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5月的一天,一位深圳沙头角的杨先生坐飞机从深圳抵洛,几经打听,找到了张迪杰。以挚友介绍,加深友谊,邀请到沙头角、中英街等地作客、观光为由,想多看些藏品。张迪杰考虑到大老远的客人,来一次不容易,便不加掩饰地让其参观了藏品。看后,杨先生喜形失色,用广东话激动地说,这几年我看遍了国内外众多藏家的物品,真没想到,最大的藏家在洛阳。表示愿与其结为兄弟,长期共事。并当场打开密码箱,要留下数百万港币,先带走部分藏品。张迪杰想,我的这些藏品,不少是红色文物,对研究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史具有重要的文献和史料价值。他住在深圳沙头角,与香港仅有一街之隔。他一次购买这么多藏品,极有可能将其倒卖到海外赚大钱。于是,他诚然一笑,将其婉言送走。事后,张迪杰了解到, 这位来自沙头角的杨先生,果真是长期来往大陆与港、澳和海外,靠作红色藏品发财的客商。
精品多多 捐献祖国
他所收藏的毛泽东著作,不仅在数量上是中国之最,而且珍藏着150多种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央档案馆、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韶山毛泽东图书馆等重要藏馆都难以找到的珍本。这些精品、稀品、极品和孤品,是我党、我军和我国因长期战争导致史料存档不全的重要补充。
■ 张迪杰在藏书室
最早的《毛泽东选集》,他有精、平装各一套。这套选集为五卷本,由晋察冀中央分局委托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邓拓主持编选,其选目上报以毛泽东为总书记、王稼祥为副书记的中央宣传委员会及宣传教育委员会批准,于1944年5月出版发行,目前的市场价已超过30万元人民币。最早的《毛泽东自传》,他有原版英文册和中文版《文摘》月刊、《文摘战时旬刊》。这套珍本是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革命历史文献中的顶级藏品。他还收藏有毛泽东平生第一次正式发表的著作,即1917年4月1日以“二十八画生”署名,发表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的《体育之研究》;他还收藏有《毛泽东选集》的开篇之作,1926年3月发表在由恽代英主编的《中国青年》杂志上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他还收藏有被世界军事家公认为世界军事名著,连毛泽东的敌人都折服的1938年初版的《论持久战》,等等。这些红色顶级文物,随便拿一件,就可以在新闻媒体上作很多文章。
当有人问到他的收藏体会时,他说:“我收藏的体会是,选准收藏主题,要窄;深入学习研究,要懂;资金筹措在先,要有钱;持之以恒淘宝,要久;研究开发并重,要用;甘心奉献国家,要献。”
张迪杰,一个普通劳动者,他不仅是毛泽东著作的收藏家,更是一个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者,写了上千万字的读书笔记。他藏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名利,而是为了探求真理,为中国人民、为世界人民寻找光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