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正文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巾帼不让须眉——徐珍
2012-08-14 11:02:24
作者: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编辑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在松田半岛前沿阵地,战士们都进入坑道,由于徐珍和范竹君是女同志,就住在坑道外的一个小茅草棚里。4月15日领导调范竹君到七连工作,在这前沿阵地上,只剩下徐珍一个女同志了,这时她想起1950年底,她在12军“随校”文工队时,全队同志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写的血书,和在入朝誓师大会上她表的决心:“我志愿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靠,保家卫国,保卫世界和平,爱护朝鲜的一草一木,抱着死的决心,争取活着完成任务回来。”想到这,她的斗志倍增,士气大振。她决心在这前沿阵地上,更加勇敢地去战斗,为粉碎敌人登陆战,贡献自己的力量直至生命!范竹君同志走后,她的任务更重了,为了多跑一个阵地,鼓动战士英勇杀敌,不怕敌人炮轰,也不顾敌机轰炸扫射,每天一刻也不停地在前沿阵地奔跑。在松田半岛的日日夜夜,她勇于同战士们在前沿阵地锻炼自己。在战士们英勇杀敌的英雄事迹鼓舞下,她从烽火硝烟中走过来,经受住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在粉碎敌人登陆战中,荣获三等功,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颁发有朝鲜立功证书,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书及立功喜报。

■ 朝鲜人民共和国军功章证书

    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954年,徐珍从朝鲜胜利回到祖国。1955年考入四川外语学院学习俄语四年,1959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国防部五院航天部任翻译,参加了“1059”大会战,译了大量俄文资料,经常加班到深夜。1970年参加了大战“705”。1975—1990年从事情报、技术、学术交流、情报信息咨询及中国宇航学会工作,翻译情报工作资料。1984年为发展国防科研事业作出了贡献,荣立三等功。1985年搞活了情报信息咨询受到嘉奖。写学术会议报告4篇,分别在1985、1986、1987、1988年《中国宇航学报》发表,还写有学术活动经验报告,整理了外国专家访华技术交流报告等。

    1989年12月,第十三研究所通知她离休,同时说明仍担任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她在离休后,仍坚持工作,编写了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学术活动大事记等。

■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惯性器件专业委员会1980年10月成立时,学会领导和全体会员合影,第二排右一为徐珍

    徐珍为航天事业奋斗了30多年,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嘉奖,被评为中国宇航学会的优秀工作者。

    老有所为,为人民服务

    徐珍离休后,积极参加老有所为的活动。在她心中,始终装有共产主义理想,这崇高的理想,激励着她奋勇前进。她参加的每次演出都是义务的,演出用的所有服装、道具、用品及路费全部自理。她听从党的召唤,风雨无阻,背着自己演出的服装道具奔跑在党需要的地方,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

    她的老伴孙万斌,80岁,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49年参军。曾在海军航空兵部队和海军机关工作,多次受到嘉奖,立三等功三次,集体二等功一次。因工作出色,被评为一级技术能手。

■ 老当益壮勤练功

    徐珍参加了丰台区委老干部局金秋艺术团和赵觉生四季艺术团。她经常随艺术团到部队、敬老院、社区去慰问演出,鼓舞教育群众。艺术团还参加国家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她参加了199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游园活动大型舞蹈表演,老少同乐迎国庆,夕阳旭日共增辉。她荣获首都国庆游园活动总指挥部颁发的荣誉证书;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庆祝活动;在黄崖关长城随金秋艺术团参加秧歌大赛获一等奖;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2周年文艺演出;2005年参加第十届中华不老城(中国•武夷山海峡两岸中老年文化艺术节)演出,其舞蹈《红梅花儿开》获一等奖;参加金秋艺术团合唱《红军不怕远征难》,获一等奖;2010年参加第十五研究所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大会,在庆祝会上她和老伴孙万斌表演了拉丁舞伦巴双人舞“梁祝”,受到热烈欢迎。

    给青年的寄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值得隆重纪念的。我深深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入党几十年来,我一直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深感做一名共产党员非常光荣。共产主义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既是推进党的事业的力量源泉,也是党员有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怀着这崇高远大的理想,为共产主义大业添砖加瓦。

    青年们,你们是未来的希望!希望你们能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实现美好的共产主义作出贡献!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咬定青山不放松——刘佩仁
·下一篇:《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年轻的红色学者——余斌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毛主席永远活在藏族人民的心里——吴泽刚(赤尔登)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一片丹心献给党——李秋泉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建东方毛泽东网的红色收藏家——刘廷汉
·陶铸女儿:只有打掉特权才能彻底打掉腐败温床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再唱东方红 东方大地春——姜银林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热心收藏毛主席照片三十五年——梁国忠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中国收藏毛主席著作第一人——张迪杰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为了一个神圣的红色文化梦想——李岳辉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唤起对红色时代的追忆——陈志全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二十年的伟人情结——崔启运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