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同志是杰出的军事家,深谙用兵韬略,他在我国革命战争历史上一系列重大战役的指挥中,显示出了卓越的指挥艺术。他善于体察全局军事、政治形势的发展,从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正确地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的辩证关系。他在解放战争中不同阶段的关键时刻,四次向统帅部提出战略性建议,又以自己精湛的指挥,促成战略意图的实现,从而把战役局部与战略全局最好地结合起来,夺取战役的胜利。
一、战争初期,提出先在内线歼敌建议
1946年,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对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双方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分析。他认为,蒋介石的兵力发展到了他统治中国时期的最高峰——430万人,我方除新四军第五师所在地区外,各解放区已联成一片,打破了敌人四面包围的态势,我军也已发展到127万人。敌我力量的重大变化,决定了战争形式的变化,一旦战争爆发,将不是“围剿”与反“围剿”的重复,而是双方在全国范围内诸多战区、战场的交锋。我军应以大块解放区为依托,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此,粟裕与华中军区其他领导同志于5月5日和6月6日先后向中央发电建议:“拟于五师战斗大爆发时”和敌军已向我多处进攻情况下,“不待苏中顽军之动作,而先行发动攻势”,“求得打两个至三个大仗,达到歼灭顽二至三个师后,相机夺取泰州以巩固南线。”中央在5月6日和6月11日的复电中指出:“你们先下手的计划是可行的”,“我们必须用一切方法歼灭敌人于南线,保卫 900 万人口的南线各区”。
6月下旬,国民党向解放区实施全面进攻。党中央、毛泽东同志于6月22日提出了一个南线作战的战略计划,我山东、太行两区主力实行外线出击,向南作战。中央6月26日指示,要粟裕和谭震林率领不少于15个团的主力部队,兵出淮南,与山东野战军主力配合作战。接到中央指示后,粟裕详细分析了华中主力兵出淮南的利弊,于6月27日向军委建议“在苏中先打一个仗再西移”。粟裕的这个建议首先得到了华中局领导同志的赞同和支持。6月29日,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和粟裕联名向中央发电,明确建议在山东及太行主力第一阶段作战中,华中主力仍在苏中解决当面之敌,以一部担任蚌埠段破击,进行第二阶段作战时再以主力加入蚌埠段作战。
7月4日,中央军委指示“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7月13日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发起苏中战役后,又进一步思考作战方针。他认为战争初期各主要方向应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仗,各战略区之间应只作战略性的配合,不宜过早作战役性配合。如急于作战役性的配合,我军兵力集中,则敌兵力必作更大集中,不仅对我各个歼敌不利,且在敌优我劣的兵力对比条件下,过早进行大会战,也难有胜利把握。于是在8月1日向中央建议:“我各战略区除在战略上应互相配合外,在战役上似不应要求一定之配合(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而在单独作战,以自己力量解决当面敌人,否则会影响到另一战略区之机动。”在中央军委再次向粟裕征询下一步作战方案意见时,8月14日他又与谭震林联名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再在苏中打仗为有利”的意见。军委8月15日复电:“未寒(8月14日)电悉。所见很对。望利用苏中各种有利条件,继续在那里作战,如你们能在今后一个月内再打二三个胜仗,继续歼敌二三个旅,则对整个局势助益极大。”
接着,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完成了苏中前部的七次作战,利用内线的各种有利条件,灵活用兵,每战集中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战无不胜,以3万主力对付12万敌军,取得了歼敌5万余人,活捉敌人将军11名的伟大胜利。战役的胜利实现了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为中央制定内线歼敌的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战略进攻初期,提出华野外线兵团向陇海路以南进击的建议
1947年8月,为配合刘邓大军向大别山进军,军委要求华野外线兵团积极策应刘邓作战,并规定华野外线兵团的活动范围为陇海线及以北地区。粟裕从多拖住一些敌人减轻刘邓压力出发,并考虑到中央关于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指示精神和当时敌我双方战略态势,提出了华野外线兵团越陇海路挺进豫皖苏的建议,于18日酉时电报中央军委说:“依近日情况判断,敌有大部随刘邓南去可能,果如是,则刘邓很吃力,我们应尽一切努力多拖住一些敌人。因此西兵团(注:指华野到外线的第一、三、四、六、八、十、特纵和划归华野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目前应位(在)鲁西南及陇海线上行动,必要时以一部挺入路南,破袭津浦、威胁徐州,才能有效拖住敌人,并寻机歼灭薄弱之敌。此计划如能有效实施,不仅可拖住一部敌人不能南去,且可迫使鲁中、胶济线之敌抽一部分西来。如是,则又会减轻我鲁中及胶济线负担,并使敌人进犯胶东腹地及烟台之可能性更减少。”毛泽东于8月24日复电:“粟裕同志十八日酉电意见极为正确,西兵团作战范围规定为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运河以西,平汉以东。”
9月2日,陈毅、粟裕率野直、六纵、十纵等部队,渡过黄河,与陈士榘、唐亮率领的华野一、三、四、八纵会合,接着举行了沙土集战役,全歼敌整编五十七师。9月下旬,陈毅、粟裕率华野外线兵团8个纵队,在徐州与开封间横越陇海路,挥戈南下,分五路进入豫皖苏地区,仅一个月时间,河南省6个保安团被全歼,克县城24座,并广泛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政权,实行土地改革。豫皖苏位于鄂豫皖、鄂豫陕、山东和苏中苏北四大根据地之间,华野外线兵团在这里站住了脚跟,由此形成了刘邓、陈粟、陈谢三支大军共同经略中原的战略格局。
三、战略进攻阶段,提出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的建议
