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头条>>正文
特稿:看愚公移山精神怎样代代相传一一走进“万里继续走 千担永远挑”的美丽乡村沙石峪(组图)
2019-06-06 09:42:17
作者:江山、志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新店子镇的“当代愚公”、上世纪中叶闻名国内外的农业先进典型——沙石峪。图为省道通往沙石峪的路口处。(中红网江山摄)

位于沙石峪北山腰上的《中阿友谊树》,图中的两棵树分别由周总理和阿尔巴尼亚总理栽种,中间的塑像是周恩来总理。(中红网江山摄)

1966年4月29日,周总理陪同阿尔巴尼亚贵宾来到沙石峪时栽种的友谊树。(中红网江山摄)

北山坡上树立着一座纪念碑,上刻“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14个朱红大字。(中红网江山摄)

位于沙石峪村中的《沙石峪陈列馆》,馆前是《愚公移山》一组雕塑(右侧)。(中红网江山摄)

沙石峪村头树立着《万里继续走  千担永远挑》的标语。(中红网江山摄)

愚公田:用石头砌坝,一级级磊起来的梯田。(中红网江山摄)

愚公田:用石头磊起来的梯田,砂石比泥土还要多。(中红网江山摄)

愚公桥。(中红网江山摄)

愚公洞。沙石峪人民为了交通方便,在北山上打出的石头洞。(中红网江山摄)

愚公井。沙石峪人民在石头上打出的大口井。照片下部是洁净的井水。(中红网江山摄)

愚公井。游客在井边参观。(中红网江山摄)

愚公房。“活愚公”带头人张贵顺的故居。沙石峪农民的住房,建筑材料至今还多用石头。(中红网江山摄)

“活愚公”带头人张贵顺的墓地。(中红网江山摄)

曾在1962年6月27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看愚公怎样移山》一文的老作家东生(中),重访沙石峪。(红色图库)

中组部老部长张全景来到沙石峪参观,右为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周国军。(红色图库)

遵化市新店子镇副镇长毛贺方亲自当起了讲解员,向客人介绍沙石峪艰苦创业的故事。(中红网江山摄)

老“愚公”、当年沙石峪村团支部副书记李凤忠回忆几十年前的故事,如数家珍。(中红网江山摄)

中国当代愚公之乡——河北省遵化市沙石峪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国军(左),与遵化市益树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义术,在沙石峪文化广场合影留念。中间为周恩来总理的雕像。(中红网江山摄)

沙石峪村葡萄种植大户张立柱和韩爱茹夫妇,站在葡萄架下向记者讲述种植经验。(中红网江山摄)

    中红网河北唐山遵化2019年6月5日电(江山、志云)

    五月的沙石峪,浸濡在漫山遍野的深绿、浅绿、淡绿中。
    沙石峪的五月,充溢着惬意怡人的清气、清爽、清纯味。

    怀着十分敬仰和崇拜的心情,2019年阳春5月,我们慕名来到“当代愚公之乡”、上世纪中叶闻名国内外的农业先进典型——沙石峪采访。

    我们是这样走进这个“美丽乡村”的:接送我们的小汽车在标有“沙石峪”巨石雕像的峪口转向,沿着平整宽敞的柏油村路行驶;3华里长的进村大道两旁,近万株2米多高的西府海棠、绚丽海棠、红宝石海棠、八棱海棠,间距匀称,亭亭玉立,宛如一条绾在村庄腰上的彩色绶带;坐在小车副驾驶座的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周国军,一路上充满自豪感地介绍着村情;小车轻轻地停在村中心沙石峪陈列馆文化广场,迎面一座气宇轩昂的周恩来总理雕像,这是为纪念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总理两次陪同外国领导人视察沙石峪、亲手树立沙石峪为农村发展先进典型、亲自总结和宣扬沙石精神,而专门建造的。

    啊!当我们站定在这儿放眼环视沙石峪焕然一新的全貌,当我们用目光追寻早已“失踪”在翠绿里的梯田石墙,当我们步行在满栽核桃树柿子树小黑枣树的农家小院旁,浓浓的敬意油然而生——贫穷落后,与沙石峪彻底告别了;幸福小康,在沙石峪落地生根了!

