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许兆发,1930年出生在东北黑龙江一个农户家。
我于1947年2月参加了当地的革命武装恒山区中队,后来调到鸡西县大队。记得在剿匪过程中,我们地方部队曾多次参加统一行动。到了1948年初,剿匪已接近尾声,我于2月份从牡丹江独立团调到前线的东北第四野战军的第六纵队(后来的43军127师380团)
1949年12月,第四野战军进驻雷州半岛及沿海地区。我们驻扎在离海南岛最近的湛江,并开始征集船只、动员船工,对部队进行政治动员、开展战术技术训练等战前准备工作。渡海作战,对渡海兵团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和往常不同,我们过去在陆地打仗,现在是在海上,而北方士兵大部分不会游泳,不谙水性。我们用三节竹筒捆绑成三脚架,把它套在腰部,通常一个大浪打过来,我们就底朝天了,也不知道喝了多少海水,才学会了游泳。打仗的时候,掌舵不能靠船老大,要由我们的战士掌握把帆。所以,我们还学会了“见风使舵”的本领,并掌握开船的原理。
雷州本是一个很穷的小地方,突然间增加了这么多的部队,粮食供给一时成了个难题,食品采购有困难,个把月都没有蔬菜吃,很多同志得了夜盲症,我也是其中一个,到晚上什么都看不清。但是战士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依然继续保持练兵。
在海上练兵是很紧张的,也是很危险。有时在海上碰到敌人的军舰,圆圆的他们就问:“干什么的?”我们常常谎称是打渔的,当敌人靠近我们的船时,我们先扔出手榴弹,然后,轻重机枪一起开火,射向敌人。敌人的军舰在炮火中狼狈逃窜。第43军党委对我们木船打军舰的典型事例进行了广泛宣传,增强了部队渡海作战的信心和勇气。我们的练兵就是在边练边打的情况下进行的。
1950年3月5日和10日,第40军、第43军先后各以一个加强营共1800余人,乘木帆船34只,利用黑夜刮北风的有利条件和敌人海岸线兵力分散的弱点,实行首批渡海。在琼崖纵队的接应下,渡海获得成功。3月26日和31日,第40军、第43军先后各又以一个加强团共6600余人,乘船169只,实行第二批渡海,被岛上守军发现后,渡海部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有进无退,顽强战斗。除少数船只被击沉,少数人员伤亡外,渡海亦获得成功。两批过渡共8000余人,大大增强了岛上我军的接应力量,为主力部队强渡琼州海峡创造了有利条件。
4月16日,渡海战役打响了。那天下午,部队准备上船了,可当时我重病在身,高烧好几天不退,后来听战友说我好几天没有吃饭了。部队出发前我突然清醒,看到周围没有几个人,就问旁边的人,其他战士都去哪儿了,他们说都上船了,今晚就要渡海作战。我不知哪里来的精神,一口气跑到船上,要求参战。首长看着我,劝我回去休息,说打仗的过程中没有人能照顾我。我说我要参加战斗,死也要死在海南岛。他们看说服不了我就同意我参战了,并发给我两袋饼干、一个装满淡水的竹筒。途中,担负护航任务的火力船对国民党军军舰的拦击实施猛烈射击,有力地掩护了主力部队航渡。至17日4时许,渡海部队终于突破敌人海上封锁,在琼崖纵队和先期登陆部队的接应下,分别在博铺港、玉包港一线抢滩登陆。我们连登陆的地点是荣山一带。经过老城、白莲的的时候,我们师的先锋部队和国民党的军官教导团在这里打了一仗,当时天还没有亮,敌人的伤员还没抬走,有一排部队进入我们的队伍,过了一阵子,天渐渐亮了,才发现这是国民党杂牌军,被我们当场俘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