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发根,1935年出生,1952年参加工作,195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江西省乐平市众埠乡民兵队长、乡团委书记、大队书记、众埠乡公社党委书记,担任乡、镇党委委员32年,1994年退休后继任众埠镇老龄委副主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在乡镇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了59个春秋。先后20多次被乐平市、景德镇市、江西省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2010年获“全国老龄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勇当党的得力助手
1957年6月,乐平县委针对众埠乡2万多亩粮田遭受百年难遇旱灾侵害的实际,决定在众埠东南面兴建一座坝长73.6米的碧湾大型拦河坝,从根本上解决众埠乡南北面万余亩农业旱田灌溉的难题。
■ 1999年徐发根荣获乐平市人民政府的奖品
当时身为乡团委书记,年仅21岁的徐发根,第一个向乡党委提交了建造碧湾拦河水坝工程艰巨任务的请战书。同年10月,徐发根带领乡团委组织的200多名青年团员突击队,携衣带铺,浩浩荡荡“安营扎寨”在碧湾拦河水坝工地上。在碧湾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徐发根身先士卒,奋战不止,同队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整整在寒冷的河床上奋战了一个冬季。整个工程结束,他除了3个晚上回家换衣服以外,未误工一天,全队队员们敬佩地称赞徐发根是“脚踏实地干工作的好班长”,他妻子说他是“不顾家的傻丈夫”。
正因为这个“不顾家的傻丈夫”,带领青年团员们为众埠镇2.6万多亩农田带来旱田变良田、单季变双季、旱涝保收、粮食翻番的历史性变化。虽说建造碧湾拦河坝已过去50多年了,但众埠镇老辈们仍然向儿孙们称赞碧湾拦水坝是徐发根等青年们当年为家乡农业粮食生产立下的一座永久的丰碑。
■ 1957年徐发根参与建造的碧湾渠拦河坝
社员心中的一面旗
俗话说:“是金子放在哪里都闪光。”是的,徐发根在国家自然灾害困难、人民群众生活贫苦的时候,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在社员群众心中树起了党员的一面旗帜。1961年,徐发根响应党的号召,主动下到基层任职,先后任众埠公社、众埠、徐家、黄家大队书记。在任职期间,他认真贯彻实施农村60条和农业八字宪法,真抓实干,苦干加巧干,先后在众埠大队办起了油坊、面坊、挖锰队等队办企业,同时狠抓粮食生产,实现了广大社员群众除留足口粮、种子粮、饲料粮,完成国家上购粮外,大队集体还剩余6万多斤储备粮,社员劳动日分值从一元以下上升到一元二角以上。他还牵头在众埠和徐家离村偏远的地方建造了三个亭子,以便社员群众在劳动中休息乘凉和避风雨,深受广大社员欢迎和好评。因工作成绩突出,徐发根于1966年11月被上级提拔为众埠公社党委书记。
■ 1970年徐发根主管建造的童湾水库内坡
■ 1973年徐发根主管建造的下湾大桥
担任公社书记的徐发根,干劲十足,先后为众埠人民办了许许多多好事和实事。一是1968年9月,带领广大群众苦战15天,建起了一座4万多方沙土的“尽忠水库”,解决了2000余亩良田灌溉用水的难题;二是1970年10月带领1000余名群众吃住在一起苦战100天,完成了工作量达14万方土的童家湾水库,农田灌溉效益达5000亩以上;三是1973年至1976年先后建造了下湾、众埠两座(交通、灌溉双用)跨河大桥,深受广大群众称赞;四是执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副”的工作方针,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厂房的困难情况下,先后办起了油脂化工厂、农机厂、电线厂、石灰厂、拉线厂、兽犬药厂、日化厂、配件站(农机)、汽车队、手工业社、三八园艺场、南山林场、四座水库共17家社办企业,年产值达400余万元,创利税达40余万元。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可喜的成绩。1986年8月徐发根光荣出席了全国企业产品出口展销会,1990年荣获江西省农业科协先进代表光荣称号,并出席代表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