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讲传承 天天受感动
我们是在沙石峪陈列馆一楼大厅见到36岁的讲解员王艳双的,她正在向前来参观学习沙石峪“当代愚公精神”的山东潍坊盛景药业有限公司中高级管理层的来宾讲解。她是2008年嫁到沙石峪的,她上过大专,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我们问她,你出嫁前了解沙石峪吗?她微微一笑,说:“知道一点,不太全面。但是听父母说过老书记用愚公移山精神带领大家改变沙石峪贫穷落后面貌的事,对他很崇拜的。长大了恋爱了,听老公讲、看老公家,觉得沙石峪很美,比娘家条件好,就十分乐意地嫁过来了。”
王艳双嫁过来不久,就被选拔担任了讲解员。她对我们说:“一开始讲,心里没有底,于是死记硬背,讲得干巴巴的,自己也觉得不尽人意。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状况,我就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千方百计收集内容,了解村史和典型人物的事迹,用心编好讲稿、强化练习口述。为了更加走近沙石峪老愚公们的境界,融入他们的心地,我多次向亲历者、当事人请教了解,这样就有了现场感,讲起来就充满激情和感情。比如,讲担水上山浇地,就是听了我公公讲的故事完善的,那时公公还是小青年,他加入担水上山的行列。又如,我爷公公与张贵顺老书记是同代人,他们从小就是好伙伴,一起参加互助组、合作社,一起战天斗地拼命干;我太公公讲到老书记,也是十分敬佩。这些,都丰富了我的讲解。”
采访王艳双时,我们问她当了10年讲解员有什么体会?她不假思索地冒出了一句话:“我是天天讲传承,天天受教育。”我们请她讲讲印象最深刻、感受最强烈的故事。她又不假思索地讲起来一一比如,周总理陪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同志来沙石峪视察参观,细心的周总理看到沙石峪缺土的现实,他对随行人员说:“今后来沙石峪参观的人会越来越多,我建议大家来的时候都带点土来。”现在沙石峪有个景点“万国田”,就是那些年成千上万来参观的朋友带来的“五彩土”。周总理又朝老书记说:“贵顺同志,你一定要把土的问题解决好。”所以就有了“万里千担一亩田”的壮举,有了“出门入户不空手,回村带回一把土”的经典。
我们又问王艳双,成千上万来参观的人,听了她的讲解,有最让她反受感动的故事吗?她回答说,那多了去了!比如有一个年轻女同胞被老书记的事迹感动,对她说:“我们坐办公室工作,到点打卡上下班,一分钟也不愿多待,还觉得自己工作很辛苦。比比沙石峪的愚公们,艰苦奋斗,勤奋劳动,只顾付出,不存私心,自己的差距是多么大!如果我们每个青年人都有沙石峪人的愚公精神,并用到工作中去,就没有完不成、干不好的事。”
是的,只要走进沙石峪陈列馆,谁都会被沙石峪人的愚公精神所感染。就在我们刚刚看到的山东潍坊来的企业参观团,我们与其中的一位人事主管姚德修进行了“观后感”交流。我们问他:“为什么来沙石峪参观?”他说:“慕名而来接受愚公精神教育。”又问:“看了听了有什么感受?”回答:“过去年代的艰苦奋斗,只在书本上读到一点,觉得不大可信。今天到沙石峪来,既看了又听了,历史照片拍得真实,使用过的农具真实,现在的美丽景象真实!这让我们真正了解了那段历史,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认为,愚公精神不会过时。现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困难很多。怎么办?只要发扬‘当代愚公精神’迎难而上,就能排除万难,战胜困难,有难变不难。”你听,这位小伙子说得多么好!
这是我们在陈列馆抄录的几段“观后感”文字——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和谐农村,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理想目标。祝沙石峪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山西省文明办韦川东 2006年4月5日)
“非常感谢这次受鼓舞的参观。看到这些几经艰苦奋斗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深受感动。沙石峪精神会永远鼓舞去创造伟大的成果。”(外国友人欧阿德 2006年8月22日)
“不怕相信,沙石峪人民曾创造如此的伟大。过去,我未参与;如今,我倍受感动;将来,我会用这种精神去奋斗。”(岳宗镁 2001年8月22日)
“我觉得自己来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想起旧朋友,结识新朋友,从心底里感谢你们34年前和今天给我的欢迎。”(外国友人威廉·约瑟夫 2006年7月17日)
“发扬愚公精神,博学奋斗,走向辉煌。”(唐山10中7年级邢莹莹 郑倩 赵蕾)
“继承先辈精神,争做小愚公。"(刘佩斯8岁 2009年3月7日) ……
今天读这些文字,依旧让我们感受沙石峪过去创业的伟大,感受沙石峪“当代愚公精神”的时代担当。
与王艳双分别的时候,我们想了解她最多一天接待多少团队?她说:“有那么一天,接待了15拨参观团,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讲了10个小时,讲解了15场次。”我们问她:“辛苦吗?后悔吗?”她连声说:“不辛苦不辛苦!想想比比沙石峪的愚公,我就浑身有劲!”
