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机械学院赴兰考社会实践团来到河南省兰考县,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种信仰:恒久不变的发扬
兰考是河南省直管县,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全国红色文化名城。初次踏上这片土地,扑面而来的是夏天的热浪,映入眼帘的是拥挤的人群。兰考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与自然作斗争,用双手和智慧改变人民的生活条件。时隔五十三年,当我们走在兰考的柏油路上,依然能感受到焦裕禄的工作过的痕迹。
一路走来,同学随处都能见到如“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兰考”那样的标语,走进为民服务中心,信访局,外来人员接待处等相关工作单位,更是处处都能看到“亲民爱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焦裕禄精神的宣传标语,员工办公室的墙上也常会有焦裕禄的事迹和精神的宣传展板。同学们感到,焦裕禄的影子在兰考无处不在。
实践队员在采访为民服务中心的刘主任
“我们为民服务中心把各个部门如民政局、税务局、电业局等相关部门的基本职能都集中到一起,方便市民们日常生活中的手续办理。”为民服务中心的主任对同学们说着,一遍指着墙上的焦裕禄精神,眼里有笑意浮现,“我们定期会对员工进行培训,注重对前的市民的服务态度,并且设立了相关制度,让市民们对受到的服务进行评分。员工们时刻谨记为民服务的宗旨,这就是焦裕禄精神的延续嘛。”
实践队员在采访为12345县长热线接线员
不仅为民服务中心给市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县长热线也给市民们解决了许多困难。在我们对接线员采访后得知,12345县长热线每天接听50多有效来电,大大解决了民众的困难和了解群众对政府的建议。经过走访,同学们发现,当地的民众,不论老少,几乎人人都对焦裕禄略知一二;更有不少的人,能将焦裕禄的精神以及事迹娓娓道来,这种情况在这个不大的县城并不少见。时隔53年,焦裕禄在当地的影响依旧超出同学们的预期。每当问到市民平时是否会去焦裕禄纪念馆看一看, “当然会去!”几乎是所有人们的答案。
一腔热血:为了兰考的明天
2014年3月18日上午,习总书记在兰考县委老办公楼举行的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开门见山:“我之所以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因为兰考是焦裕禄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焦裕禄作为党的好干部,他的精神在当代又有怎样的力量。实践队员们来到焦裕禄同志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张庄村。队员们路过下马台沙丘,曾经风沙最严重的大风口,经过此地的无论文武官员都不得不下轿、下马,如今已是平坦宽阔的黄土路。队员们沿着这黄土路,来到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参观四面红旗纪念馆,听老人讲述焦裕禄与四面红旗的故事。
实践队员在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体验学习
焦裕禄初到兰考,寻找除“三害”的办法。正遇到正在添坟的张庄村民,交谈中了解到,他老娘的坟墓每年冬春季节都会被风刮的棺材外露,为此,他将坟周围深挖,将下面的於土翻出,压在坟的沙上面后,坟墓再也不被刮起。焦裕禄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贴膏药”、 “扎针”的治沙办法,从实践中总结了“造林固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於压沙、立竿见影,三管齐下才能根治风沙的危害”三条治沙经验,组织群众在此翻於压沙,并在这里召开治沙现场会,向全县推广治沙经验。
当时双杨树村有一个顺口溜,就是描写那时艰难生活的:“早起一个淀粉馍;中午面条捞不着;晚上汤,照月亮,小孩喝了光尿床,劈头劈脑三巴掌,别骂爹,别骂娘,只骂上天不给粮。这不仅是双杨树一个村的写照,在当时的兰考,大部分的村子都和双杨树村一样,深受“三害”困扰,村民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从老人的口中我们得知,焦裕禄走后,翻於压沙依旧进行了整整十年,沙丘变成了槐林,周围的沙地变成了良田,昔日的大风口变成了今日的粮仓。“我从那时走过来,参与过翻於压沙,”老人脸上带着追忆的神色,他现在在四面红旗纪念馆工作,每当人们问起,还会给人们演示翻於压沙的原理和方法。“我从十六岁就从家里出来,当时饭都吃不饱,一亩地平均打8斤麦子,当时从未想过有今天的生活。”
四面红旗馆的老人为队员们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