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宝毅,1933年9月7日生于广西梧州市。1951年1月入伍,1952年冬入团。1953年5月入朝参战,任志愿军135师炮兵团司令部作战训练股侦察兵。在金城反击战中,荣立三等战功,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军功奖章。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春任54军地面炮兵团副参谋长,兼直属党委副书记、书记。1979年10月转业至铁道部柳州铁路局电子计算所筹备组任副组长。1988年在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八五级(第一期)大专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1993年退休。曾在《人民炮兵》、《战斗报》、《柳州晚报》等报刊发表一些回忆、讴歌志愿军的文章。1998年底,用计算机编著了《北流党氏族谱(横排版)》,共1600多页(含图表照片)。
初上前线:神炮惊敌胆
党宝毅所属的步兵第135师炮兵团1953年5月入朝,由师原山炮营扩编而成。入朝后他被调到炮兵团时,该团建制还不健全,装备也未到齐,便暂留于团司令部作战训练股里当一名侦察兵。不久,部队展开了战前应急训练,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 1955年春留影于朝鲜
1953年夏季战役反击作战,自5月13日开始,至7月27日结束,历时75天,共进行了3次反击。第一次反击从5月13日起至26日止,我志愿军作战连续胜利,有力配合了停战谈判,达成停战协议已指日可待,但李承晚集团叫嚣不能停战,即使联合国军不打,也要“单独打下去”。我志愿军为了打击李伪集团的嚣张气焰,扩展美李之间的矛盾,紧接着实施了又一次反击。
第二次反击从5月27日起,至6月23日结束。我54军加入20兵团参战,并准备接替67军的防务。我炮兵团则配属201师参加战斗。党宝毅作为炮兵团先遣组的一员,提前到金城前线领受任务,明确了我炮兵团配属友军,支援步兵攻占金城以东、北汉江西侧的座首洞南山,即“联合国军”所称的“十字架山”,李伪军第8师21团的主阵地。他跟随前进指挥所的干部前去指定地域,选择炮兵发射阵地。
■ 1958年夏撤军回国时在朝鲜留影
黄昏将至,战士们吃了点干粮稍微休息后,弃车徒步,利用夜色掩护拉开一定距离,向前沿友军联合指挥所行进,下半夜才到达目的地。一路上他们不断受到敌人冷炮骚扰射击,炮弹在他们前前后后迎送着,爆炸声震耳欲聋。党宝毅初次遇此情况,心里一直怦怦乱跳。后来经干部点拨,抱着不怕牺牲的决心,很快就适应了战场环境。每次通过敌炮的封锁区时,他跟着他们利用敌炮的射击间隙快速跑步通过,有惊无险按时到达了目的地。
在战斗打响前,部队的通信人员还没到。为尽快将作战文件送达下属有关单位,领导派党宝毅前往。他顺利完成了任务,为炮团进行射击准备争取了时间,达到了迅速、准确以火力支援友军的战斗并夺取和巩固阵地的作用。此次战斗从6月12日至14日止,一举攻占敌一个团的阵地,歼灭敌一个团大部。战斗结束时,友军给炮团送来“神炮惊敌胆”锦旗一面。
准备反击:忘我无昼夜
后来,李承晚集团又破坏停战谈判,我志愿军又实施了第三次反击,从6月25日开始至7月27日结束。志愿军总部统一指挥,决定于20兵团的防御地段,金城以南宽约25公里的正面实施突破,围歼该地区的伪首都师和第6、第8、第3师等四个师。
■ 美军侵朝的归宿处,1956年秋摄于非军事区北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