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百姓衷心拥护党?因为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走进牧民索南才让家中,看望慰问藏族群众。索南才让说,牧民生活好,全靠党的政策好,衷心感谢党、衷心感谢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成立一百年了,为什么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因为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我们一百年来取得的成绩,赢得了民心,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走得更好。
![](http://www.crt.com.cn/2021images/6/hs903.jpg)
![](http://www.crt.com.cn/2021images/6/hs904.jpg)
![](http://www.crt.com.cn/2021images/6/hs905.jpg)
▌习近平: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兄弟姐妹,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口,对热情涌来的村民们说,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兄弟姐妹。这个村子变化很大,看到大家过得很幸福,我们很欣慰,能感受到大家对党和政府的深情厚谊。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更加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那个时候,一个幸福的国家、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一定会建设起来。中华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定要坚信明天会更好。
![](http://www.crt.com.cn/2021images/6/hs906.jpg)
![](http://www.crt.com.cn/2021images/6/hs907.jpg)
![](http://www.crt.com.cn/2021images/6/hs908.jpg)
![](http://www.crt.com.cn/2021images/6/hs909.jpg)
延伸阅读
习近平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温情瞬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民族地区调研,察民情,访民生,暖民心。在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在祖国北疆、西南边陲,镜头定格了一幕幕习近平与少数民族群众在一起的温情瞬间。
▌这一举动,饱含深情
近几年春节前夕,总书记曾多次到少数民族聚集地考察调研,按照当地的风俗,给各族群众送去新春祝福。
今年2月,牛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来到贵州苗寨化屋村。乌江上游,六冲河畔,少数民族群众身着绚丽的民族服装,打鼓吹笙,载歌载舞,唱起了欢快的苗家迎客歌。
![](http://www.crt.com.cn/2021images/6/hs910.jpg)
2021年2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贵州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这是3日下午,习近平在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文化广场上,向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拜年。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深情地说:“在这里,我给大家拜个早年,也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春节的祝福,祝愿全国各族人民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牛年吉祥!”
2020年1月,习近平来到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
“司莫拉”在佤语中意为幸福的地方。该村有500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佤、汉、白、傣等多个民族和谐共处。
![](http://www.crt.com.cn/2021images/6/hs911.jpg)
2020年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这是19日下午,习近平在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广场上,敲响三声佤族木鼓,祝福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按照当地习俗,敲响三声佤族木鼓,祝福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内蒙古。在传统的“五畜祈福”仪式上,习近平按照蒙古族习俗,用无名指蘸上用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
……
![](http://www.crt.com.cn/2021images/6/hs912.jpg)
这是2014年1月27日,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乡)冬季那达慕“五畜祈福”仪式上,习近平按照蒙古族习俗,用无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