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救在港文化名人
1938年,曾生率领在香港组成的60多人的队伍回到惠阳,抵抗进犯家乡的日军,组织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任总队长,部队发展到500余人。1940年所部遭敌围攻,损失严重,仅余100余人。曾生率部突围后重返东惠宝地区,与王作尧(1955年授衔少将)部合并,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5大队,1941年,曾生、王作尧部发展至1500人。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曾生参与组织港 (香港)九(九龙)人民抗日游击队,发动港九人民参加抗日游击战争。同年12月25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香港。遵照党中央要不惜任何代价,尽快把困在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和进步的文化界知名人士抢救出来的指示,我们党在香港的各个组织和抗日游击队,展开了一场秘密大营救的斗争。
当时聚居在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大多是1941年由于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而到香港去的。营救工作艰巨而复杂。
1942年元旦前后,曾生和“虎门队”住在坪山东南的石桥坑,准备迎接廖承志等同志到来。元月三日中午,终于接到了廖承志、连贯、乔冠华等第一批从香港回来的领导同志。送走廖承志等同志后,曾生马不停蹄地赶到设在宝安白石龙村的总部机关。根据安排,曾生留在白石龙负责接待工作。
元月十三日傍晚,交通员带到的第一批脱险的文化界人士来到白石龙教堂,他们就是邹韬奋、茅盾等,同一天到达的共有五六十人,把那间小教堂都塞满了。曾生高兴地接待了这些历经艰险归来的同志和朋友。开饭了,曾生招呼大家说:“真抱歉,山沟里搞不到好菜,只有狗肉和青菜,不知道诸位吃不吃狗肉?”多数客人叫好,也有的笑而不答。勤务员把几大盆红烧狗肉端上桌,他们尝试之后,这才一致叫好。
茅盾说:“这顿饭吃得真痛快,虽然只有一荤一素,我觉得比什么八大八小山珍海味更好,永远也忘记不了。”在庆贺座谈会上,茅盾称赞这次的营救工作:“是抗战以来(简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行动。”茅盾等住了五六天,提出要走,曾生派了向导和短枪队护送他们到惠宝边田心村。惠宝边田心村又有别的同志和部队接应。邹韬奋在离开白石龙前,为曾生题词留念……
保卫祖国 为民先锋
曾生大队长,以文士奋起,领导爱国青年组成游击队,保卫祖国,驻军东江。韬从文化游击队自港转移阵地,承蒙卫护,不胜感奋,敬书此奉赠,藉表谢忱。
韬奋 一九四二年一月廿日
邹韬奋的题词对曾生的东江游击队高度的评价,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曾生、王作尧两部抢救出困留香港的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800人,国际友人100人,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1942年,曾生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副总队长。1943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改称东江纵队,曾生任司令员,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接连收复失地,威震南粤。东江纵队八年抗战,歼敌9000余人,部队发展到11000人,曾生成为我党在华南抗日战场上的一面旗帜。1945年8月15日,曾生被朱德总司令指定为华南抗日纵队代表,接受在广东的日军投降。曾生为东江纵队和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为发展华南敌后抗战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