自1947年8月起,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驰骋中原,歼灭了大量敌人,创建了新的根据地,但是我军一直没有找到打大歼灭战的战机。粟裕认为,敌人在多次遭我歼灭后,兵力已大为集中,我们如果不能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则战机很难寻找。粟裕在1948年1月22日向中央军委发电建议刘邓、陈谢和华野外线兵团三支大军在今后一个时期采取忽集忽分的作战方式,以求能彻底地歼灭敌人一路。他认为“如此能有两三次歼灭战,则形势可能变”。
但是,中央军委有新的考虑。1月27日,中央军委给粟裕发电:“为迫使敌人改变战略部署,吸引敌人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确定由粟裕率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第六共三个纵队,组成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渡长江南进,在南方数省执行宽大机动任务。”要粟裕“熟筹见复”。
粟裕意识到这一重大决策,显然是为了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他一面积极进行渡江南下的准备,一方进行了深入思考,于1月1日在致中央军委关于行动时间及渡江方案的电报中,重申了他对中原战局的认识,电报说:“如能于最近打几个歼灭战,敌情当有变化。因此于最近时期,将三个野战军(注:指刘邓、陈粟、陈谢三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要有突然性)的战法,于三个地区辗转寻机歼敌(华野除叶王陶[注:指华东野战军由叶飞率领的第一纵队、王必成率领的第六纵队和陶勇率领的第四纵队]外可以三至四个纵队参战),是可能于短期内取得较大胜利的。”
之后,粟裕又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为了改变中原战局,中原和华东我军势必还要同敌人进行几次大的较量,打几个大歼灭战。而要打大歼灭战,三个纵队过江南进是办不到的,而且这时在中原战场上,中原野战军有四个主力纵队,华东野战军有六个主力纵队,再加上其他部队和地方武装,我军是有力量打大规模歼灭战的。同时中原黄淮地区背靠大后方,人力物力的补给供应比较方便,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在我破坏铁路公路限制敌人重装备机动的情况下,可充分发挥我徒步行军的长处。这说明在这个地区打大规模歼灭战的条件正在成熟。如果我三个纵队渡江南进,不仅调不走蒋介石在中原的四个主力军(因这几个军是蒋介石的嫡系主力、中原战场骨干,又是半机械化部队,不会调回江南打游击的),也调不走桂系的两个军(蒋介石怕纵虎归山),那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会分散我军兵力。
粟裕经过两个多月的深思熟虑,终于形成了三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的建议,并于4月18日上报了中央军委。5月初,中央书记处听取了他的详细汇报,批准了他的建议。这件事构成了后来淮海战役的蓝图。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军委决定陈毅同志到中原军区工作,华东野战军由粟裕任代理司令员和政委之职。
6月17日至7月6日,粟裕集中了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的8个纵队,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组织指挥了豫东战役。首先夺取了开封,接着又歼灭了援敌一个兵团,活捉兵团司令区寿年,重创黄百韬兵团,总共歼敌9万余人,创造了解放战争以来一次战役歼敌数字的新纪录。两个月以后,在粟裕指挥下,华东野战军解放济南,全歼济南10万守敌。
四、战略决战阶段,适时提出举行淮海战役和与敌主力决战于长江以北的建议
豫东战役的胜利,证明了以我军之相对集中对付敌人的高度集中是可能的,也是成功的。粟裕认为这种大规模的歼灭战,发展下去势必就是与敌人主力的决战,而要决战,徐淮地区比中原地区更为有利。
1948年8月23日,粟裕在报军委关于调苏北兵团主力参加济南战役的电报中提出:“俟两个月以后,我们即可举全力沿运河及津浦南下。”济南战役中,敌援兵未敢与我接触,我打援之8个半纵队即成了下一个战役的生力军。粟裕在济南战役胜利已成定局时,即在9月24日晨给军委发电:“为更好的改善中原战局,暴露津浦线,并迫使敌人退守(至少要加强)江边及津浦沿线,以减少其机动兵力,以便于我恢复江边工作,为将来渡江创造有利条件,以及便于尔后华野全军进入陇海路以南作战,能得到交通运输供应的方便,和争取华中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持,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他的这个建议第二天就得到了中原野战军首长的赞同和军委的批准。
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这时,全国和华东战场形势中几个重大的变化,引起粟裕的注意:第一,辽沈战役已于11月2日结束,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将使华北之敌难以南调;第二,10月下旬中原野战军主力在陈毅、邓小平指挥下已进到徐州西南地区,中野和华野已由战略上的配合发展到战役上的协同作战;第三,淮海战役刚开始,敌人就放弃了连云港和海州,我军随即进占,卡死了敌人从海上进入淮海战场的最近通路;第四,何基沣、张克侠所部即将起义,该部起义后,我军可通过其防区直插陇海线,切断黄百韬兵团向徐州的退路,并对徐州之敌形成包围态势;第五,徐州之敌有退守淮河以南的征候。他分析后认为,在南线同敌人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
1948年11月7日,粟裕和陈士榘、张震联名在给陈毅、邓小平和军委的电报中说:“如中原军歼灭刘汝明部作战已经完成,则建议以主力直出津浦路徐(州)蚌(埠)段(现在即请告豫皖苏对该段破击,淮海已告江淮破击),截断徐(州)敌退路,使李(弥)邱(清泉)兵团不能南撤。我运(河)东部队解决黄(百韬)兵团后,即以一部加入运西,歼灭李(弥)兵团,主力则协同中原军攻击徐蚌段,孤立徐州。尔后,或继续歼灭黄维兵团(可能回撤),或歼灭蚌埠之孙元良兵团(可能收缩蚌埠),或者夺徐州,当依实况再定,但孤立徐州,截断徐敌陆上退路甚为必要……”次日,毛泽东为军委起草的复电说:“虞(7日)午电悉。估计及部署均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