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这些红色记忆的缔造者,即使参军时只有十一二岁的年龄,到现在也已耄耋之年。历史不会忘记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我们也不会忘记为祖国强盛和民族独立而身先士卒的老兵。7月3日,借着建军90周年的契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一行四人来到了红安县二程镇大堰村。在二程镇民政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先后拜访了大堰村的赵学隍和詹仲华两位老兵,并和老兵一起重温了那段抗战岁月。
在通往赵学隍老兵家的路上,队员们被告知老兵今年已经处于鲐背之年。但见到老人之时,就有队员感慨:“一点也不像九十岁的人!”。的确,第一眼见到老人,虽说由于年龄的原因,老人的眼袋肿胀非常明显,但眉目之间透出的英气以及矍铄的精神让你很难相信他已经九十来岁。得知队员此行的目的,老兵亲切的拉住了队员的手,一再热情的请队员先坐。几番推脱之后,老人坐定,向队员们说起从前。询问之下,队员们得知老兵竟然是刘伯承警卫队的一员。“哎,当时刘伯承在这(指红安)的时候,我就给他站岗放哨。”老人说道。当队员们问起老人参军的初衷,老人定了定神,略显哀伤:“当时我1946参加新四军的时候有十四岁,家里父母亲都去世了,没人管我,老是受别人的欺压,我就去参军了。”一般来说,新兵第一次上战场时都会有害怕的情绪,但当队员们问道:“爷爷您上战场的时候害怕过吗?”老兵淡定的说到:“怕?不怕!怕么事(音)!他有枪,我也有枪。他打我,我打他。”队员们都被老兵霸气的一席话逗笑了,看得出来,老兵当年在战场上必定是冲锋陷阵,骁勇无比。说到国民党,老人回忆:“我们跟国民党打仗,行军到甘肃、陕西,那个时候国民党看到我们就打我们,而我们不愿意和他们打,因为都是中国人,国民党不讲理抓到我们就杀我们 ,而我们从不杀他们,抓到他们就把他们要么就是跟我们干,要么就回家种田。”虽说老人身体较为硬朗,但也不时会有一些病症,访谈过程中,老人向队员们透露自己前两天刚从医院回来,因为胃病和头痛的问题。说到这里,老兵满含感激:“国家越来越好,对我们也越来越好,我头痛,胃也痛,多亏了国家的照顾,我的衣服都是国家给的,每个月国家还有一千多元的补贴。”或许是那时的记忆太过于久远,亦或是那时的经历太过于刻骨铭心,老人在向队员讲述的时候不时陷入沉思,访谈临近结束的时候,老人突然想起了一件笑事,与队员们分享:“有一次我们打仗,晚上都是在战壕里睡觉,穿的棉袄,第二天早上起来,我穿衣服的时候,从棉袄里抖掉了一颗子弹。”老人云淡风轻,但队员们不难想象出当时环境的恶劣和危险,或许这就是我们一直所追寻的抗战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危难国家和民族需要时,个人的生死早已被置之度外。访谈结束,队员们站在路边等车,老人的儿子年近六十,看得出是个朴实憨厚的人,怕队员们等不到车,还亲自出来和队员们一起拦车。闲谈之中,他说道:“现在国家政策好了,不仅每个月对我父亲有一千多的补助,医药费也基本上不怎么出。向我父亲上次住院,合作医疗报销百分之八十,其余的百分之二十财政报销百分之四十,我们自己出的钱不到一百块。”队员们听后,不禁感慨国家政策的丰厚,祝愿国家越来越强盛,也祝愿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好!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队队员正在聆听老人的抗战故事 本报讯 王建林 提供
虽说烈日炎炎,队员们却依旧马不停蹄的赶往拜访下一位老兵:詹仲华。随着二程镇民政办周主任一起,队员们来到了詹仲华老兵的家,不同于上一个老兵家里的热闹,詹老家里显得有些冷清。进门之后,老人还在午休,曾多次拜访过他的周主任让队员们稍等片刻,进屋叫醒了午休的詹老,看得出两人十分熟络。和大多数留守老人无异,詹老的家里除了一台洗衣机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但虽说老人一个人独自生活,却也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看得出和当兵时养成的习惯有关。老人1926年出生,今年已经91高龄。谈起‘搞革命’,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是民国三十年(1941),4月18日,大麦都还没有割吗。”当队员们问起老人是否是被征兵入伍,老人说:“我是自愿的,我自愿去打日本,那年我14岁,那个时候和几个玩伴看到三个新四军的人,开玩笑地问我们能不能参军,然后没过几天,新四军的人就叫我们跟他们一起走,那个时候参军最小的12岁的都有,我们一起去5个人,过了7天跑了4个, 就我一个人留下来了。”说到这里,老人似乎有些黯然伤神,当队员们想请老人分享一下自己的作战经历时,老人眼眶湿润声音一度哽咽。看老人心情难以平复,队员们只好作罢,转移话题,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庆幸的是,老人虽然耳朵有点背,左眼也因作战时受的伤而遗留后遗症,但除此之外,老人的身体还算可以,这也令队员们较为开心,祝愿老人的身体能够一直健康。老人的儿子在几年前先他而去,儿媳和孙子在西安打工维持生计。得知老人一人居住,队员们很关切老人的生活费问题,不过老人说,国家给予老兵的补助够他一人生活。临走之际,队员们将买的营养品留给老人,可能是出于队队员的不舍,老人坚持将队员们送出门外。当车子渐渐远离老人的家,我看到老人仍伫立在门前,望着车的方向,久久不愿进去。此时,队员们的心中五味杂陈,虽说国家的补贴解决了老人的生活问题,但老人的生活却很孤单。队员们商议决定,在寒暑假,一定要来看望老兵,在他位数不多的日子里,带给他尽可能多的温暖。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队员与詹仲华老人合影 本报讯 王建林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