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感悟。从研究国史、党史、抗日战争历史的学术角度,《北平抗战秘闻》通过艰苦的田野调查收集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掌握了丰富的抗日战争相关的历史研究,在资料详实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研究的新发现和新见解,比如,著作中提出了北平抗日第一枪是在1933年3月5日古北口长城打响的,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中日双方在北平古北口长城第一场交战空前激烈,死亡人数远比史书中记载的要多等等,都凸显了《北平抗战秘闻》一书的学术价值,通过本书扎扎实实的史料积累可拓展北平抗战课题的再挖掘以及精准史料的再呈现,吸收国际图书展现趋势与写作的特点,用新的话语方式进一步再现抗战十四年中北平抗战的历史以及新的发现。从全国抗日战争的研究和历史保护来看亦是刻不容缓、需要高度重视的重要工作。希望孙老师的《北平抗战秘闻》一书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辅图书,真实而生动的教材可以通过学生的反转课堂加深对抗日战争历史观的建构与学习,北京的长城内外都是抗日精神学习的宝贵场所。”
与会者一致认为:孙晶岩在大学任教多年,是一位学者型的作家,她不仅肯于吃苦,而且勤于动脑,博览群书,对北平抗战历史的探寻、挖掘,有新观察、新发现、新思考、新见解,具有一定史论价值和史料价值。《北平抗战秘闻》既有对国民党军队和日本侵略者在古北口正面战场殊死搏战的详写,也有贯穿抗日全程的共产党及其八路军在平西、平北、冀东敌后根据地的抗日纪实,还有梅兰芳、程砚秋、余叔岩、杨小楼、齐白石、张大千等文化名流、英籍燕京大学教授林迈可、法国名医贝熙业等国际友人积极参与抗日的描写,充分体现了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胜利。书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当事人采访和抗战旧址的踏访,许多可歌可泣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事迹和斗争细节,为后人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史料。该书重在一个秘字,她呕心沥血创作的40余万字的《北平抗战秘闻》一书,对北平抗战史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补充,对整个中国抗战史研究,也是重要的补充。在当下,我们更要弘扬抗战精神,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团结奋进。
北京诗词学会的几位诗人为孙晶岩赋诗,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张桂兴写道:世事纷繁理也难,胸怀家国纵横谈。浮云淡看都消去,笔下雄文可对天。
著名诗人兼书法家张建业写道:“笔端浩气出庭训,大爱真情动地天。不忘初心家国系,文坛尚有木兰幡。”
诗人、编辑高国普写道:胸怀兼济事,笔著般若花。平生唯傲骨,不负是芳华。
果志京是北京诗词学会监事,北京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房山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云水诗社社长,曲水兰亭诗社社长果志京是房山人,他知道孙晶岩采访北平抗战时曾经在房山南窖乡水峪村的农民家住过,看到她在南窖乡日军掠夺房山优质煤炭的旧址前的照片说:“孙老师,我就是房山人,您去跑的这些抗战旧址就在我家门口,这些野山我们当地人都不去,根本没有路,到处都是荆棘。”他为孙晶岩写了这样的诗句:七绝 贺《北平抗战秘闻》出版(新韵)
同心抗战写长歌,草木含情故事多。笔下忠魂凭赤胆,留得史册照山河。
诗人兼书法家熊盛荣为孙晶岩写诗:贺孙晶岩老师《北平抗战秘闻》出版
谁道北平无战事?晶岩妙笔记硝烟。铁鞋踏破得真史,多少英雄笑九泉。
解放军红叶杂志编辑部主任,解放军红叶诗社副秘书长卢冷夫写诗:听《北平抗战秘闻》诵读会赠孙晶岩老师:一双铁脚勇登攀,漫道雄关若等闲。五秩芳华天不负,心怀大爱写河山。
孙晶岩向研讨会的主办方和所有前来出席研讨会的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表示《北平抗战秘闻》出版后引起的强烈社会反响始料未及,她要继续努力,为人民奉献出更好的精神食粮。
今天的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刘一瑭女士主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