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目标——把为民服务做到极致
这是近两年介休市公安交警大队、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向党和人民递交的一份沉甸甸、暖烘烘、喜盈盈的“便民、利民、为民”清单:
(一)“三勤合一”,助力城市提档升级
深入贯彻中央、山西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省、晋中市的要求为基本遵循,全面落实介休市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执法体制改革中首创交警、巡警、城管“三勤合一”联勤联动综合执法模式,解决了“巡警不管道路交通秩序、交警不管治安秩序、城管不管交通秩序”的“三不管”难题,形成了“和谐执法、保障有力,齐抓共管、部门共赢”的良好局面,城市管理难题得到了有效破解。“三勤合一”将交警负责的交通秩序管理,巡警负责的治安秩序管理和城管负责的市容秩序管理三大职能有机统一、深度融合,发挥各部门城市管理职能的联动优势, 按照“点面结合、综合整治”的方针,采取集中突击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定点管理与机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区范围内各主要街道的占道经营、乱搭乱建、违规广告牌设置等各类行为进行专项集中清理、重点整治,构建了以“执法规范、联动快速、权威高效”为特点的“三勤合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系,切实维护了社会治安,创新了社会管理的“1+1+1>3”的城市综合管理效应。
“三勤合一”,革新城市管理理念,创新执法工作模式,刷新城市治理格局,助力城市提档升级。据不完全统计,共计劝阻违规停放行为80000余起,摆放非机动车150000余起,实现了“交通规范有序、治安管理有序、市容整洁有序”的治理目标,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联合清障队重点整治占压急救通道、非机动车道、并排停放的违停车辆,对驾驶人不在场的占道乱停乱放车辆依法进行清理;联合城市管理执法局深入推进“两下(广告下墙、管线下地)、两进(停车进位扩增量、停车进库挖存量)、两拆(拆除违建、拆墙透绿)”工作,为城市管理工作做出了新的贡献、展现了新的作为。
(二)“智慧交通”,彰显良好交通秩序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保障市民出行通畅,介休交警对“症”下药,积极寻找根本原因,在信号灯上做文章,开出一剂“缓堵保畅”的良方。依托初步建成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运用多套组合拳,加强智慧交通建设,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提升道路秩序管控,为市民出行营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是在城区80个路口更换智能交通信号机,通过自动检测设备24小时检测机动车通行流量数据,智能调整路口信号灯配时,使信号转换更加符合路口车辆通行的实际情况,形成“全天候通行、全路段感知、全过程管控”。做到了通行能力最大化、交通延误最小化, 缩减了驾驶员等待时间,提升了车辆通行能力。
二是实地勘察流量较大路段后,安装违停抓拍球机,实现360度全方位监测抓拍,通过高清摄像机镜头对道路划定违停监测区域,对进入视频区域内的车辆进行智能自动跟踪识别。目前南街、西街、北街等道路,违停车辆已基本清零,因违停造成的拥堵问题得到解决。在十字路底安装车流高峰期违规左转抓拍电子警察,在北河沿拐北坛小学处安装学生上下学高峰期限行抓拍电子警察;在108国道安装6套大车不靠右行驶抓拍系统,在国省道增加了7套卡口系统。这一系列智能交通的改造,加大了对机动车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提升了通行能力,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是建立高点电子警察全面监控介休路段。已在火车站、介休东站、定阳路、三贤大道设立高点安装电子警察,基本全方位覆盖介休城区道路;正在东夏线、张义线、108国道、绵山路段和张兰镇设立高点安装电子警察。高点电子警察的建立,不但提升了对道路秩序的管控,也为侦破、破案奠定了基础,还为森林防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视野;同时,还可以在日常的视频监控巡查中主动发现不苫盖篷布等道路上的交通异常事件,及时指令民警进行处置,减少了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为市民出行营造了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四是运用缉查布控系统,全天候24小时运转,实现了对重点车辆和重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精准布控、精准预警、精准拦截。通过缉查布控系统,已成功破获三起部局督办的涉嫌使用假牌套牌车辆,让违法犯罪无处遁形。
截至目前,共计安装电警反向抓拍系统67套、大车不靠右抓拍系统14套、闯禁行抓拍系统23套、卡口抓拍36套、高点电子警察6套。
(三)“两站两员”,拉起出行安全线
按照省厅交管局、市晋中交警支队《关于警保合作劝导站建设》要求,根据各乡镇(街道)的规模、人口总量、机动车保有量、道路里程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等,确定乡镇(街道)交通管理队伍人员配置,建立完善的人员、经费、场地等保障机制及农村“两站两员”工作机制。建站以来,农村道路交通信息系统录入82205条,开展劝导工作4325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3589份,纠正违法行为356起;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数、辖区事故发生率、死亡率大幅降低,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设立“两站两员”,有效破解了农村交通难题,消除了集镇乱停车、乱摆摊、乱开车等现象,拉起了农村交通安全线,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好评。
(四)“空地一体化”,搭建交通安全宣传平台
为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市交警大队大力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搭建“空地一体化”宣传平台,千方百计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
如在2020年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攻坚战中,交警大队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号令,紧跟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斗志,奋战在一线战:大队成立2个指挥部、3条严管街、4个执法站、10个检查点、12条封闭段,采取“16小时坚守”最强、最严管控措施。同时,狠抓疫情防控、防护宣传:在10个检查点设置疫情防护宣传版面80块,在高速口两侧擎天柱安装“众志成城、防控疫情”宣传标语2块,在三贤大道、北坛路等城区主要街道沿线果皮箱悬挂卫生防护展版171块;利用城区各个路口、小区口的户外显示屏,滚动播出“讲究卫生、防控疫情”宣传片10条;利用大队队部楼体亮化显示屏,不间断播出“抗击疫情”宣传标语12条。通过采取一系列“空地一体、点线兼备”的宣传模式,构建了全域交通疫情防控“抬头见”的新格局,不间断地把疫情防控信息和防控知识等内容传送到千家万户,打通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为疫情防控攻坚行动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做到了路面管控和疫情宣传两手抓、两手硬,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做出了贡献。
(五)“便民服务点”, 架起警民连心桥
本着“利民、便民、为民”的服务理念,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便民服务点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活在老旧小区的行动不便老弱居民买菜购物“最后一公里”问题。如裕华路设计院小区便民服务点,覆盖三个小区,住户1500多户、居民4000余人。过去流动摊贩出没,随意搭建菜棚,随意占道经营,影响居民出行,小区治安、社区环境。2019年2月,由执法局新建的便民服务点,设摊位25个,便民服务棚12个,经营蔬菜、水果、肉类、早餐,满足了周边居民的需求。
目前,一批类似裕华路设计院小区便民服务点,与早期建成的15个便民市场,构成了完整的城市便民服务体系,不仅解决了流动摊贩的生计问题,化解了城管与摊贩的管理矛盾,更加方便了居民群众,改善了环境,得到了小区居民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博大的为民情怀,是党和政府的核心职责,也是新时代交警、城管的神圣担当和义务。介休市交警大队和城管综合执法局,用生动的实践,提交了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