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与一部分红色旅游目的地对接时出现问题,导致设计好的课程无法落地。”李林森告诉记者,“很多知名的红色目的地,本身旺季客流量就很大,所以在研学团队的时间协调和教学场馆协调等具体项目操作时,难度较大,导致我们设计的很多课程达不到预期。这就需要双方建立更加完善的协调机制,更需要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红色研学实践活动中,产品相对传统单一,主要以纪念馆的参观学习为主,缺乏创新;景区、文化场馆接待能力不足,研学实践活动大部分单批人数多,动辄几百甚至上千人,对景区、场馆接待是一个很大考验,而大多数红色景区、场馆是免门票的,研学团队参观完就走,对景区、场馆产生的收益不大,导致他们缺乏主动性。”金涛说,除此之外,红色研学还要注重研学导师的培养,红色研学导师应掌握扎实的教育知识,具备相关的导游技巧,同时还必须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知识。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红色研学导师专题培养,最好设立红色研学导师人才库。此外,还要多探讨如何建立协调机制,让景区、场馆愿意服务好研学团队。
对红色研学市场的发展,业者也表达了自己的期待。不少企业正在加紧布局,如共建红色研学基地,加大红色研学导师培训,建立红色研学专家库,继续深入课程研究等。
“中国旅行社协会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引领红色景区、旅行社等企业精耕细作,深挖创新,带动红色研学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和内容形式的进一步丰富。”孙桂珍表示,协会也会整合相应领域的资源,推动“红色+乡村”“红色+体育”“红色+数字”等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