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该书的出版引起了学界的强烈反响。由于无力反对该书的批驳,北京大学的西方经济学重镇——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部分师生就在他们创办的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论坛上对余斌进行了持续至今的人身攻击和谩骂。光华管理学院的某领导则哀叹没有想到对他们批判得最厉害的人是从他们那里走出去的“ 自己人” 。而国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界则表示对余斌的强烈支持。程恩富教授在给余斌的邮件中称,当今北大不缺胡适,独缺李大钊、陈独秀。
当余斌为《微观经济学批判》一书申请北京大学2005年度教学成果奖时,申请材料原封不动地被退了回来。于是,余斌写信向北京大学有关部门抗议,要求给出不被评奖的理由。结果该书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获得了北京大学2005年度教学成果(教材)二等奖,同时失去了一等奖才享有的参选北京市2005年度教学成果奖的资格。
2005年,刘国光同志就当前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看法。余斌随即撰文《关于两种教条主义的进一步分析》(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9期)予以支持。随后余斌又应邀撰文《<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均衡模型>质疑》对鼓吹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的论文进行剖析和批判,指出该论文既不懂得均衡模型的构建又完全脱离实践。刘国光同志推荐余斌的文章到《经济研究》上发表,结果有人出面规劝余斌不要跟着年高退位的刘国光同志走,把稿子主动撤回来,并威胁到如果不这样做,余斌将会在北京大学待不下去。余斌对此予以拒绝,文章最终也没有在《经济研究》上发表出来。
除了学术研究外,余斌在教学管理上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获得了2004—2005年度北京高校优秀辅导员的荣誉。然而,随着秉承北京大学兼容并蓄的传统而支持余斌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领导班子被强行撤换,2007年年中,北京大学有关方面居然以余斌同志为维护全院师生的利益响应北大党委的号召给新任院领导班子主要成员提出的民主生活意见为罪证,经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决议批准,北京大学人事部下文,以妨碍学院日常行政管理和破坏学院团结和谐为名同意新任政府管理学院领导班子将余斌下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两年后,真正破坏团结和谐的该学院行政领导在院党委换届时未被党员群众选入党委会。对这一选举结 果,北京大学党委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既不认可也不否决,最后在不得不承认选举结果的情况下,对院党委会成员进行了有利于该行政领导的大调整。)
■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余斌教授来校作报告
下岗后,脱离了教学岗位的余斌更加专心致志地从事理论研究和著作的撰写工作,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并出版了《经济学的童话》(东方出版社2008年)和《管理中的定量分析——中国本土案例解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其中,《经济学的童话》针对西方经济学者的一套迷惑和欺骗人的所谓普及性的故事展开批判,重点的批判对象是张五常,也包括吴敬琏、陈志武、张维迎等。而《管理中的定量分析——中国本土案例解析》则展示了数学在现实生活和理论研究中的合理运用,有助于读者树立合理的理性思维并提高研究能力。
2008年5月,在向北京大学党委和纪委申诉无效的情况下,在程恩富院长的关心下,余斌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工作,得以继续施展自己的才华。从2009年1月开始,余斌自费发起和组织了该院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部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读书活动,并整理和交流读书会通报。该项活动已经坚持两年多,完成了20余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学习,在院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这期间余斌还出版了《经济学的真相——宏观经济学批判》(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和《被交锋——公平与效率的苦斗》(合著,东方出版社2011年)两部著作。其中,《经济学的真相——宏观经济学批判》一书以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流行教科书为蓝本,对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工具和经典理论进行了颠覆式的全面批判与深入评析,与《微观经济学批判》一书共同完成了对于西方经济学理论部分的全面批判。而《被交锋——公平与效率的苦斗》一书则回顾了公平与效率之争,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是“有人为了所谓国民财富的利益去寻找那些制造人民贫穷的人为的手段”。 在《微观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前言里,余斌寄语中国青年:“是做一个开辟经得起时间和逻辑考验的经济科学道路的时势英雄,还是做一个现代庸俗经济神学的虚伪的信徒以便向国际垄断资本势力献媚,是值得每一个处于这一学术领域中的有志中国青年慎重抉择的。”他以自己的选择做出了表率。
■ 余斌著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