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是全国著名的的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光荣斗争历史。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广大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大量的革命文物,这些文物把我们带回到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置身于血腥风雨的斗争之中,我们从中看到先辈们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限的忠诚,学习先辈们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
这盏马灯,就是许许多多文物中的一件,经过岁月的磨损,虽然己变得十分陈旧,但在它身上却磨不去一极不寻常的往事,它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品格。它,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何叔衡使用的最后一件遗物。
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导致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被迫撤离根据地,开始了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当时,在中央苏区曾经先后担任过中央工农检查部部长、最高法院院长和中央内务部部长等职的何叔衡同志,因年老体弱,不宜参加长征,党中央决定让他暂时留下,一面隐蔽休养,一面协助苏区地方政府工作,以后再转移到别的地方。
一九三五年初,何叔衡和瞿秋白、邓子恢等一批中央领导同志从江西瑞金转移到福建长汀县四都区琉璃乡小金村。小金村位于长汀县城西南的群山中,红军长征后不久,福建省工农民主政府便从长汀县城移驻到这一带。何叔衡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小金村停留一段时间后,由国家保卫局福建分局派出的四、五十名保卫队员护卫,于二月二十一日从小金村出发东进准备渡过汀江,到永定县境同张鼎丞同志领导的红军游击队会合。
几个月来,白军侵吞了了整个中央苏区,白色恐怖笼罩着赣南闽西每一个村庄。何叔衡等一行几十人的这支小队伍为了不暴露目标,不得不昼伏夜行,夜里行军也不能使用手电和灯火,何叔衡同志年近花甲,又是春季雨夜,山道难行,脚力和眼力受到限制,保卫队便决定照顾年老体弱的干部行军,让何叔衡点上一盏“美最时”牌的马灯,四旁蒙上黑布,低低地照着山路行进。
二月的闽西,春寒抖峭,夜里行路还是相当艰苦的,这支小队伍,经过三天的昼伏夜行,通过了敌人层层封锁线,于二月二十四日的凌晨,冒雨到达水口乡梅迳村,村旁一条大河,就是汀江。由于大家过度疲劳,衣衫浸湿,饥肠辘辘,决定在这里休整吃饭,下午再走。不料,他们的行动被敌军发现,驻水口村的民团派一群匪徒向小迳村扑来。
何叔衡等同志已经来不及转移,他们在保卫队的护卫下边打边退,爬上村子南面的牛子岽,突然发觉另一群敌人从背后摸上山来。部队陷入了敌军包围,情况万分危急。
几十名保卫队员抗击着前后夹攻的数百名敌军。邓子恢同志组织大家突围,激战一个时辰也没有突出去,队伍冲到一处陡峭的山坡,这时,何叔衡已感到体力不支,同志们只得回头搀扶他,队伍慢了下来,何叔衡急了,便对大家说:“你们快走,不用管我!”可同志们不让,眼看追赶的敌人越来越近,再没有别的选择了,要突围,只能从这个山坡上冲下去。就在这危急时刻,何叔衡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想:不能让自己拖累部队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把死亡留给自己。他对邓子恢说:“子恢同志,我革命到底了,你一定要想办法带领同志们突围出去!”说着,挺身站上山崖,手提着马灯,一手举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头部,大声呼喊:“中国共产党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