    这次造访沙石峪,还是因为了却90高龄的中国著名新闻记者东生的一桩心愿。那是1962年七千人大会以后,党中央选派了很多干部到农村调研,中央办公厅秘书、新华社记者东生来到了沙石峪。他边劳动,边调研,很快就被沙石峪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愚公精神深深感动,原来计划只调研几天,结果增加到20多天。他激情澎湃,写下了《看愚公怎样移山》的长篇通讯,发表在1962年6月27日《人民日报》第一版,该报还在第一版头条专门配发了社论。使沙石峪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小山村,用愚公移山精神改天换地、走向新生活的先进事迹名扬海内外。周恩来看到这篇报道后非常高兴,于是有了1966年和1967年他两次陪同外国朋友的沙石峪之行。

    后来,东生又来过沙石峪,并写了续篇《看愚公怎样聪明起来》。进入晚年的华老,祈愿重返沙石峪再写《看愚公怎样富起来》。但由于年事已高,已力不从心了。于是,就有了我们这个《看愚公移山精神怎样代代相传》的写作动因和续篇。当我们用电话把这个篇名和写作提纲报告在北京怡养天年的东老后,他老人家在电话那头连声叫“好”!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沙石峪的几代愚公,坚持不懈奋斗让沙石峪富起来,特别是坚持不忘初心,通过家风家教、党团组织、学校与事迹陈列馆等社会渠道,来自觉地传承沙石峪精神的生动故事吧!

    老愚公话说当年 创业史又续新篇

    老“愚公”李凤忠今年73岁了,看上去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他的记忆力极强,讲几十年前的故事如数家珍。他1965年担任村团支部副书记时,正赶上沙石峪掀起“学大寨”的热潮。他几乎参与了人民公社成立后沙石峪大队开展战天斗地的一系列生产活动,与领头人张贵顺老书记等一起,用劳动和汗水、用智慧和力量,为改变沙石峪“穷山恶水、缺吃少粮”的落后面貌,为“沙石峪精神”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李凤忠老人回忆说,他任团支部副书记后,配合团支部书记闫玉平同志,组织全大队的团员青年,参加了气吞山河的“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攻坚战斗,这是沙石峪用实际行动扎扎实实虚心“农业学大寨”的生动故事——村党支部决定在荒坡秃岭上造一块田,于是组织了一场特别的战斗,每天晚上保证100个劳力出工,每人从峪外挑回1担土,往返10里路,连续苦干了10个晚上,累计挑土千担,走路万里,造田1亩。张贵顺老书记说:“愚公只有1家人,他要挖掉2座山;我们沙石峪近60户人家,难道不能搬掉一穷二白的山?”他还认为,造1亩田的数字不大,但意义重大,精神可嘉,就要用这块“神圣的土地”,表达一个“能振奋人心”的事实。所以,事后还专门在“一亩田”旁立了一块“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石碑。沙石峪的“愚公”们,正是用这种“移山”的执着和毅力,没土找土、挖山找水、缺肥割荆条沤肥,先后改造了500多亩荒坡为梯田,打出了16眼深井,基本实现了规划的扩大水浇地面积的目标。

    李凤忠还总结了沙石峪成立党支部后、先后4任党支部书记张贵顺、闫福中、闫宝庭、周国军,带领广大村民群众艰苦奋斗、大干苦干加巧干,彻底改变沙石峪的面貌,让贫穷的沙石峪“富起来了”的伟大实践。他说,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沙石峪党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用愚公移山精神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绿化环境、改天换地,大致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一是老书记张贵顺带领我们学愚公“刨山”,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山上松柏戴帽,山中果树缠腰,山下亩产千斤地水浇田”的祈愿;二是两位闫书记率领我们学愚公“移山”,多种经营,开矿卖石头,增加了收入,实现了村民腰包逐渐鼓起来的心愿;三是现任周国军书记(已连任15年)引领我们学愚公“治山”,真正实现了如今的沙石峪“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宏愿。

    在采访李凤忠的过程中,这位老愚公居然两次热泪盈眶,哽咽不已。第一次,是讲述了他十分幸运地见到了周恩来总理视察沙石峪的幸福时刻。“那天,总理和外国客人是乘坐直飞机来的;一下飞机,就听汇报,看现场,总理充分肯定了沙石峪用愚公精神‘治穷’的典型经验,使我们倍受鼓舞。当时,我们这儿没有新鲜水果来招待总理和外国朋友,老书记就让人端来一盘小红枣。端的人不小心,有一颗小枣掉到地上,被细心的总理看到了,只见他侧身弯腰,用伤残的那只手把小枣拣起来,又轻轻用嘴吹掉沾在小枣上的灰尘,自己把它吃了;还说,不能浪费一点一滴东西。”李凤忠回忆到这儿,激动得掉下泪水,哽咽着:“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大国总理!”第二次,是讲述著名记者东升回敬外国记者看不起中国人、“为愚公唱赞歌”的往事。老李边叙述边哽咽:“那年代中国的农民很穷,但我们有志气,响应毛主席学习愚公精神的伟大号召,让日子好过起来。”

