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宇,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优秀党员,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第二师师长,第四军副军长,是抗联时期的著名将领。他的战斗足迹踏遍了牡丹江两岸、镜泊湖、依兰、桦川等地,在西征中,他不畏艰苦,指挥果断,英勇地面对一切困难阻挡。他的英雄事迹,直到今日还被后人所不断传颂。
东北抗联高级将领王光宇
东北抗联纪念园
王光宇,原名王堂明,又名王兴,1911年出生在吉林省德惠县岔路口乡腰窝堡屯(现解放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1年“9.18”事变爆发时,王光宇正在读中学,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暴行,使他义愤填膺。他和学校里的进步老师李郁华、同学陈世友(陶净非)、李英华(李飞)一起商量,组建了德惠抗日救国会。由于敌人的疯狂镇压,1933年初,他们3个人一起前往哈尔滨第一中学读书,一中的地下党和团组织活动非常活跃,王光宇来校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6月,王光宇、陶净非在学习班毕业后,被组织安排到宁安工农义务队工作,负责帮助改造这支新兴抗日武装。
宁安县委派共产党员于洪仁到宁安工农义务队工作后,逐步在部队中建立了各级党、团组织,将抗日坚决的该队队长李荆璞吸收入党。中共宁安县委为建设这支抗日武装,派王光宇、陶净非在队里配合党、团组织,向士兵们宣传抗日形势,教唱抗日歌曲,帮助青年士兵学文化,代年长战士写家信,因而赢得了多数士兵们的信任和尊重。由于王光宇工作出色,于1933年底被党组织接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后,宁安工农义务队连续打了几次胜仗,缴获不少战利品,按规定全部归公。此事引起了队内几个中下层小头目的不满,他们留恋过去那种打着抗日旗号占山为王的日子。1934年8月的一天早上,部队正在宁安县唐头沟宿营,几个小头目以要求发饷为名,煽动部分士兵包围大队部,开枪打死了副大队长、党支部书记于洪仁,收缴了党、团员的枪支,并把大队长李荆璞捆绑在队部门口的树上。变故突发,情况危急。当时,党支部处于瘫痪状态,混在士兵中的王光宇已打定主意,要设法救出大队长,保住这支抗日队伍。他和陶净非商量了一下,便分头到士兵中做工作。不一会儿,全队士兵都聚集到队部门口。王光宇在人群中高声地说:“大队长一直领着我们打日本鬼子,没干过对不起大家的事,快放了大队长!”士兵们也喊道:“咱们是为了抗日来当兵,为什么要害抗日的带头人?”“日本鬼子要抓大队长,你们这不是帮日本鬼子的忙吗?”那些先前被裹胁来的士兵,也转而要求释放李荆璞。几个坏头目退入队部商量对策,王光宇、陶净非毅然闯入队部,代表全队弟兄为大队长说情。几个坏头目见屋外都是荷枪实弹的战士,不得不答应士兵们的要求。王光宇、陶净非2 人出来后,迅速为李荆璞松绑,低声通知他赶快离开。当人群散去后,几个坏头头又带人来抓李荆璞时,李荆璞已带着20多名党、团员和骨干安全转移了。王光宇等人的机智、勇敢,为党保存了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火种。不久,以李荆璞为大队长的一支新的宁安工农义务队又活跃在抗日武装斗争的第一线,继续不断打击着日伪军。
东北抗联战士
作战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