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军90周年,为探寻红色文化,追寻红色记忆,7月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在信阳新县民政局的帮助下来到新县星光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探访抗战老兵,为老兵送去温暖。
在民政局工作人员和光荣院院长的带领下,团队来到了一个具有农家特色的大院子,前前后后被大树所包围着,院子中间也中着许多花草,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就是新县的光荣院,住着许多抗战老兵。
队长与光荣院院长握手 通讯员 夏鼎 摄
“看到二楼挂着小红旗的房间了么?”院长说:“里面住着一位年迈的抗战老兵。”在院长的指引下,团队来到了一间放有许多鲜花的小房间,里面有位老人正安静的坐在沙发上。老人看到有人走进屋中,便用粗糙的双手无力地按着沙发的扶手,准备站起来迎接我们。看到此景,队员们的眼眶不禁湿润,他们疾走过去,扶着他的手臂,赶忙说:老奶奶,没事儿,您坐着就好!”
据院长介绍,这位老人名叫韩守道,现已是109岁的高龄。她出生于1909年,是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的独生女,幼年时过着非常富裕的生活。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她接受了革命进步思想,不顾家庭的激烈反对,毅然决然的参加了苏区的地方政权宣传工作,置身投入到革命浪潮之中,历经了大小战斗无数次,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最后成为一名富有战斗力和号召力的红军宣传队队长,并多次受到红军上级领导的嘉奖。再一次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中,她不幸被当地反动祖师抓获,关进大牢,在严刑中腿部被打烂,加上天气湿热,腿上长满蛆,奄奄一息,最后她在一个漆黑的夜里,硬是顽强的爬了出来,被山区的老农所救,捡回了一条性命。
队员给老人送牛奶 通讯员 夏鼎 摄
决心跟随共产党的她,再后来又找回了部队,但是却在一次战斗中为了救护伤员,炸瞎了双眼。由于当时的环境恶劣,部队便将她留在老乡家里养伤。好心的老乡夫妇每天采中草药给她蒸洗眼部,最终使她重见光明。解放战争结束后,她嫁给了一个老工人,靠着缝补衣服维持生活。在老伴去世后,她在87年来到了光荣院。乡亲邻居都说她为人光明磊落、性格随和,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韩奶”。
队员们在最后祝福她能健健康康,更加长寿。 “韩奶”的事迹让人感动与铭记,那么其他的老兵又会有怎样的光辉事迹呢?
在院长的带领下,队员们又来到了一间宽敞、明亮的老年娱乐室,里面有六七个老人在那儿谈笑风生。经介绍他们有的是抗日红军,有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共产党党员,还有的抗美援朝时期的老兵。团队的记者首先采访了坐在桌边头带军帽的年迈老人——吴威亚,他讲述了他在抗美援朝时的亲身经历。
“那年是54年,那时候的战场非常惨烈,枪林弹雨随时都可能送命;虽然那时我还是个新兵,但是每当枪声响起时,就不存在怕不怕了,只有一个念头——冲!”队员们都为老兵的勇敢竖起了大拇指。
戴着军帽的老兵——吴威亚 通讯员 王建林 摄
“我1984年去信阳疗养,看到了当时的战友,没有手,没有脚,我心里那时候很难受。还记得打完仗后,有300多个战友从朝鲜战场上回来,现在人都没了,只剩下我了。”说到这里,老兵的眼中泛起了点点泪花,他想起了当年和他一起奋勇杀敌、生死与共的战友。
听了老兵吴威亚的故事,坐在一旁的另一位老兵也想起了他在抗战时候的光辉岁月。
“只要死的有价值,就不怕死。”这位老兵现已87岁,名叫陈传启,这是他在战场上经常和新兵说的话。“当时我带着几个新兵上前线打仗,新兵没上过战场,枪一响,炮一炸,那都是梯横泪流,我就和他们说;不怕死才是真汉子,死也要死也有价值!”
他还记得他是中国人名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我当时和黄继光一起干,那次在上甘岭,黄继光负责爆破,但是未能完成任务,最终他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地堡枪眼,我们都叫他“上线领”就是因为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