    说起“当代愚公精神”的传承,在交流时,李凤忠老人滚瓜烂熟地背诵了毛主席的《愚公移山》这篇光辉著作。这让我们对眼前这位活生生的老愚公肃然起敬。他接着讲,为了让沙石峪的年青一代、子孙后代牢记和传承前辈“一镐一镐刨山、一担一担移山、一块一块治山”的愚公精神,他一方面亲手精心制作了“老照片、新景象集锦”摄影资料短片,一方面不顾高龄亲身参与了儿子承包“一亩田”的再改造工程一一目前,已经投入万元资金,买来8大卡车土加厚土层,买来几十担有机肥增强肥力,把周边小块地连片成1.5亩的大块田,种植葡萄。我们问,那块“14字”碑还立在那儿吗?他说,这块碑是沙石峪人锻造“当代愚公精神”的结晶和标志,将世世代代立在这儿!

    李凤忠的儿子李广顺,现在担任沙石峪村党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提升改造“一亩田”的新举措,就是这个扎根沙石峪的年青“愚公”的主意。李凤忠的孙子李俊颉今年12岁,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最近他写了一篇《我的家乡70年巨变》作文,其中有这样几句话:“老师,请到我的家乡沙石峪来看一看,柏油马路,太阳能路灯,自来水,葡萄园,鸟语花香,可美了……爷爷告诉我,这儿过去很穷,是他们学习老愚公挖山不止,创造了幸福生活。我长大了,也要像爷爷那样,当个新愚公。”

    自觉地学习和传承愚公移山精神的人,又何止李凤忠一家呢?那天,我们从京唐高速公路下来,沿着国道、省道和县道,来到位于遵化市新店子镇的沙石峪村采访,只见一条长达三华里的崭新的柏油马路一直通到村里。道路两旁,是高标准的整齐人行道与绿化带,里面种着一排排两米多高的海棠树,片片绿叶迎着春风不停地摇曳,仿佛在欢迎客人们的来访;在沙石峪陈列馆前的广场上,由石头砌起来的步行道成方格状,规整有方,红红绿绿的松柏树、海棠树和花草错落有致,让人们宛如进入了城市公园。村党支部书记周国军介绍,这是一位叫赵义术的苗木种植大户——遵化市益树园林绿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自己垫着资金,亲自带着员工,从去年以来整修和栽种的。当笔者见到赵义术时,这位从当地农民成长起来的遵化市新店子镇苗木协会会长却轻轻地说:“我们这是学习当代愚公移山的精神,应该做的事情。”

    创新的传奇 创业的辉煌

    55岁的张立柱,如今是沙石峪、新店子镇,乃至遵化市的葡萄种植大户和致富名人,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沙石峪新一代愚公的杰出代表。

    张立柱成功种植葡萄,把葡萄作为沙石峪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打产品,具有很典型的引领意义。

    张立柱对我们讲了他的“葡萄经”——他15年前就尝试种植葡萄了,因为当时在责任地里种棒子,遇上年景好、产量高,能卖6、7毛钱一斤,但一亩地最多千把块钱的毛收入。而听说种葡萄,一亩地出产3000多斤,可以卖2000多元!同样的侍弄庄稼,同样的地块,收入差距这么大,当然选择收入高的种植了。一开始,张立柱种了2亩地的葡萄秧,由于不懂技术,秧子种不活;后来听专家讲,要解决地、解决土、解决肥、解决水的问题,就把葡萄秧子栽在装满7-8斤好土的塑料袋中,再把塑料袋放到挖好的碎石土坑中,这样就栽活了。第一批葡萄挂果收获了,卖了好价钱,每亩地收入翻番。于是,张立柱就寻思扩大种植面积,做大葡萄产业,跑到村委会找书记周国军,请求支持。

    村书记周国军当然全力支持,向镇党委书记王相作了汇报。王书记立马来到张立柱的葡萄小园,认真听取他的规划设想,当即表态完全支持搞一个有规模的葡萄种植基地。

    从个人请求支持,到村里全力支持,到镇上完全支持,张立柱放心大胆地搞起了20亩大的葡萄园。除了现成的2亩,还有18亩哪里来?他与几个兄弟协商,用自己的好地置换他们相对集中的山坡地。地是有了,但都是碎石坡地,在这上头栽葡萄,还要进行一番伤筋动骨的整治。恰恰这当儿,他的妻子韩爱茹病了,下不了地干活。怎么办?向前干还是往后退?张立柱仅仅犹豫了一下,就扛着石镐上了坡。

