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重视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民族医药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回顾七十多年的历程,民族医药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民族医药是在区域内发展,在区域内从为本民族人民健康服务到为各族人民健康服务;第二阶段,民族医药从大山深处、雪域高原、牧区草原、边疆地区,走向内地、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为全国乃至为世界人民健康服务;第三阶段,民族医药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在民族医药的发展中,不断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类型,诸如政府主导型、文化引领型、药材资源型、医学普及型等等。
政府主导型是以蒙医药为代表。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蒙医药发展,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快蒙医药发展。蒙医药从基础设施到医疗设备、从科学研究到人才培养、从专科专病建设到标准化体系建设、从促进蒙医优势和特色的发挥到临床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从积极推进蒙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到促进蒙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从服务于各族人民的健康到积极配合“一带一路”建设都走在了民族医药发展的前列,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文化引领型是以藏医药为代表。由著名藏医学家玉妥宁玛.云旦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成书于公元八世纪,内容全面系统,成为藏医药的文化引领。千百年来,藏医药的发展十分重视文化引领。在青海有一个藏文化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反映藏文化的综合性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开设了十大展馆,其中有四大展馆展的是藏医药(藏医史、曼唐器械、古籍文献、藏药标本)。可以说,这四个展馆是一位位造诣高深的名医们对疾病的独到见解和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的展示,是丰富而博大的藏医药文献的展示,是藏医药灿烂文化的全面展示。从这个博物馆中我们看到,文化一直引领着藏医药的发展。
药材资源型是以云南省药材资源为代表。云南的药材资源有鲜明的特点:一是药材品种多,全省药材6559种,占全国中药材的百分之51.2,人工种植品种145种,占全国常规种植品种的百分之48;二是野生药材多,全省野生植物药材蕴藏量9亿多千克,其中达到100万千克以上的有96种,10万至100万千克的有191种。是全国道地药材主要产区之一。三是品牌药材多,2018年云南省评出“十大名药材”为品牌:“云三七”牌三七、“徐美德”牌天麻、“云金1号”牌重楼、“南草堂”牌铁皮石斛金条、“龙津”牌灯盏细辛、“滇奇”牌茯苓、“维西当归”牌云当归、“华桂”牌云木香、“雪黎”牌草果、“滇及”牌白芨。四是产地面积大。2018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760万亩,保持全国第一位。全省中药材种植分布在16个州市127个县市区。
医学普及型是以贵州的苗医药为代表。对苗医药普及,有这样一些说法:百草皆药、人人会医,三千苗药、八百单方,花草根叶、各取其时,讲求效率、药用生鲜,徒手治病、随地就医,手法简练、器具简单,擅长外治、疗法多样,医武结合、治伤为本,医学普及、十苗九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