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峥嵘岁月,铸红色青春。7月8日,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员之家义展新程实践队的队员走进义乌市上连树村看望老党员,倾听红色故事,学习坚毅品质,体会不朽的党员精神。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星星点灯,照亮他人
“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的名言,也是一代老党员的真实写照。
在初入上连树村时,一位头顶草帽,背部佝偻,身材瘦小的老爷爷正顶着炎炎的烈日,在接近40度的天气下,把报纸送到每家每户的门口。送完一家后,老爷爷并没有休息,而是赶忙去往下一家,炽热的太阳烤着他黝黑的皮肤,豆大的汗珠从他的脸颊上流下,浸湿了他的旧汗衫。他,就是上连树村的一位老党员——吴志弟同志。吴志弟爷爷今年已经81岁了,但身体仍然硬朗,他志愿每天为村民们送报纸,无论严寒还是酷暑,这么一送就是十年。十年来,他风雨无阻,默默坚守,从未停歇。
“反正我退休在家也没什么事,我闲不下来,就多帮帮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吴爷爷露出朴实的笑容,眼神里流露出的是对人民奉献的真心。
创先争优,党风建设;一切为实,奉献青春
曾经的志向少年,如今的白发老者,心有良知璞玉,坚守党员标杆。这是一代老党员的品质,值得所有人铭记。回忆起早年入党前后的经历,吴爷爷说:“我是在1960年9月份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这个我记得很清楚。在入党前,我参加过儿童团、侍卫队、互助组等一系列组织,那个时代不像现在,村子里很贫穷,需要我们这些人站出来,自愿地保护村民的集体财产,帮助村民解决各种各样的困难,轮流巡夜巡视,齐心协力把这个村子建设好。”讲到这里,吴爷爷抬头看着现在已经发展建设起来的村子,眼睛里闪着光,露出欣慰的笑容。
谈到成为共产党员的经历时,吴爷爷十分激动,他说:“我是1959年提交的入党志愿书,然后在1960年转正成为正式党员的。” 81岁的吴爷爷口齿不是很清楚,却在此时表达得格外清晰和流畅。“那是一个贫穷的年代,我既然作为共产党员,那么身上就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无论什么事情,无论事情有多困难,我都会自己第一个带头去做。村里要修水库,我就带头去挑大泥。寒冷的冬天里,河里结着厚厚的冰层,我第一个下河去挑水泥,第一个去挖河道。这样一来,村民们就会受到鼓舞,自然而然就会加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来。那段时间,肩上挑着几十斤重的水泥走个几公里的路是家常便饭,到了工地,没有机器,我们只能自己用双手去建造,后来我们村慢慢发展起来了,乡亲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讲到这里,吴爷爷咧开了嘴高兴地笑了,笑容爬满了他布满岁月沧桑的脸。
吴爷爷以自己的经历,和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提醒着年轻一代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只要入了中国共产党,就要为人民服务,一定要大公无私!什么事都要带头做,要起先锋模范作用!”,吴爷爷激动地和队员们强调着这一点。一旁的村民们听到后表示:“吴爷爷这一代的党员,是真真切切地为人民好,什么事都是带头做的,搞生产队的时候带头监督,拆房的时候带头拆,我们有困难的时候也乐于找吴爷爷帮忙。”吴爷爷的事迹在村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不褪色的记忆,人们会一直记得在上连树村这个他们一直生活的地方,有一个叫吴志弟的共产党员,勤勤恳恳,为公为民,牢记着自己的入党誓词,牢记着共产党人的信念和理想,时时刻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生奋斗的目标。
白头学者,孜孜不倦;自强不息,学习到老
和那个时代的大部分人一样,吴爷爷没有好的受教育的机会,学历只有四年级水平。可能是因为年轻时读书的愿望没有实现,现在吴爷爷每天都会读书看报,自学书籍,现在已经能看懂很厚的文化典籍。而且,他每天会按时观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外的大事,紧跟时代和党的步伐。
成为党员之后,吴爷爷就任村里的会计一职,这一当就是二十年。二十年里,他仍孜孜不倦地学习着。“我需要一直学习和提高,只有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是吴爷爷一直秉持的理念。反观如今,人们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比过去好太多太多,却还选择了懈怠和放弃,这何尝不是人们需要反思的地方?吴爷爷还表达了他自己对年轻党员的殷切希望和严格要求:“年轻一代的党员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增加自己的党性,先公后私,一定要有奉献精神,有带头模范精神!”在新老党员交接的背景下,需要年轻的党员肩负起责任,积极进取、坚持学习。通往复兴的道路,注定曲折迂回,但这却是时代交给年轻党员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