王艳双当讲解员10年,不计报酬,不辞辛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同样体现出沙石峪人的愚公精神!
忠诚践行愚公精神 奋力谱写乡村新篇
周国军是一位充满活力的村党支部书记,他2004年就被沙石峪的广大党员推举,担任沙石峪村第四任党支部书记。他没想到,这个书记一当当了几届、一干干了15个年头,成为名符其实的沙石峪带头人。
周国军的连选连任,再加兼任,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位党的基层干部是值得人民群众信赖的、完全可以托付的好干部。李凤忠老人说:“这么些年我们沙石峪的老百姓没有‘罢免’周书记,这是因为他能干、称职。”的确,在沙石峪,周国军真是一位像老书记张贵顺那样,被全村人一致拥护和赞扬的好书记!
周国军书记的“好”,好在哪里?李凤忠一语中的:“他始终没有丢掉沙石峪的传家宝——当代愚公精神,他是一位优秀的当代新愚公。”
周国军今年60岁,个头不高却很壮实,黑红的脸膛,直率的性格,左撇子拿筷,大口吃青葱,讲话很有中气。
深入采访中,我们与陪同的遵化市新店子镇副镇长毛贺方多次交流到一个话题——进入新时代,中国“三农”老典型沙石峪永续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周国军十分强调地告知我们:“这就是建设高标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乡村!”
周国军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为农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干出新作为指明了方向。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有明确的思路、扎实的举措,还要有坚定的行动。
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党支部书记,怎么干?周国军向我们这样表述——第一,练就过硬本领,发挥支部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乡村党组织强不强,党组织书记行不行,直接关系农村发展进度的快与慢、成效的好与坏。沙石峪党支部要积极引导“两委”干部,充分利用自己的门路、经验、资金和人脉资源,带头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发展葡萄产业,成为振兴沙石峪经济发展“排头兵”、群众致富“先锋队”。前不久,围绕群众所思所盼,用3天时间拆除房前屋后“私搭乱建”,美化了环境。第二,统揽发展全局,提振广大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精气神”。2019年,投资770万元,改善沙石峪内部道路和景观设计,开展声势浩大的东山路开通工程、“栽海棠想总理”工程、垒坝造田工程。第三,开阔大视野,顺应乡村振兴时代潮流。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新征程要有新担当,新担当要求干出新作为。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然生态资源,进一步发展旅游业,谋划外交小镇建设,大力发展国礼石、核桃、红枣等旅游纪念品开发项目,同步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和幸福生活质量。
周国军的工作思路很实在,沙石峪的“乡村振兴”很有气势和起色。
在沙石峪陈列馆大门右前方,蓊郁的大核桃树下摆着一副石桌石凳。初夏的风吹过来,阵阵凉爽惬意。我们与陪同采访的市镇村的同志围坐一起,共同交流,谈到一个话题——进入新时代,中国“三农”老典型沙石峪永续发展的愿景。副镇长毛贺方说:“不久的将来,沙石峪会形成‘一环四区’的崭新格局,这就是,十公里柏油公路环通全村,传统村落区、有机种植区、旅游观光区、红色教育区,区区功能齐全。”当前,遵化市正在申报沙石峪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沙石峪精神的传承功能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持续不竭的精神动力。
在沙石峪陈列馆广场周恩来总理塑像左侧,有一块20多平米的大石碑,上面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大会上高度评介的83字的“六个楷模”。周国军书记说:“周总理是全党的楷模,我们要永远学习他。沙石峪的‘当代愚公精神’,是周总理概括提倡的,我们要把这个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永远不丢掉,永远不褪色。”
紧挨这块大碑,还有一块刻着“海棠依旧”4个字的石碑。万株海棠、总理塑像、总书记语录,组成一个巨大的“气场”——新时代愚公精神生机勃勃!
是啊,沙石峪在创造人间奇迹的同时,给我们彰显了不可或缺的时代精神——愚公移山精神。
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内核之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美丽乡村”建设之魂。
让我们向创造和弘扬当代愚公移山精神的沙石峪人致敬!
祝福新时代“美丽乡村”沙石峪,一路高歌,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