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青岛农业大学“追溯红色情,献礼十九大”团队前往羊山古镇徐楼村走访革命老兵,重温红色记忆。团队为当地老兵送去油、米等生活必需品,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倾听他们的故事……
刘爱山是一位退役多年的革命老兵,谈起自己七年的当兵经历,他微微一颤,陷入了沉思。七年的时间,有着太多的回忆与辛酸,他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
1962年,19岁的刘爱山正式成为一名军人。“当兵的七年里,我发射过炮弹,去山上打过石头,也去煤窑里烧过窑。”作为步兵连的炮兵,刘爱山每天都需要练习炮弹发射,在雪地里匍匐前进,摸爬滚打,冬天很冷,训练的地方天天上冻,那时候的他浑身都是淤青,很长时间都无法消除。但即使这样,刘爱山也每天坚持训练,“记得我第一次发射炮弹的时候,心里特别害怕,但我不想拖大家的后腿,只能硬着头皮坚持。”凭借着这样的意志力,刘爱山多次被评为优秀炮兵。
部队生活严格,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跑操,一起高唱《打靶归来》,晚上九点之前必须上床睡觉,不能说话。七年里,有组织有纪律已经融入了老人的生活,到现在,他还保留着部队的作息生活,实践队员在打扫屋子时发现刘爱山的屋子虽然简单、老旧,但房间却收拾的干干净净,物品摆放的井井有条,他说这已经成为了他改不掉的“习惯”。
战火弥漫的年代,不仅作息习惯异于当前,食宿也不同。那时候,部队住在农户家里,“我住的农户家只有两间房,却给我和战友让出了一间,食物只有窝窝头和玉米面,他们也会先给我们吃,这让我和其他同志们都很感激。”
虽然条件困难,但刘爱山觉得那七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年。
当兵七年,刘爱山认为自己最幸运的是结识了一群一起奋斗的战友,“我们现在也会经常聚在一起聊天,他们就是我的亲人,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革命前辈,刘爱山讲完自己的故事后,又为实践团队讲述了他幼年时,羊山镇最大的战役——鲁西南战役,希望更加大家铭记历史。
当年鲁西南战役爆发时,刘爱山才四岁,“我印象最深的是家里的土房子上多了两个机枪眼。” “后来,听长辈们说,战争结束后,村子里真的是血流成河,光尸体就用了两大牛车。”
刘爱山54岁时,羊山镇镇政府为纪念鲁西南战役建立了烈士陵园,作为一名军人,刘爱山对为实现革命胜利光荣牺牲的战士饱含敬佩之情。“我经常和战友去吊唁这些革命战士,虽然里面都是些无名战士,但同样值得我们去尊重、去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