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头条>>正文
红色头条-毛新宇: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人类军事思想史上的奇迹(组图)
来源:党史博采
作者:毛新宇
浏览次数:
2025-08-26 10:40:0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毛泽东军事思想:人类军事思想史上的奇迹 创造最为高超的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艺术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指导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它的诞生,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树立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第一座丰碑,而且为世界军事理论增添了新鲜内容,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武装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今历史条件下,它仍然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源泉,对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党军事斗争实践的科学总结,它成功地指导了中国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国防建设与军事斗争

    毛泽东军事思想不是个别军事天才人物头脑里主观臆造的理论概念,不是先于战争实践的神秘产物,而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党军事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来源于中国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国防建设与军事斗争实践,又反复被这些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理论。

    正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有力指导下,中国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国防建设与军事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1、毛泽东军事思想有力指导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产生的军事理论,反过来又对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回顾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进程,考察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革命战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规律和特点,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也总是着眼其特点和发展,不断创造性地提出新思想和观点,用以指导新的革命战争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大革命失败后,又独立领导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场革命战争,就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情况之复杂,道路之曲折,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歼灭敌人之多,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它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胜利,正是由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革命战争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和探索,通过在长期亲身参加和指导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而且运用这些理论去指导革命战争,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

【毛泽东在抗日军政大学作报告。】

    2、毛泽东军事思想有力指导了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军事斗争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军事工作条件和内容发生了新变化,保卫和巩固国家政权成为军事斗争的主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和国缔造者,不仅继续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已有的正确战略指导思想,而且不断发展新的军事斗争指导艺术以适应军事斗争的新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党中央依据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方针,同时,善于把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经济等形式的斗争相结合,在军事上灵活自如地选择和运用各种作战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整体威力和优势,并抓住影响军事斗争全局的关键,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力量转化。

    这些思想,在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的炮击金门作战、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和1969年中苏边界自卫作战中都得到了生动体现。

    尤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果断改变原定的防御作战计划,采取以运动战为主的方针连续进行五次战役行动,迫使敌人进入战略防御;此后又确定实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战术小包围、依靠坚固阵地进行攻防作战的方针,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这其中,毛泽东灵活机动的军事斗争艺术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发挥。

【1953年毛泽东视察海军某舰。】

    3、毛泽东军事思想保证了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稳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党的军事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国内外军事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毛泽东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科学总结我国军事建设实践的新经验,对新中国的军事建设发展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形成了毛泽东关于和平时期军事建设的基本理论。这个基本理论,包括了军队建设的总目标、重点及一系列重要指导原则。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实践过程中生成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系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战争需要解决的指导路线、方针政策、战略战术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认识与指导军事斗争和国防建设的完整理论体系,从而为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与军事斗争提供了战无不胜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世界军事理论发展和军事斗争实践的典范,它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是人类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的,在此战争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更是人类军事思想史上的奇迹。它创造了高超的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艺术,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揭示了军事领域的一般规律,提供了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认识论和方法论。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军事思想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不仅带来了世界军事理论的新发展,更有力推动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

【1938年毛泽东在写《论持久战》。】

    1、毛泽东军事思想开辟了世界军事思想史发展的新境界。

    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20世纪上半叶诞生于中华大地上的中国现代军事理论,不仅是中国军事思想史上的最光辉成果,而且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纵观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建立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孙武兵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上对于军事问题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人们对战争的认识开始冲破天命观的束缚,相信战争是可以驾驭的,是有规律可循的。

    建立在近代欧洲自然科学和哲学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军事科学标志着军事思想的第二次飞跃,人们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但因为这次飞跃是建立在机械唯物论和唯心史观之上,因而它对很多军事规律的认识有着很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还不能够更为真实和全面地反映军事规律的本质内容。直至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引入军事领域,人类历史上才真正开始科学地考察和解决战争与军事问题,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开辟了全面逼近真理的道路,从而实现了军事思想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在全面继承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科学原理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国防建设独特的、广泛的、深入的军事实践,毛泽东军事思想实现了第三次飞跃的最高成就。

【毛泽东在延安抗大四期学员毕业典礼上讲话。】

    毛泽东军事思想能够开辟世界军事思想史的新境界,主要是因为:

    第一,它创建了迄今为止最为博大精深的军事科学理论体系,对军事规律的揭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它的理论内容直接涉及了军事领域几乎所有的问题,上至战争观和一般军事方法论,下至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战术的各个层面和不同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理论探讨和军事实践。其理论的丰富性、深刻性和真理性都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

