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北京2020年3月6日电(侯文忠)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嗜书如命。有人形容毛泽东“读书成癖”,用词虽然不十分讲究,但也确有一定道理。
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毛泽东宁可丢掉其它的随身物品,也不丢掉他心爱的书,总是把喜爱的书带在身边,见缝插针地看一会;在长征路上,无论驻扎在哪里,总是让警卫员给他找书、找报纸看;在突飞猛进的建设年代,无论走到哪里,总是让警卫战士把他常看的书带到哪里。主席每次南巡,无论是在火车上还是到了新的住地,总是让工作人员按照他看书的习惯,将他常看的书掀到所看的页数,摆到他习惯看书的位置。
董必武曾经说:“毛泽东这个习惯,为全党全国人民保护了一大笔财富。我党我军在战争年代的大量宝贵资料,都是毛泽东个人保存下来的。进城后,中央机关没有,毛泽东个人有,他保存下来了。”
毛泽东在中南海里的个人藏书达数万册,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书刊。在丰泽园的菊香书屋里,主席的图书就有三十六架,除了留出的过道以外,全部摆满了各种图书的书架。
1966年8月,毛泽东从丰泽园搬到游泳池居住时,他需要看什么书,就让秘书给送过来。看来,主席开始也并没有想在游泳池常住。而且,游泳池也没有一个合适的存放图书的地方,所以就只带了一些常看的书。大部分书籍仍然存放在丰泽园菊香书屋的书房里和中南海增福堂等处专门的图书室里。
后来,主席感到十分不便。1969年初,就在客厅周边腾出来一些地方,靠边摆了一排书架,准备把常看的一部分图书摆放在这里。
当时,给主席整理书房的工作,主要由我们游泳池区队的警卫战士协助主席的秘书来做。我们先抽人对主席的书籍进行了分类整理,再由写小楷字比较好的战士给每套书籍分别填写书签。书签包括:书名、作者、出版年限、集序、册数等等。然后,趁主席离开游泳池住地时,我们组织人分类将书籍搬到游泳池主席的客厅里,按照主席看书的习惯,平着将书摆放在书架上,往每套书的下端夹上书写好的书签,书签朝外。乍看上去就像商店里货架上的价格标签似的,一排排、一列列,整齐有序。
自从客厅里的书籍摆放好以后,主席看书或工作人员找他要看的书时,只要看一下标签就能找到,既节约了查找的时间,也保证了主席看书的需要。
我们为毛泽东整理游泳池的书房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记得我们分队的高玉广等人,专门抽出来写书签就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样,我们就将主席常看的一部分图书摆在了游泳池客厅的书架上。这里就成了人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影视里常常看到的毛泽东的客厅兼书房。
毛泽东平时在家里,经常穿着他那补着补丁的睡衣,拖着他那被不知情的人两次扔掉又捡回来、连修鞋师傅都不愿修的破旧不堪的棕色皮拖鞋或是布鞋,在卧室和书房里手不释卷的走来走去。平时,他很少理发,胡子也很少刮。由于他经常靠在床上看书,头发有时往上翘起来,稀疏的、黄白相间的胡须长长的,看上去就成了一位书不离手、手不离笔,不修边幅,专心致志搞研究的老学究了。
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回忆当年陪同尼克松总统会见毛泽东主席的情景时这样写到:“这房间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隐居处,而不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全能领袖的会客室。”
主席除了常看自己的藏书以外,有时还借书看。为了方便主席和中央首长借阅图书,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图书馆还专门成立了办事小组,保证中央首长二十四小时包括节假日借阅图书,为主席广泛的阅读兴趣提供了方便。主席生前最后看的一本线装《容斋随笔》,就是通过北京图书馆的专门小组在北京的柏林寺图书馆找到的。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开始学英语。到了五、六十年代,已年过花甲之年的毛泽东,又学习起了英语,他在不少谈话中常常幽默的甩出一两句英语或单词,使谈话更具趣味性。甚至他还建议中央和省市级负责人学一种外语。
就是到了晚年,主席的眼睛看不清书而且体力也不允许他看书的情况下,还要身边的工作人员读给他听。在他的床上,摆满了成摞的书;在他的房间里,每个地方包括厕所里都摆放着他掀开的书。我认为毛泽东的一生,是图书陪伴他的一生。
