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情浴血铸红波”——李白之子李恒胜忆父亲
【李白烈士与夫人、儿子李恒胜】
又是平常的一日,位于上海市黄渡路107弄15号的李白烈士故居走进了两名参观者,他们仔细地研读墙上照片的注释,不时轻声交谈。我被他们认真的神情打动,忍不住上前为他们讲解。
得知我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李白烈士之子时,他们旋即与我热诚地握手,当即,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深为自己有这样受人爱戴的父亲而自豪。尽管他牺牲时我才4岁,但我的血脉里永远流着他的鲜血。
1948年12月30日,这是我们全家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国民党反动派采用分区停电的方法,经几个月侦查,终于在这天凌晨找到了屡屡让他们的军事机密泄露出去的电台方位。那天凌晨2时多,父亲正在紧张地发一份重要情报,一大批特务悄然无声地包围了我们家。母亲发现了外面的异常,父亲镇定地发完电报并发出紧急信号,迅速隐蔽好电台,让母亲把我送到邻居那儿去,以防不测。
事实上,在这次被捕前,父亲已经被捕过两次了。1942年中秋节前夕,父亲正在发报时,被一帮日本宪兵和便衣特务突袭,尽管父亲坚持说这是私人的商业电台,但日本人还是逮捕了父亲和母亲。父亲在牢中受了许多酷刑,如坐老虎凳、灌辣椒水、拔指甲等等。他都表现得坚贞不屈,最后经过党的多方营救,1943年5月,父亲才获释回家。1945年,父亲在浙江打入敌人内部工作时,由于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又一次入狱。在党组织的努力下,他有惊无险地脱身了。
因此,母亲多么希望,这次风波也会像前两次一样慢慢平息。
狡猾的敌人认为,一名地下工作者是不可能单独行动的,必定会有人与他联系。他们放母亲和我回家,增派了特务,扮成房客、卖杂货的、要饭的、拉车的,守在楼上、楼下和弄堂口暗中监视。守了一个多月,他们的阴谋落空了。敌人拿软硬不吃的父亲没有办法,将他押解到南市区蓬莱路警察局。我们和父亲见面很不容易。于是父亲找机会,偷偷写了张条子,托出狱的同志带给母亲。信上说:“你站在对面老百姓家的阳台上,对着监狱的窗子,就可以看到我。”通过一些同志的帮忙,母亲带着我找到了那个地方。这家老百姓冒着风险,让母亲带我到他家阳台,“看望”了父亲几次。
1949年5月7日,母亲带着我又去看父亲。那几天,上海的码头、车站挤满了人,棉花、粮食、盐价暴涨,大多数商店都不再营业,人们都在传:解放军要来了,上海要解放了。这天,母亲举着我,要我喊“爸爸”,4岁的我还全然不知人世的悲苦,只知道让父亲早日回家抱我。5月9日,母亲又去探望父亲,却没有见到。至此,父亲生死未卜,音信全无。
一直到解放后,母亲才辗转打听到,就在5月7日晚上,父亲被敌人秘密地杀害了。5月7日那一面,便是父亲与我们的最后一面。父亲曾对我们讲了一段话:“天快亮了,如果我能出来最好,万一我不能出来,你们和全国人民一定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了。”
1950年,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破了案,陈毅市长给中央写信汇报了情况:杀害父亲的凶手中,有一个逃到苏州,还有一个潜伏到了我党内部,成了部队的教官。后来二人都被人民政府镇压。解放后,我先后在江湾路小学和第三中心小学读书。对于父亲,我只有一个印象:他是英雄。直到我进入复兴中学上初中,妈妈去作报告时,我才第一次详细听说了父亲的事迹。“前线是战斗,这里也是战斗,我们的一个情报能打败敌人的一个团、一个师!”父亲的话,久久地回荡在少年时代的我的心中。1958年,李克农上将向中央提议,以李白同志为原型拍摄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2010年的农历五月初一,也就是我父亲诞辰100周年之际,在湖南长沙市委、市政府,湖南浏阳市委、市政府,上海市虹口区委、区政府,上海市国家安全局,上海移动公司,上海电信公司及张坊镇区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父亲的家乡湖南浏阳张坊镇板溪村又创建了李白烈士故居。父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笔者经询问李恒胜同志,没有找到李白烈士的遗诗和颂诗,这里不揣谫陋,赓和一绝,以为纪念,诗曰:
一百年来浩气多, 豪情浴血铸红波。 永不消失传万代, 狂飙落处起悲歌!
整理完烈士们的事迹,回想百年壮烈,激荡心情无以表述,再成一绝,以纾敬仰:
一百年来事与人, 豪情喷血耿精神, 伟烈丰功酬壮志, 高歌一曲为招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