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赋
华夏大美,南天擎柱。历千年风雨,岿然不动;隐万山丛中,自显风流。如石破天惊,似闪电裂帛。福建土楼,横空叩世:文化遗产,世界瑰宝!当之无愧,名至实归。
奇哉土楼。如地底耸起之圆菇,似从天而降之飞碟。圆圆方方,大大小小;成群结簇,浩浩涌涌。鼎立平畴,排列溪谷,踞卧绿坡。山川原野之中,煌煌奇绝景观。军事基地?秘密武器?却道是:客家先民心血之凝结,中华民居建筑之奇葩!
壮哉土楼。巍乎高哉,硕乎雄哉。战乱饥荒,代代先民痛别故园,斩棘南下。安居为先,适者生存。近取生土,夯筑围楼。墙厚体高,俨然城堡。防匪、防盗、防火、防震,八卦等分,开合裕如。功能齐备,聚族而居。其称王者,居室300多,人口500余。远观其大,近仰其伟。古朴浑重,世所稀罕。
美哉土楼。土楼千百,百态千姿。如壮士,若秀女;仿宫殿,宛仙阁;中西合璧,开明豁朗;单体与多重相映,简洁共繁复交辉。临水垒基先赏月,傍山倚靠林遮阴。其内鸡犬互逗,双井氤氲;锅碗叮当,童稚牙牙;天人合聚,其乐融融。楹联蕴教化,户户读诗书;烟刀声脆,刻就幕幕创业传奇;楼门敞开,走出代代土楼才俊。
诗曰:
彷佛仙山入梦初, 自怜老眼未模糊; 流风已逝宋元画, 如此楼台岂易图。
姑田大龙赋
龙,本为虚拟生物,曾贵与帝王偕身。数千年华夏文明衍进,龙,早由朝堂转入山川大野,溶入黎民血液,强其筋骨,养其性情,所谓生龙活虎、龙马精神是也。
当今之世,时尚迭更;标注“第一”,亦一时之盛。元宵游龙,为吾民族普遍风习。南北之龙,何其多也,而敢称“第一”者,唯我闽地小镇姑田。
姑田人曰:“第一”非自诩,实乃公推。宾朋口口相传,媒体连篇累牍,皆称此地元宵之龙,世所稀罕,堪称第一。
姑田其境,山青竹密,乃著名宣纸之乡。别处元宵龙,多为布质。姑田之龙则全以竹篾扎制、宣纸褙饰。每户制一节弧形龙腰,长四米,高两米余,直径七十公分。其上龙鳞生动,两端诗词书画,斑斓五彩,雅韵逸发。每岁不等,龙长一百余节乃至二三百节,可谓奇大、奇长、奇美矣。
长龙出游,惊世大观。祭拜龙首之时,户户肩出龙腰。少顷,节节相连,起伏腾浪,浩浩之势成焉。三声铳响,大龙启动。龙骧虎步、龙翔云生焉。每节龙身由数名青壮轮番抬举,而龙头高二米四,长七米,口含红珠,撼魂振魄,需以近十人持护。大龙先逶迤于山麓田畴,再折转镇村。擎龙者呐喊震野,观阵者蜂拥追逐。
余观此世罕之龙,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自此,知姑田岁岁游龙不绝。尤其华、江两支大姓民众,轮番主演,激奋不衰。而两姓由此互帮互衬,难分长短,情如手足。
元宵次日,尚有焚龙一景。此乃当地独特仪式,送大龙归海,俟来年涅槃。经元宵夜玉壶光转之长龙,须先绕村镇几周。持龙壮汉尽出全身气力,尔推吾撞,咔咔有声,唯恐龙身不碎。有坠落水塘者,有跌入猪圈者,趣味横生。观众鼓应,欢声喧腾。
有经验者,元宵夜于镇内高处望龙,最是享受。天上皓月皎洁,人间蛟龙旋舞;烟花漫空,万头攒动;铳声震地,人潮波涌。满目吉庆,身心瑞祥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