主席到了晚年看书,有些小字书看不清,就找大字书看。看书时,边看边做批注,有些书像《荣斋随笔》、《资治通鉴》《诗经》等历史书籍,不知看了多少遍,批注写得满满的,可还是爱不释手。一次,他指着《资治通鉴》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也有古为今用的治国策,我们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同样需要这些啊,芝麻开门,关键是要开窍”。
据当年在主席身边工作的人统计:在毛泽东的藏书之中,仅解放之后逐渐积累起来的藏书中,他亲自圈划批注过的有1180首诗,378首词,12首曲,20篇赋,涉及诗词作家400多人。他做过重要眉批和圈注,包括反复勾划过的各类图书有1300多册。
毛泽东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反映在读书方面也是如此。对自己偏爱的作品,他总是反复玩味,以致随手拈来即成文章,甚至他引用过的典故,至今都没人找到出处。
全国解放后,主席不仅学习、汲取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古典知识,还非常注重学习与我国经济建设有关的各方面知识。他在坚持挤时间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利用一切机会向有专业经验的全国各方面人员学习。
1953年2月19日,主席在武汉与时任长江委员会主任的林一山交谈后,时隔一年,主席再到武汉同林一山谈起长江三峡工程时,被称为“长江王”的林一山感叹道:“1953年‘长江’舰上,毛泽东的水文与地质知识还十分有限,而仅隔一年多时间,他竟然显得比较内行了。此其一、其二,毛泽东名盖天下功昭日月,但却那样不耻下问。其三,毛泽东治理长江的设想已有总体构想到了具体准备阶段,而且对重大工程钻研之细致,研究之深入,让人佩服。”
开座谈会时,他要求参加座谈会的人员不用稿子汇报,而是采取问答的方法,尽量多了解一些专业知识。在同个别人谈话时,他也是刨根问底的问一些专业知识,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经济建设知识和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比如在谈到农业问题时,他会详细地问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土壤的矿物质成分、植物营养吸收和土壤改良等方面的问题。在谈到石油方面的问题时,他又从石油的生成、地质年代、储油条件等等方面不厌其烦的询问,甚至有些问题比一些专业人员还要了解的清楚。
乍看起来主席是在闲聊或是说在了解一些情况,但参与主席了解情况的人很清楚,主席这是在向专家面对面的学习专业知识。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 这就是毛泽东一贯坚持和倡导的“先当学生,后当先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的学习方法。
平时,主席房子里的床上、沙发上、茶几上甚至厕所里,经常看到主席翻开的书。我们进去搞卫生时,有些人感到好奇,就翻着看一看,有时就忘了恢复原样。过后,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主席给你们提意见了,他说:“谁动我的书了”,“搞卫生,不要动我看的书”。所以,何时何地不能变动主席所看书的位置和翻开的页数,这是所有在游泳池的人都很清楚的规矩,也逐渐养成了习惯。
按照主席的说法,看书可以换换脑子。有一次他发着高烧,还在聚精会神的看书,有人劝他休息一会,他反而说:“看书也是一种休息嘛”。就是到了毛泽东弥留之际的1976 年9 月8日,浑身插满管子的毛泽东,一天内仍然看书、看文件11次,50分钟。最终实现了他所说的“决心学习,至死方休”的格言。
毛泽东这种忘我的学习精神、坚韧的学习毅力、超凡的记忆力是我们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也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自磨砺出。
毛泽东正是有了这种良好地看书学习的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才使他积累了丰厚的、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对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毛泽东思想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思想汇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是古今中外的理论宝典,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