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发展的中国方案。长期以来,西方奉行线性发展、梯度进化的发展逻辑,认为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向现代的单线演变进程,发达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占领制高点,发展中国家则长期固守低端,东西发展差距愈拉愈大。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保护主义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如何化解全球发展赤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倡导“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为改写西方发展逻辑贡献了中国话语;中国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了中国动力;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为消解全球发展赤字作出了中国贡献。
贯穿于这四大方案之中的轴心原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其他具象的中国方案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贡献于世界的总方案。中国方案的提出,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都十分重大。没有中国方案,中国理论就不能走出民族性的逼仄处境,上升为普遍性的世界理论,就难以冠名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六)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留给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的共同事业。进入新时代,中国已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理论高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巨大光荣和崇高使命。同时必须清楚,中国绝不是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唯一阵地。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伟大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最伟大的推进者;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意义,但这并不排斥和影响其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国实际出发在21世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结束真理,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提供现成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胜利,要靠各国马克思主义者了解各国情况,从本国实际出发解决各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事业是一张改天换地的蓝图,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的历史不会终结。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态侧重于解决本民族的特殊性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世纪形态还侧重于解决全人类的普遍性问题。不能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纪形态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态,否定或贬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意义;也不能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态消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纪形态,否定或贬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主体、主干。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理论大家族,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是总源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这是一条主干线。此外,还存在若干条马克思主义的支流、支线。每一条线都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各条线整合到一起,就构成了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思想谱系和理论图景。正如19世纪、20世纪一样,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族宾朋满座的繁荣景象不会终结,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源多流的基本面貌不会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