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蘸上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一次次互动,体现了总书记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深情关怀;一声声祝福,饱含着他对全国各民族同胞的诚挚祝愿。
▌这一目标,一以贯之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这是2019年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掷地有声的话语,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习近平说,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脱贫攻坚阶段,习近平始终把少数民族的脱贫问题记在心上。他反复强调,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在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在宁夏银川,他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他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还有哪些问题……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这是27日上午,习近平在南宁市广西民族博物馆外,同参加三月三“歌圩节”民族文化活动的各族群众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今年2月,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勉励乡亲们,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
4月,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再次强调,我们还不能停步,接下来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迈进,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加油、努力,再长征!
▌这一妙喻,意味深长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

这是2016年5月24日下午,习近平在佳木斯市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冒雨与村民们交谈。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2016年5月,习近平来到黑龙江同江市八岔村,看望赫哲族群众。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全国有5300多人。总书记说,我心里惦记着每一个少数民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团结一致,共同发展进步。
上世纪50年代,新疆有一位库尔班大叔,为表达翻身得解放的感恩之情,多次想“骑着毛驴上北京看望毛主席”,后来受到毛泽东两次接见,成为边疆人民爱党爱国的一段佳话。2017年1月,习近平在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的回信中,勉励他们同乡亲们一道,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同年3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再次寄语各族干部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019年7月,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再次提到这个比喻:各民族要一起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习近平之所以反复强调“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目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