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曾在抗大三大队毕业典礼上对新入学学员们说:社会也是学校,一切要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也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无字天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他还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毛主席倡导多读“无字之书”,实质上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读好“社会”这本大“学问”,在与群众的接触中,倾听社情民意,体味酸甜苦辣,读“无字之书”的过程也就是与社会、与群众接触的过程。
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有时虽然“身入”群众,但却放不下架子,缺乏亲和力,不了解群众的所急所需所想,不会讲群众乐意听、听得懂、能管用的话,不会融入群众的问题尖锐地暴露了出来。正所谓:“沙发坐得多了、板凳坐得少了,一言堂搞得多了、群言堂搞得少了,高脚杯端得多了、大碗茶端得少了。”如此下基层,不仅听不到真话、了解不到实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劳民伤财,误事害人,有违初衷,使得“无字之书”失去了意义。
毛主席说过:“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于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员干部不深入基层,不参与社会实践,就不会对国情民意有所认识,也就不可能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党员干部要以实际行动,切实深入基层,细细品读“无字之书”,决不可“一目十行”,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己任,不搞形式主义,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走进街坊农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带着任务、带着措施办法进基层,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真心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好事。相信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多向群众问需问计,把握群众所思所盼,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使决策更加科学、富有民意基础。
|