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专栏 >> 郝雪廷
从红军到八路军
2011-03-02 14:50:58
作者:郝雪廷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他是遵谁之命?委员长早已有令,由我代行总司令之职,西北驻军统归我指挥。胡宗南依仗他是委员长的得意门生,便敢这样小瞧我张某人,都象他这样各自为政,违抗军令,如此下去,西北剿共的总目标何以能实现?"
  张学良抄起电话,"喂,接南京委员长处。"
  电话接通,张学良问了安,便直接了当地说,胡宗南不听他指挥擅自行动,影响了整个剿共的军事布局。
  蒋介石在电话中瓮声瓮气地说,"汉卿(张学良的字)哪,宗南的行动我事先末告你,他是遵照我的手谕而行动的,这叫做兵贵神速,也是为了剿共大业吗,你就不必计较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掌握对方,你知道红军的先头部队到什么地方了吗?"
  "据可靠情报,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将红军一、三军团合编为陕甘支队,有七、八千人,现在正在腊子口一带,缓缓向北移动。"
  张学良对这一切了如指掌。
  "不,"蒋介石的口气十分坚硬,可见他的情报比张学良的更为准确,"共产党方面发生矛盾,张国焘、毛泽东分道扬镖,张国焘带兵南下,毛泽东担心发生火拼,急速向北,根本不是缓缓,现在红军的主力早已过了腊子口,陕北红军已派人前去联络,陕甘支队正向陕北安定一带疾进,很快就要和陕北红军会合,如让二军合一,对我们的剿共大业是很不利的,你应马上部署兵力,各个击破,以绝后患。为便于指挥,可将指挥机关移至肤施。"
  张学良一听这个消息,心中"格登"一下,他感到了今后将更加责任重大,至而心中又更觉得不快,你委员长既然把中央军的几个军划归我西北剿总指挥,让我来为你完成剿共的最后任务,为何又要出面干涉?为了完成你的"攘外必先安内"的重任,我张学良背上了不抵抗的黑锅,未放一枪一炮就把整个东北让给了日本人,现在又来西北为你剿共,你如何又这样不信任我?我俩可是拜过把子的兄弟呀,无论如何,我总要把西北剿共这件事做好,不能让你另眼看待。
  张学良遵命前往肤施,这里离安定只有百余里路,他这次是下了决心的,他要看看安定是谁之安定。
  就在这时,陕甘支队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了。
  张学良着了急。
  本来,在剿共中,张学良是十分卖力的,他希望在剿共中扩充实力,有朝一日能够打回老家去,以雪国仇家恨。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要消灭红军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这一点张学良已十分清楚,去年的现在,蒋就增调高桂滋之84师进入陕北,与陕、甘、宁、晋四省部队共计三十三个团的兵力联手,向陕北红军进攻。那时,陕北红军虽有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但实际上只有四个团的兵力。兵力悬殊很大,尽管如此,第一次"围剿"中,国军失掉四个整营、四个连。地方民团伤亡1600余人,红军的地盘却越来越大。
  第二次"围剿"不仅没有消灭了红军,而且徐海东的红二十五军又进入了陕北。
  为了剿共,这一个多月来,张学良确实是绞尽脑汁。西北军以西安城防为主,中央军又难以调动,他只好将自己布署在陕北的东北军全部投入进去。他用三个师的兵力,由洛川、中部两县出发,向红军进攻,想出奇制胜,只以一个团之兵力留守甘泉,其主力进至肤施。红军将二十五军同二十六、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从永坪镇出发,躲过敌人的主力,急行军三天三夜赶到甘泉来围攻,甘泉守军速求肤施来援,没想到围城是假,打援是真。援军进至肤施至甘泉途中的劳山地区,早已中了埋伏,敌110师两个步兵团和师直全部阵亡,师长何立中也成枪下之鬼,3700余人做了红军的俘虏。
  现在蒋介石又通报中央红军已北上到了陕北,两军会合,此不是如虎添翼?目前就必须尽快与之决战,阻挡毛泽东与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合,他急令王以哲前往阻敌,就在甘泉南面的榆林桥一带又有四个营被歼,619团团长高福源被擒。
  劳山、榆林桥之战的失利,确使张学良内心大吃一惊,红军怎就如此利害?
  中央红军是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的。
  经过长途跋涉,队伍十分疲惫。现在与西北红军会合了,队伍壮大了,毛泽东下了一道命令:"队伍在吴起镇休息一周。"
  红军将士们松了一口气,在这里进行政治教育和整顿,补充训练新兵。供给部积极组织物资补充给养和装备。
  九月中旬,党中央率领陕甘支队从俄界出发,通过依山傍水的古栈道,行至天险腊子口。这里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是四川进入甘肃的天险门户。据传,这里是三国时诸葛亮修建的古栈道,地势险要,现有甘肃军阀鲁大昌把守,鲁以险为守,只以为天网罗下,苍蝇也不会飞过去,没想到挡不住犹如天兵天将的红军,红一军团的前卫师接受了攻占腊子口的任务,两路进攻一举夺下,胜利通过了腊子口。
  红军终于翻过了长征路上最后一座雪山――岷山。出了腊子口,队伍到达甘肃宕昌县的哈达铺。此刻,红军到那里去?还一直未能确定下来。为了这个问题,政治局的主要领导多次协商,但难以统一意见:有人主张一直开到绥远、察哈尔前线,原因是我们要北上抗日,就要到前线去,让全国人民真正认识红军是革命的,是抗日的,是为了民族利益的。也有人主张到宁夏,那里人少、地多,便于红军休养生息,等我们兵强马壮了再上前线才是上策。然而这些观点又都有人指出了无以解答的责疑,全都否定了,那么,究竟那里是归宿?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周恩来在街上办事,偶尔拾得一张国民党的报纸,许久没有见过报纸了,他不由的浏览起来。突然他在一个并不显眼的位置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陕北匪患末除,剿共仍需努力》。
  这条消息报道了陕北安定、延长、保安、安塞、延川等县由刘志丹率领的红军所占领。
  周恩来高兴地回到镇上关帝庙中的毛泽东身边说:
  "我们可以确定北上的落脚点了。"
  毛泽东看他高兴的样子,惊喜地问:"你有了什么好消息?"
  周恩来指一指手中的报纸,"你看国民党帮了我们的忙,陕北有一大片根据地,还有5000多陕北红军,而且这里东有山西,西靠宁夏,山西的汾河流域有米粮川之称,宁夏不也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一说吗,这对我们创立根据地是大有好处的,更何况在陕北红军的召唤下,这里群众基础很好,确是一个最合适的去处。"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太行浩气传千古
·下一篇:抗战辞典
·故居馆工作人员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参观学习
·陈龙狮、田悦慧:祝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连小敏同志荣获“首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
·特稿:祝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连小敏同志荣获“首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赛”的二等
·论博物馆的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建设——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为例
·八路军纪念馆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
·太行民兵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革命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军号在抗战中特殊意义——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藏品为个案的研究
·近代中国“万国牌”枪械溯源
·2015年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方案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版权所有 2010 八路太行纪念馆
技术支持: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邮箱:bljl-001@163.com
电话:0355-6437583(办公室)、传真:0355-6438666(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