日与12月6日,他主持召开了两次政治局会议,都是因为这个问题不欢而散。这一次再开会结论将会如何?他不得而知。
  毛泽东说:"这主要还是我们对当前形势末能作出精辟的分析,不能彻底解决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顾虑,从莫斯科回国的张浩同志不是也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吗?这与我们国内的具体情况不谋而合,说明国际国内形势已经造就了必须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适宜的气候和氛围。当然,要使这次会议能形成决议,首先必须在我们几位主要领导同志间统一思想,朱德、国焘同志还在长征路上,这里还有博古、稼祥同志,我们是不是先在一起议论一下,取得一致,然后再作会议准备?"
  "博古同志对这个统一战线就是有看法的,嗨,关于这个问题我已同他辨论了许久。"洛甫显的无耐地说,"我看这个精神大意是正确的,我们先起草两个报告,一个军事战略报告,一个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报告,直接到会上去讨论更妥当。"
  毛泽东、周恩来也都同意洛甫的意见。
  12月17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住地瓦窑堡的一眼土窑洞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共高级领导人:洛甫、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博古、王稼祥、邓发、张浩、杨尚昆、李维汉、凯丰(何克全),以及中共陕甘省委副书记郭洪涛。
  会议一开始,由毛泽东同志作军事战略报告,他重点提出:今后的战略方针应是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首先是把国内战争与民族战争相联系,一切战争都是在民族战争的口号下进行的。为达到这个目标,走向抗日前线,毛泽东布置了当前的军事行动方针,要在四十天内完成东渡黄河的准备,使红军进入接近抗日前线的山西。
  毛泽东所提出的东征山西的设想,与会人员是赞同的,红军有了陕北根据地为依托,应该向周边发展,而首先发展以山西最为有利:第一,山西接近绥、察抗日前线,为红军走上抗日前线奠定基础;第二,山西的晋中、晋南一带比较富有,可以为红军筹粮筹款;第三,山西的地下党活动较早,且有阎红彦等人在此建立过晋西游击队,现编在西北红军中,群众基础较好。毛泽东的军事报告一致通过,并同意制定《关于四十天准备行动的计划》。
  接着,洛甫同志开始作政治报告。他提出:目前政治形势已经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在中国革命史上划分了一个新的时期,这表现在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中国革命准备进入全国性的大革命。因而,在反革命营垒中出现了新的动摇、分裂与冲突。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许多的乡村富农与小地主,甚至一部分军阀,对于目前开始的新的民族运动,是有采取同情、中立以至参加的可能。民族革命阵线是扩大了。
  争对这个观点,博古同志提出了异议,"我看报告中过高地估计了当前的形势,关于民族革命阵线的扩大,我看末必,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等这些人的抗日争取民族解放的思想是更加坚定了,但是,对于民族资产阶级以及一部分军阀也能来到抗日的阵营,我以为是不妥的,那样,我们这个队伍便成了乌合之众了。我们的统一战线不能无限制的扩大。"接着他从秦、汉、唐、宋等历史中,引经据点地列举了许多例子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等他说完,毛泽东同志马上反驳道:"现在的中国,与历史上的中国是不同的,你所比的历史上的那些例子,表面上看似乎与之接近,但实质是不同的,那些不过都是汉人与汉人之间的争斗,说到底是一个权力之争,天下之争。而今天,是日本帝国主义来侵略,面临的是民族的战争,民族资产阶级,他首先也是中国人,也应有维护民族利益的一面。所以,我认为,它是有两重性的,是可以争取的。"
  毛泽东认真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特性,与会者终于同意了这个新的观点。
  这次会议整整开了九天,经过九天的激烈讨论和认真研究,最后终于通过了洛甫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决议中明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党的策略和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
  就在瓦窑堡这眼平凡的窑洞里,产生了一个伟大的策略。完成了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的转折和跃变。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太行浩气传千古
·下一篇:抗战辞典
·故居馆工作人员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参观学习
·陈龙狮、田悦慧:祝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连小敏同志荣获“首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
·特稿:祝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连小敏同志荣获“首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赛”的二等
·论博物馆的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建设——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为例
·八路军纪念馆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
·太行民兵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革命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军号在抗战中特殊意义——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藏品为个案的研究
·近代中国“万国牌”枪械溯源
·2015年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方案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版权所有 2010 八路太行纪念馆
技术支持: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邮箱:bljl-001@163.com
电话:0355-6437583(办公室)、传真:0355-6438666(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