    第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了迄今为止最为高超的以弱胜强的战争指导艺术。历史上战争领域始终面临的最大难题,莫非就是以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然而,毛泽东军事思想赖以建立的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实践,则大多都是以弱胜强的战争,且旷日持久,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和若干次自卫反击作战,最终战胜了人数和装备占有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军队,以及拥有先进武器装备和极强战斗精神的日本侵略军和以美国为首的侵朝军。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军事思想受到西方军事理论界的高度关注。

    英国的巴特曼在其所著的《在东方的失败》一书中指出:“毛泽东是掌握打开这个时代军事奥秘之锁的全部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

    基辛格在《核子武器与外交政策》一书中指出:“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反对以纯军事性思考为基础来进行速决的战争,而这种观点却是美国战略思想的主要基础”。

    曾任美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的柯林斯,在《大战略》一书中,把毛泽东视为“具有革新思想的战略家之一”。

    托马斯·海默斯更是在《弹弓与石子》中指出,“毛泽东是第四代战争的最早践行者”,早“在西方人开始讨论网络威力的几十年前,毛泽东就着手发展国内和国际的网络援助中国革命……在国内,共产党力图保证每一位党员都是无数个党组织中的一员,例如共青团、工会、学生会等。……在国际上,毛泽东建立网络,尽可能削弱对国民党的支持。”因而,毛泽东是“新的战争战略之父”。

    这些研究成果和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和农民们谈话。】

    2、毛泽东军事思想有力指导了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泛传播,成了许多国家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毛泽东军事思想之所以成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指导理论,是有着深刻原因的。处于被统治地位的弱小民族和国家,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理论时,会很自然地选择以人民战争是根本指导思想,以“以弱胜强”、“以劣胜优”为主要内容和精髓的毛泽东思想。

    在亚洲,越南人民在反抗法国殖民主义者和美国侵略者的战争中,曾结合自己的斗争实际,运用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采取破袭战、伏击战、竹尖战、地雷战等多种战法,先后战胜了拥有优势装备的法国殖民主义者和美国侵略者。武元甲大将曾撰文说:“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于我党领导这场抗战有着重大的贡献。自1950年以来,在中国革命胜利以后,我国军民更有条件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宝贵经验。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并创造性地成功地运用到我国的武装斗争的具体实践中去。”

    在非洲,阿尔及利亚军民在反对法国殖民主义者的武装斗争中,曾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一文献中吸取力量,经过七年多的战争,终于战胜法国殖民主义者,赢得了民族独立。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安哥拉的自由战士,运用毛泽东人民战争理论,结合本国情况,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建立民兵、游击队和正规军,开展游击战争,最后取得了独立。

    在拉丁美洲,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此起彼伏,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那里的人民革命斗争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譬如古巴的一位游击队指挥官著文说:“我在古巴发现有许多革命军官都在读毛泽东论述中国国内战争的著作。毛泽东对古巴革命的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是这种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以后,受到世界、特别是亚、非、拉的广泛重视。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都从不同的目的出发,对它进行认真研究。这充分说明,毛泽东军事思想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代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军事思想。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党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任何军事理论的发展,都有其历史继承性。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新中国军事理论发展的源头和基石,在新世纪新阶段,正为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不断发展提供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撑,不断丰富着中国特色军事理论体系。

    在现今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军事思想对于正确认识战争现象的新发展和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指导新时期我军的建军和作战,以及抵制各种错误军事思想的现实侵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认清当代战争现象并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有力武器。

    在中国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和平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问题的理论认识,提出许多新的科学论断,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正确地制定党和国家的战略和策略,保证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和平建设的伟大成就。

    冷战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政治格局深刻调整,在一些地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却频频上演。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战争现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同毛泽东时代相比,战争的基本矛盾、本质属性并没有改变,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正确认识战争现象、合理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所指明的理论原则和基本方法并没有过时,相反,它为拨开错综复杂的战争迷雾,正确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提供了最为科学的思想武器。

【1947年9月11日,毛泽东在陕北葭县朱官寨为中共中央起草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指示。图为毛泽东在朱官寨窑洞内查看军事地图,部署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全球化,霸权主义的肆虐和强权政治的横行从本质上讲是国际垄断资本在政治上的要求,而恃强凌弱、践踏国际规则的侵略战争则是它在军事上的表现,一些披着民族宗教、“人权”、“民主”、“自由”外衣的局部战争、地区冲突,实际上也是资本全球化过程中利益矛盾激化的产物,特别是国家间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极端分化的产物。

    面对这种现象,只有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争观考察现实,才能拨开“文明冲突论”“资源争夺论”“民主和平论”等思想迷雾,洞察世界政治发展的真理,准确把握全球战略格局变化的本质,进而正确揭示当代战争与冲突的深刻根源,保证从国际战略格局上、从国家发展全局上、从国家安全大局上出发,科学判断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并基于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和遏制战争、赢得战争的战略目标,正确制定国家安全战略,有效维护国家利益。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指导新时期我军建军和作战的重要指南。

