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中时去雾灵山区寻访抗战遗址 身着的迷彩半袖是于波班长所送
作者近照
作者清明在雨花台缅怀革命英雄
作者日常生活
作者与百岁老红军在一起
我是河海大学2015级海军国防生李晓东,今年是我穿上军装的第三年,还有两年我就将步入火热军营,逐梦深蓝。
今年是建军90周年,八一军徽在不息的军号和嘹亮的军歌中,默默完成着生命的接力与更替。像一株参天巨树,叶片年年脱落,新芽岁岁破枝,增长着一圈又一圈坚实的年轮。每当我感到失落的时候,我都会凝视八一军徽,八一军徽总会赋予我无穷的力量。那时,我必然回想起我和三位老兵的故事。
“知识分子团”团长白乙化坚定我的军旅梦
每个男孩从小都会有一个军旅梦,一个英雄梦。很幸运,我没有淡忘自己的军旅梦,这全拜白乙化同志所赐。
我家在北京东北部的密云,那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高林密,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抗战时期更是共产党人打游击的好地方,是片英雄辈出的土地。青山有幸埋忠骨,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抗击侵略者,倒下了,他们就留在了密云。白乙化,是抗日战争期间牺牲在北京的最高将领,密云就是白乙化的第二故乡。我至今都记得,当我第一次踏进白乙化烈士陵园,当我第一次看见,那陈列柜里摆着的简陋枪械和物品。我突然懂得了:纪念,不是为了纪念而纪念。缅怀烈士就是要继承他们的精神。他们用简陋的武器为我们打下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国,那时我就在想我们“跨世纪的儿童”是不是长大后要穿上军装,赓续英雄的血脉。一股当兵的激情愈发强烈!
白乙化是我军旅路上的引路人。我崇拜白乙化,不仅是因为他为了抗击日寇,为了密云的解放牺牲在了密云,更是因为他所担任的团长的那个团被称为“知识分子团”。冀热察挺进军第十团是由七七事变前后响应党的号召而投笔从戎的号召平津地区学生组成的八路军独一无二的“知识分子团”,该团有72名大中学生,排以上干部几乎都是大学生。“知识分子团”在白乙化的带领下,经过两个月的刻苦训练,平西楼儿岭一仗,他们打死打伤日军130余人,日军大岛大队长当场丧命。这样的战绩在抗战刚刚进入相持阶段还是很罕见的。
携笔从戎,无尚光荣!1939年前组建的八路军“知识分子团”的传奇经历启示着我,要当兵,就要考军校!像白乙化那样携笔从戎,成为一代儒将!
船艇学院的“老班长”于波带给我的海洋梦
“老班长”于波不是我的班长,而我姐姐的高中班长,我就一直跟着我姐姐叫他班长。
很遗憾,那年军校招生名额并不多,他与军校无缘。进入地方大学的他,心中的军旅梦从未熄灭,那年底,他选择了参军。部队是青年成长的沃土,进入部队后的他如鱼得水在什么岗位上得能顶得上,被选调到政治处工作,加入了党组织,考入了“陆军海战队”摇篮的镇江船艇学院,在军校他连续担任四届模拟连指导员,毕业后就留校工作了。
我读高中时候,恰好于波班长毕业留校,我就在想,这不就是以后的我,不管怎样,都要去参军!
可和休假的于波班长深入交流后,我了解到了我国疆域辽阔、地缘环境复杂,海岸线1.8万多公里,其中很多都是船艇部队的“巡航线”“使命线”,陆军部队稳边控边、守疆卫土,离不开水上国门的坚强巩固,离不开“水上蛟龙”的驰骋捍卫。
作为一名文科生我就在推算,海岸线需要一所船艇学院孕育的“陆军海战队”去捍卫,那我国的海外利益又需要多少海军将士去守望呢?深蓝,才应该是我的追求。
说来也巧,海军院校那年不在北京招文科生,只有河海大学在北京招生三名海军国防生,但文科男生只有一名,如果我报了很可能不被录取,但是为了加入海军我还是把河海填为第一志愿........就这样我成为了河海国防生,一名河海人,而镇江船艇学院师生自称为江海人,一名江海人把一个小孩引领成了河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