    “整这18亩坡地,我是切切实实吃了苦头!整整5年5冬,我天天上坡改造梯田,用石镐刨石头,刨坏了好几把铁镐;用双手垒石墙,双手开裂,不知流了多少血;用肩膀挑好土,肩膀经常是红肿的。我把一小块一小块地整理出来,最小的块地只有3-4平米大;我把它们连片起来,终于把一层一层梯田造了出来。长年累月,风霜雨雪,寒来暑往,只要我不病倒就坚持干,就干成了这片葡萄园。”听张立柱讲这些故事似乎轻描淡写,但我们能感受到他无比深沉的、难以忘怀的、足以自豪的创业史。

    在葡萄园的葡萄架下,我们见到了正在掐枝打叉的韩爱茹。她与几个年龄相仿的男女短工一起,一边稔熟地掐着藤上多余的枝蔓,一边爽快地说:“这是一道必须的管理工序,一年一季要掐6遍,一根葡萄藤上要掐十几二十多处呢,掐掉没用的,让养分集中到孕育着球球的地方。”

    我们问:“这20亩葡萄,掐一遍,要掐多少处呢?”

    她又爽朗地笑着说:“那得有千千万万处!不掐掉,可不中。”

    “那烦不烦呀?”我们问。

    她还是笑着回答:“愚公挖山烦不烦呢?”

    这就是果农韩爱茹对劳动的态度,这是多么的纯朴啊!

    张立柱年轻时绝对是一个帅哥,乌溜溜的大眼晴,匀称的五官和身材;尽管现在已是知天命之年,依然青春依然。他穿一身迷彩服、戴一顶单军帽,应邀接受采访时,我们问:“为啥戴帽子呢?”他有些腼腆地笑笑说:“因为我太黑不溜秋了。”说话时,居然露出很好看的白牙齿。

    张立柱种植的葡萄具有特别的品质。这种称为“玫瑰香”的品种,是由中科院教授蒋方明根据沙石峪“干旱少雨、少土砂石多”等特殊条件,单独定向培育出来的。这种葡萄,颗粒饱满,色泽鲜艳,口感好,甜度适中,很受市场和消费者亲睐。目前,以“沙石峪”命名的沙石峪葡萄品牌,已取得省著名商标。张立柱的葡萄园,年产量已达到5万多斤,年销售收入20多万元。张立柱种葡萄发了家,彻底改变了家庭经济状况,儿子结婚,他给小夫妻俩在市区买了1套房,还送了一辆小汽车。女儿回娘家说了一句想改善住房条件,他马上交待老伴,支持女儿女婿3万元。

    张立柱种葡萄种出了名堂,种出了名气。他用事实向大家揭示了“怎样让愚公富起来”的奥秘,雄辩地证明了“愚公移山精神不会过时”。

    葡萄园现场采访结束,张立柱韩爱茹夫妇把我们送下山坡,说:“欢迎你们8月里再来,我们一起摘葡萄吃!”

    我们衷心祝愿:“希望今年又是一个葡萄丰产年,沙石峪的所有果农都有一个好收成!”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红色蒙华 幸福之家(组图)
·下一篇:特稿:革命老苏区临武县金江镇挂牌保护中共临武县工委机关旧址暨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弟媳王淑兰工作生活旧址(组图)
·特稿:习仲勋和三门峡(组图)
·特稿:习仲勋与三门峡(组图)
·特稿:革命老苏区临武县金江镇挂牌保护中共临武县工委机关旧址暨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弟
·特稿:革命老苏区临武县金江镇挂牌保护中共临武县工委机关旧址暨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弟
·特稿:太原市尖草坪区委党校一行50余人到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祭拜先烈(组图)
·特稿: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江苏省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新四军重建
·特稿:王俊:赤胆忠心为革命
·特稿:主席的话永远记心间——回忆习近平主席南梁视察的几个片段(组图)
·特稿:广东南雄市老促会到界址乌迳水口调研革命遗址开发利用情况(组图)
·特稿:历经百年人健在,笑傲岁月展奇采——访原中央苏区连城县新泉镇革命军人的后裔“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习仲勋和三门峡(组图)
习仲勋与三门峡(组图)
张爱生:习仲勋与三门峡(组图)
特稿:习仲勋与三门峡(组图)
唐俊宇:革命老苏区临武县金江镇挂牌保护中共临武县
特稿:革命老苏区临武县金江镇挂牌保护中共临武县工
特稿:革命老苏区临武县金江镇挂牌保护中共临武县工
尹拯山:太原市尖草坪区委党校一行50余人到黑茶山四
特稿:太原市尖草坪区委党校一行50余人到黑茶山四八
粽情端午 与爱同行——我馆开展2019年“我们的节日·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