    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人民军队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战胜弱敌到战胜强敌,走过了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战斗历程。

    如今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并没有改变毛泽东军事思想对新时期我军建军和作战的指导价值。这是因为以我党领导的军事活动为指导对象的实践基础没有变,以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依存的社会基础没有变,我军的性质、宗旨和建设的根本规律也没有变,军事斗争准备的基本性质、根本目的也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因此,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有关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指导军事斗争及其相关准备的立场、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对于新时期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毛泽东在行军途中。】

    对于我们当今历史时期军事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来说,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意义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还是它的基本原理和原则,譬如人民军队中的党的领导、政治工作,人民战争中的群众观、人的因素,战略战术中积极防御、灵活机动等理论,等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等诸多因素和作战对象、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高、精、尖技术迅猛发展并对国防体制和军队编制,以及战争、战役和战斗产生了重大影响,因而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也必须与变化了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切实掌握和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所提供的基本原理和原则。运用这一锐利工具,才能循着可靠的方向途径,正确地考察信息化战争作战的新情况、新规律和新要求,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有效办法。

    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批判现今各种错误军事思想的锐利武器。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在与各种错误思想的比较中存在、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我们党抵制各种错误军事思潮,争取军事斗争胜利的“批判的武器”。它所蕴含的战争观和军事方法论不仅揭示了历史上军事发展的一般规律,更是批判现实军事思想界各种错误观点的有力武器。

    毛泽东在批判和继承中外军事理论遗产的实践中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如他在肯定克劳塞维茨有关“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观点的同时,又对其将政治简单看作是“整个社会一切利益的代表”进行了深刻批判,进而指出:战争是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这就对战争本质进行了更加科学的阐述。

【1949年毛泽东在西苑机场检阅装甲兵。】

    现今历史条件下,西方技术和文明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居于优势地位,基于先进军事技术的西方军事理论也有着相应的“强势地位”。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实践的不断发展,西方军事理论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理论形态,并广为世界许多国家,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所学习和效仿。

    但同时,我们也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清西方军事思想在整体上是唯心论、机械论,是形而上学的。这种思想方法上的反科学性,必然导致它的许多结论不是不彻底的,就是荒谬的。这些都需要,也必须通过深入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抵制和批判这些错误倾向。当然,这种批判应当是充分说理的,通过深入的研究,客观地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来,而不是以势压人,或停留在简单化的结论上。

    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学术民主,科学的理论才能真正在斗争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对西方军事思想应采取批判借鉴的态度。必须坚决反对良莠不分,盲目照抄照搬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倾向。同时也要防止拒绝学习外军,对外国先进经验一概排斥的错误倾向。

    根深才能叶茂,继承方可创新。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光彩夺目的内容之一,是我党我军最为珍贵的军事理论遗产。唯有准确把握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恰当认识它在新时期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中的理论指导价值,才能更为深入地理解和发展好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不断推动富国强军伟大目标的实现。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头条-王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下一篇:无
·“根脉永相续·情系黄土地”纪念暨“百廿荣光·情书寄怀”延长石油北京知青系列
·特稿:沉痛悼念高大会同志(组图)
·葛元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办好国家方志馆知青分馆(组图)
·红色联播:“全民国防教育新长征——北京首农站”暨“红色江山万里图——人民就
·红色联播-张波、邵永涛:辽宁科技大学“暖风”团队井冈山实践:以青春之火点燃红
·特稿:闽南红军女部长吴珠清(组图)
·红色联播-大漠风沙: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旧址的毛主席塑像(组图)
·特稿精选-李德峰:百岁老兵忆峥嵘 红色关怀暖人心——北京志愿军纪念馆一行看望
·特稿:百岁老兵忆峥嵘 红色关怀暖人心——北京志愿军纪念馆一行看望文登104岁老
·特稿精选-郝春丽:从烽火平原到道德高地——衡水雷锋精神书画展览馆抗战胜利80周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红色头条-毛新宇: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人类军事
让评剧之花推陈出新 争奇斗艳——刘秀荣率团
杜鹃声声啼英雄——读易荡平长篇传记小说《
“根脉永相续·情系黄土地”纪念暨“百廿荣
电报署名背后的秘密: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怎样
沉痛悼念高大会同志(组图)
赵朋洋:沉痛悼念高大会同志(组图)
特稿:沉痛悼念高大会同志(组图)
中共大连市工委旧址
八路军挺进东北登陆地纪念塑像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